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
字數:28221 加入書籤
七星絕命劍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係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據說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頭發,一共也不過製成了七對。其外表是一隻鋼筒,裏麵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共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麵大,令人猝難躲避。(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這是一把神刀、寶刀,也是一把凶刀、魔刀。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後由冷麵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奇門兵器。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渾圓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藥,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後落入朱五絕之手。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製,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曆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複,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杆、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曆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一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裏,吐出一條碧綠色的舌頭。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專製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裏發現了這一凶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餘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製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隻有刀了。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隻有刀製,而無劍製。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裏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讚歎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歎,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鬥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薑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征。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百毒夜叉端木玨從一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製,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故而隻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此丹藥效如神,受傷者,隻要髒腑未腐,便可度厄。(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江湖暗器。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準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麵埋伏”的音律第一句。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河北省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製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麵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陰山派始祖謝五殃采取陰山絕壑寒鐵,煉製而成的暗器。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一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一按,就射出一針,按著不動,針就一支接著一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如果在大機鈕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你隻要對準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一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製造之精,計算之準,真是匠心獨運。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栗而死。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製成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隻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一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他後來在參與一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鉤身非一般精鐵鑄成,共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一節刃尖,長約二寸有餘,鋒利異常。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一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一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鈴一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藥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雙龍銀絲虯龍棒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一個倒鉤。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強似一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刈鹿刀春秋戰國時鑄劍名徐夫人之嫡裔徐魯子耗盡畢生精力鑄成,其名取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唯勝者得鹿而刈之。”此刀色澤淡青,殺人不見血跡。江湖上為爭奪這把刀展開殺劫,蕭十一郎等在其中風雲一時。(見古龍《蕭十一郎》)
烏竹扇骨紅柳莊的獨門兵器。鬆油烏扇骨用三十六根鬆油烏竹編成,經過精心研製,成為無堅不摧的奇門兵器。就是練有護身罡氣之人,近距離一經擊中也無法抵擋的住,不死即殘。(見東方英《武林潮》)
烏金血劍武林後起之秀風亦飛所持神劍,精於冶煉之術的兵甲派曆代相傳。烏金,係從天而降的異質寶物,埋於地下十萬年之後,通體將變成烏黑色,且泛金光;但再過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內,采出此物,並配以鑄煉秘術,就能煉成具有生命靈性的寶劍。雲上村開采出烏金寶礦,但見風即成頑鐵。兵甲派鑄劍高手鐵隱、宗丹師兄弟苦心孤詣,終於探得烏金劍冶煉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爐,鑄煉成這柄烏金血劍,贈與少俠風亦飛,以禦魔道第一高手歐陽逆天。靈劍與第一個接觸的人風亦飛果然心意相通,劍人合一,劍斃歐陽逆天。(見黃易《烏金血劍》)
風翅鐺奇門兵器,此物通體紫紅,光華閃閃,長三尺許,前麵是月牙形刀子,略呈菱形,極為鋒利。
邁出斯同好友郭潛因受朋友之托,到冷碧軒探望花心蕊,卻使花心蕊產生非分之想,糾纏郭潛,被葛金郎發現,遂提出與逆耳潛以開展功相見。郭潛即揮出此物來對付他。(見蕭逸《春江萬裏情》)
風鳴飛蝗暗器。合金所造,形如蝗蟲,兩翼淩風展開,欺薄如綃,其利如刀,借著發出的力道,快如飛蝗,發出“咻咻”哨聲。兩翼之中,乃是一個細小的空心銅棒。前銳後鈍,中敵身之後,兩翼變成倒刺,不易取出;中空的銅錐,藏有毒粉,見血封喉,奇毒無比。(見陳青雲《屠龍神女》)
孔雀翎天下的暗器共有三百六十餘種,但其中最成功、最可怕的就是孔雀翎。
從外表看來,孔雀翎是個由純金鑄成、閃閃發光的圓筒,上麵有兩道樞紐,筒裏的暗器便飛射而出,據說這些暗器發出來時,美麗得就像孔雀開屏一樣,輝煌燦爛,然而,就在你被這種驚人的神靈感動得目瞪神迷時,它已經要了你的性命。
