壺翁與費長房

字數:614   加入書籤

A+A-


    壺翁,(約公元2世紀),不知其姓名,一稱壺公。一說“壺公謝元,曆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饑凍者。”可見壺翁是一位身懷醫技、樂善好施的隱士醫家。由於他診病賣藥處常懸一壺作為醫幟,所以人稱壺翁,民間傳術有關於他的許多神話故事。壺翁曾將醫術傳授於費長房。《後漢書》說:“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子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複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複乃就耬上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類似記載,還見於葛洪《神仙傳》等。這些記載雖然語涉傳奇色彩,但若揭其神誕外衣,不難知壺公費長房乃東漢時名醫。壺公的事跡傳之甚廣,曆代醫學家行醫開業,幾乎無不以,“懸壺之喜”等為賀,或於診室懸葫蘆為醫之標誌,至今仍有不少藥店、製藥廠等沿以為用。
    相傳壺翁的師傅戴公柏有《太微黃書》10餘卷傳世。壺翁著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20餘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