孔雀翎係由孔雀山莊的主人耗盡心血打造成功的。當時,三十六名無敵於天下的黑道高手為了毀滅孔雀山莊,竟結下血盟,聯手進攻,結果全部喪生在孔雀翎下,從此,孔雀翎名揚天下。在此後的三百年間,也有近三百人死於孔雀翎,他們不是一流宗主,就是一代絕頂高手,都因進犯孔雀山莊而斃命。
孔雀山莊也唯賴孔雀翎,數百年來一直屹立江湖,八麵威風。到孔雀山莊莊主秋鳳梧之父那一代時,孔雀翎不幸被遺失在泰山之巔,未能找回,但江湖中未有人知,秋鳳梧仍然能與嬌妻愛子地著平靜幸福的生活。(見古龍《七種武器》)
玉蜂針古墓派的獨門暗器,乃是細如毛發的金針,六成黃金、四成精鋼,以玉蜂尾刺上毒液煉過,雖然細小,但因黃金沉重,擲出時仍可及遠。小龍女曾用此針對會師姐李莫愁的冰魄銀針。(見金庸《神雕俠侶》)
打狗棒係丐幫中曆代幫主相傳之物,質地柔韌,棒身綠瑩,比單劍約長一尺。凡持此棒之人,必為幫主或幫主所托傳令之人,幫中人等必須絕對服從。若以打狗棒法使此禦敵,威力無窮。(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龍頭鳳尾筆俠客田青所持的奇形兵器。尖端是個龍頭,呈金黃色,把手處是個鳳尾,也是金黃色,筆身粗逾鴨卵,有綠汪汪的鱗片。對陣時可作判官筆用,也可作狼牙棒使。(見陳青雲《五步追魂》)
龍泉劍亦稱七星劍,產於浙江龍泉縣。由於製作精細,色彩豔麗,寒光逼人,鋒利堅韌而著名。據《越絕書》載:春秋戰國有個叫歐冶子的人,奉越王聘為楚王鑄劍。他遍訪閩越,在龍泉秦溪山下見到七口鬥井,附近還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適於鑄劍。歐冶子遂取當地鐵礦石,鑄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它們削鐵如泥,風吹發斷,能屈能伸,精美絕倫。敬獻給楚王後,楚王大喜,於是封歐冶子為將軍。歐冶子不願當官,仍回去鑄劍,龍泉劍名氣漸揚天下。據說“工布劍”後來落於秦始皇之手,“龍淵劍”傳至唐初,為避高祖李淵諱而改名為“龍泉劍”。“秦阿劍”下落已不可考。當年歐冶子鑄劍處的七口井,其狀如北鬥星座。後人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建立了歐冶子廟,在以後所製的劍上刻鐫七星和龍鳳,故龍泉劍又名七星劍。辛亥革命後龍泉劍的生產日益繁榮,劍鋪著名的有“沈廣隆”、“千字號”、“萬字號”等十餘家,年產利劍百餘把。為鑒別優劣,1921年龍泉劍舉行過鑄劍比賽,“沈廣隆”號匠師沈庭璋所鑄的劍,能一劍刺穿三個銅板而不卷刃,被譽為最佳。在武俠作品中,侮以“龍泉”命名寶劍,“太阿”等名劍也時常提及,但將其性能過分誇張,“斬金斷玉”之類未免言過其實。
出蹕刀一柄黃楊木雕的彎刀,無鞘,藝術刀身長三尺半,上麵雕有美人出蹕圖,圖上人物凡143,馬匹109,車輛16,雲麾、車蓋、儀仗等均曆曆可數,據說這些東西如果放為原大,那就要前後排上十來裏長,如果化成圖畫,裱上手卷,也得綿延十數丈。畫與雕刻都出自名家,形態逼真,神情生動。這柄木刀最後毀於一柄同樣形狀、刻有“小樓一夜聽春雨”的魔刀,但持魔刀者卻喪命於這柄出蹕刀之下。(見古龍《圓月彎刀》)
玄鐵寶傘奇門兵器,兼有長劍、判官首長和齊眉三種兵器的功能,撐開來還可以抵擋暗器。它看似一把普通的雨傘,傘骨卻是用一種似鐵非鐵的稀有金屬——玄鐵鑄造而成,玄鐵的比重比普通鐵重十倍;傘麵則用一種似布非布的天蠶絲製作,一根天蠶絲強吊起十多斤重物,割不穿、撕不破。公孫隱少年時以此為兵器,後來傳給孫兒公孫璞。(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薄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蠶。蠶繭長圓形,呈綠色,能取絲。但小說中對天蠶絲的堅韌程度顯然過分誇張了。
白玉拂塵劍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製,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白蠟針以川地盛產的白蠟蟲汁製成的針,作暗器使用。此針射入脈穴,白蠟遇熱即化,蠟汁將隨其血道走遍全身,可置人於死地。花明指使鐵娥將三支白蠟針射入雲海和尚的穴位。雲海和尚自封血脈,有兩支針沒有生效,隻眉心一針化去。他將化去的蟲汁逼成一個血球凝於眉心,並封死各穴,使其無法串行。(見蕭逸《天龍地虎》)
白眉針一種劇毒暗器。入了人體,可循著穴道攻上心房,即刻死之。普通人中了白眉針,最多不能活過三天,功力較強的人,也隻能活過一個月左右。精精兒用此暗器傷了竇令侃兄弟。(見梁羽生《大唐遊俠傳》)
地煞潛龍劍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癡,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銀針赤練仙子李莫愁所使暗器。針身鏤刻花紋,打造精致。此針劇毒無比,一碰即中毒,皮膚全成黑色,若被碰破皮膚,頃刻便要喪命。李莫愁多次用此針取人性命。(見金庸《神雕俠侶》)
冰魄神彈天山派暗器,乃用萬載寒冰所煉。此彈蘊藏有奇寒之氣,神彈發出,寒光冷氣,凝成霧網,是一切炎藥暗器的克星。(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冰魄寒光劍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隻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陰陽三才奪兵器。似戟非戟,似鋏非鋏,是一種十分歹毒的兵刃。通體約有三尺長短,頂上一個鴨嘴形的矛峰,下麵托著血擋;血擋下麵又有曲尺形的兩根鋼刺,五寸長,一指粗,一上一下,分列左右。這種兵刃由峨眉玄門派所傳授,又名“指天劃地”,利用血擋下麵的鋼刺,能鎖奪敵人兵刃;頂上鴨嘴形矛子,兩麵微凹,見血透風,異常歹毒。(見朱貞木《羅刹夫人》)
陰陽五雷奪命追魂刺係用千年靈魚背脊,配以奇效異藥,磨練而成的奇門兵器。追魂刺長約三尺五寸,骨端尖銳如劍,骨刃兩邊均有五寸長短的巨刺,骨根為把,係有陰陽二鈴。追魂刺可發出黃色毒液,一般兵刃,遇之即熔。此兵刃本為五雷山鎮山之寶,海天白鯨苗光宗趁五雷真人外出雲遊之際,偷攜下山,為害江湖。(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冰弦劍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沒羽無聲神火針滇邊金沙江獨夫崗的通靈觀主火道人崔鏡虛創造出來的獨門暗器。通靈觀主崔鏡虛亦屬俠義道,他造出各種火器專為克製金沙江上的兩股極具勢力的水寇,以便救濟商旅。他苦心孤詣精研出沒羽無聲神火針。隻要打在匪船上,船立即就會燃燒起來。這種神火針一筒可連打三隻,針形奇特,約有半寸長,有倒須鉤,沒入船體便無法起出。鋼針的後尾以及用最烈火藥製成的箭身,形同一排犬牙,能夠穿行風力不受阻礙。後來鳳尾幫老巢十二連環塢采用飛鴿傳遞密信。為了保護信鴿,擊殺空中鷹鷙,亦曾使用這種神火針,絕無虛發。(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沙門七寶珠暗器。這各暗器是一枚銀球,隻有一顆龍眼大,球上還有小孔,打出來不微細的笛聲。隻有僧門中各派會打,西嶽派慈雲庵主最擅打此暗器,江湖上幾無敵手。(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判官筆一種兵器。主要用於取穴打位。對於判官點穴筆,武學有雲:“一寸短,一寸險!”普通的判官筆二尺八寸。
唐朝大內三大高手之一的宇文通(安祿山門下武士)所用的判官筆隻有七寸長,實是短得不可再短,因此每一招都是欺身進搏,凶險萬分。而更絕的是他這對判官筆在對敵時能陡然暴長七寸,原來他的判官筆共有四節,每一節長度七寸,一按機關,便可以一節一節的伸出來,全長仍是與普通的判官筆一樣。但他這判官筆能瞬間暴長,威脅極大,不是武藝驚人之士難以躲避。(見梁羽生《大唐遊俠傳》)
武當七俠中的張翠山也曾使一柄镔鐵判官筆,使對手聞風喪膽。他使判官筆在石壁上使倚天屠龍功刻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大字,令武功蓋世的金毛獅王謝遜也不得不甘拜下風。(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伽藍劍神劍。萬載菩提木所製,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見雲中嶽《霸海風雲》)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幹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
靈空劍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餘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仿佛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附骨針東邪黃藥師的獨門暗器,隻要伸手在敵人身上一拍,那針便深入肉裏,牢牢釘在骨骼的關節之中。針上喂有毒藥,藥性卻是慢慢發作,每日六次,按著血脈運行,叫人遍嚐諸般難以言傳的劇烈痛苦,一時又不得死,要折磨到一兩年後取人性命。武功好的人如運功抵擋,卻是越擋越痛,所受苦楚更其劇烈。黃藥師以此暗器懲治偷竊真經、叛離師門的梅超風。(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青玉冰輪昔年木道人用萬年玉雕琢而成的奇門兵器,上有三十六枚倒刺,沾滿劇毒,並且專克刀劍一類兵器。木道人的傳人王屋散人以此成名,位列武林六絕,青玉冰輪也被列為“銀拂金丸如意玉,量天寒尺毒冰輪”這天下五件奇特兵器之一。後青玉冰輪被南怪樓一怪用一雙肉掌將毒刺抹平。(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青魔手一種鐵手套,武林中最霸道的兵器之一,在百曉生的《兵器譜》中排名第九。伊哭采金鐵之英,淬以百毒,鍛冶七年製成青魔手。伊哭的弟子將其送給了林仙兒。(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明心錐一件類似匕首的名貴兵器,是恐怖和死亡的象征,以青鋼製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製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製成蝴蝶形,並鑲嵌有各種六角形寶石,美麗悅目。相傳有位皇帝生性多疑,每當他對臣子的忠誠有了懷疑的時候便令人持明心錐前往,交給臣子。而接到明心錐者,等於被判處了死刑。
明心錐長約七寸,頂端尖銳無比,君惟明處置背叛鐵衛府的江七時,曾用此錐。(見柳殘陽《斷腸花》)
淚痕劍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泣血金匕名貴兵刃。平時呈環形,如金鐲子,在匕道相扣附近的匕鞘上,有一微凸的紅寶石,使用時,隻需握住匕柄,用拇指輕壓寶石,就可將匕首扳出。此物可削金斷玉,出鞘後不見血不歸鞘,故稱泣血金匕。泣血金匕原為古天宇當年送給秦心影的防身之物,秦心影送古小天入少林寺帶發修行時,將它帶在小天身上。在梧桐穀取火蘭果實時,古小天用它砍下千年人麵金蛇首級,救出王小仙。(見臥龍生《情俠雙奪血龍令》)
金槍如果說霸王槍是槍中獅虎,那麽這金槍就可以算是槍中的毒蛇,它的型式削銳,槍尖鋒利,槍杆修築,拿在手中不動,也同樣能給一種毒蛇般靈活凶狠的感覺。這杆槍本是由黃金混合精鐵鑄成的,不但比普通的槍輕巧,而且槍身還可以隨意彎曲,因此金槍槍法,也獨創一格,與眾不同。金槍的主人徐用將祖傳槍法發揚光大為蛇槍一百四十九刺,以此縱橫天下,殺人無算,但卻敗在大俠丁喜手下,徐用遂決計隱退。(見古龍《七種武器》)
金蛇帶奇門兵器,係純鋼久煉而成,長約三尺許,其上鍍赤金。帶內鏤空,分為三節,每一節都貯有一種毒粉。平時柔軟如絲,強纏在腰際,一旦臨敵使用,抽出迎風一晃即堅挺若棍棒。按動機關可噴出毒粉傷人。上官寶珠擅使使此兵器。(見梁羽生《狂俠·天驕·魔女》、《武當一劍》)
金精玉魄劍一柄個古神劍。後經一位武學聖者費了三十年的時間創出一套劍法,刻在銀鞘之上,同時,劍鞘上還蘊藏了一個宮幃隱秘,隻是誰也沒有參透過這隱秘。此劍舞動起來,劍尖精芒可長可短,視持劍者的功力而定。莫郡王之女莫凡鳳將此劍贈與少俠武繼光,武繼光持劍創下不世功業。(見臥龍生《玉劍香車》)
金傘金傘居士覃豪所持奇門兵刃。與敵交戰時,打開金傘,往往能在守護時反守為攻,傘上往往會有暗器乃至於毒物。傘招中最精粹的是三招共二十一式,使起來金芒閃爍,勁風呼嘯,威力無窮。(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金絲鎖口鞭秦中三鳥領袖追風鐵翅雕侯天惠使用的一種縱橫江湖所向無敵的獨門兵刃。這是一種軟中帶硬的長鞭,主要招術有崩砸、點打、纏捋、刀拿。
金絲鎖口鞭在鞭身尾端有兩根毒須,鞭身有連環鎖子簧。平常把這條鞭亮出去看不出一點異狀,隻是一用上力,往外撤招時在鞭梢下七寸會蹦起一支鋼針,長有一寸五,再往上七寸又是一支鋼針。這種兵刃打上,能認穴入骨,兩支針上均淬有毒。隻要被這種暗器打上,縱不骨斷筋折也得重傷。侯天惠有不平凡的武功造詣,但此鞭不走正途,曆來為江湖同道所不齒。(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魚腸劍藏劍山莊的傳家寶,少莊主遊龍生把此劍送給林仙兒。相傳魚腸劍乃春秋時著名劍工歐冶子冶鑄的寶劍。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外傳》:“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為大刑(型)三、小刑(型)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另據《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於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一說謂劍之文理曲若魚腸。(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珊瑚金拐杖明教紫衫龍王黛綺絲即金花婆婆的兵刃,乃用靈蛇島海底特產珊瑚金——即數種特異金屬混和了珊瑚,在深海中曆千年而化成——所製而成。削鐵如切豆腐,打石如敲棉花。但這海外神物卻斷在滅絕師太的倚天劍下。(見金庸《倚天屠龍記》)珊瑚是生長於海中的一種腔腸動物,有些珊瑚外層能分泌石灰質的骨骼,在海洋中堆積成珊瑚礁。但珊瑚無法與金屬合金。
毒霧金針火焰彈厲家必傳的最歹毒暗器。這種暗器是在彈丸裏包著無數細如牛毛的梅花針,並且藏有火藥。暗器打出之後,即自行炸裂,不但有毒火噴出傷人,那一大把雜在煙霧中的梅花更是令人難以躲避。(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毒水機弩魔教的兵器,形似羽箭,裝有機括,用以發射毒水。水箭射將出來,奇臭衝鼻,遇物即爛,身上隻須沾上一點一滴便會腐爛至骨。(見金庸《笑傲江湖》)
胡節西漢蘇武出使匈奴所持的節杖。後被洪澤湖水寇飛魚蔣興得之,當作兵器使用。此胡節處北國經年,酷寒之氣凝入其間,出手之際,寒氣逼人。(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殘肢令一種古怪的兵刃,通體精光雪亮,耀人眼目。長僅尺半,尖端作寶劍形,一邊是鋒利的刃口,另一邊卻呈鋸齒形。怪刃的刃身正中,刻著“殘肢令”三字。刃口的一麵,銳利得可以吹毛斷發,鋸齒的一麵,銳利得有如野獸的森森利齒。(見陳青雲《殘肢令》)
涵碧劍削鐵如泥的利刃,與龍舌劍齊名。此劍原為大俠鐵魂之物。鐵魂年輕時,愛人梅君指著涵碧劍問鐵魂:到底愛劍還是愛妻子?鐵魂回答愛劍。梅君遂不辭而別,二人因此三十多年後才得重聚。涵碧劍後經武當派轉入仇笑仙之手。(見司馬翎《黑白旗》)
神鞭天津衛傻二頭上那條粗黑油亮、精足血壯、好似碼頭絞盤上的大纜繩般的大辮子。傻二的祖上原先一種問心拳,為家傳絕技,原本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以便在交手時不被對方抓住頭發。清軍入關後,男人不得不留起辮子,一下子絕了傻二家的絕藝,於是傻二的祖上潛心變革,又創出獨一無二的辮子功。天津有名的地痞頭子玻璃花攔街逞凶,被傻二看不過以辮子教訓了一下。此後玻璃花先後請了神彈弓戴奎一和津門武林領袖索天響前去同傻二較藝,均栽在傻二的辮子功下,於是眾人皆稱傻二那條烏黑沒亮的大辮子為神鞭。誰知傻二參加義和團去攻打租界時,他的辮子被洋人的槍子兒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斷了。後來雖然依靠著宮廷秘方又重新養出了旺盛的頭發,但洋人的槍彈卻著實令傻二內心大大地震驚了,他自知神鞭再厲害也擋不住洋槍炮。於是他毅然割了辮,廢了神鞭,再一次變革了祖上傳下來的功夫,改玩洋槍去了。(見馮驥才《神鞭》)
神鷹鐵爪奇形兵器。用精鋼打製,由一連串純鋼指環銜結,手掌部位全空,隻用一小鋼托托起。此爪五指指尖處各有一設計靈活的尖銳鋼爪活動套指,交手時隻需揮手一抖即行滑落凸出,用以抓撾對手,殺傷力極強。兵馬指揮徐野驢近太子而遠高煦,引起漢王妒忌,遂用神鷹鐵爪致徐野驢於死地。(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神鰍弩射出的箭像泥鰍扭曲飛行,能自動回旋拐彎追蹤敵人,力道又可維持甚久,縱有絕頂身手亦很難避過。製造這種神鰍弩的是以暗器聞名天下的四川唐門第十八代孫唐紹雲。百花穀武婢用此弓箭阻攔關子昂進穀,後被關子昂以懶參謀驢打滾之身法,借助眾多大樹躲過。(見秦紅《虎俠嬌娃》)
鑰匙金豹使用的暗器。由於鑰匙是日常生活用品,拿在手上不易為人注意,所以常能偷襲。鑰匙又象征著權力、財富,金豹以它為暗器,也折射出他那出人頭地的渴望。(見古龍《絕不低頭》)
劍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麵有刃的短兵械,是內涵最為豐富的兵器之一。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授予的尚方劍,具有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劍是僧、道們降妖伏魔的法器,可“於千裏之外取人首級”。劍是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誌。在古代有嚴格的佩劍製度,佩劍人的年齡、地位不同,裝飾劍的金屬或玉石等也不同。劍還是一種顯示文化的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西周就已出現了劍。在車戰時代,它是一種短兵相接時才運用的防身兵器,車戰衰退後,劍曾一度作為軍陣格鬥的利器,後來刀取代了劍的格殺作用,劍遂成為琥藝家們掌中愛物,迅速發展成多種演練形式。在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劍術形成了“鬥劍”和“舞劍”兩類鬥劍是兩人互較勝負的格鬥。在戰國時,鬥劍之風很盛。“吳王好劍客,百姓我劍瘢”(《管子》),“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莊子·說劍》)。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曾在一次宮殿宴飲時,以甘蔗當劍,鬥法較技。鬥劍的方法,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很好的總結。最著名的便是一位名為越女的武術家論劍:“凡乎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複不聞。”(《吳越春秋·卷九》)這些論述闡明了劍技中的虛實、先後、內外、強弱、形神等,還述及了速度、路線、呼吸等具體方法。
舞劍是個人單練形式為主的劍術運動,周秦時代已有記載。《孔子家語》載:“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晉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當時的集體劍舞說:“劍為短兵,其勢險危。疾逾飛電,回拖應規。武節齊身,或合或離。電發星騖,若景若差。兵法攸象,軍容是儀。”在劍舞等武舞的影響下,舞劍逐步發展形成了明清後蔚為大觀的劍術套路運動。劍術套路名目很多,如七星劍、昆吾劍、青萍劍、太極劍、八卦劍、達摩劍等,不下數百種之多。
秋魚刀捕神劉獨峰六寶之一。它能傷人但不能致命,它觸及人身任何部分即使人麻痹無力,三天之後才能複原。不過它其實不是刀而是魚,是產於天竺峰天池裏的一種通體透明的魚,潛泳的人碰上它,便全身發麻。這種魚因隻在秋天裏出現,故謂“秋魚”,據說已經絕種。這柄秋魚刀乃是一尾秋魚吞噬了一柄神刃後嵌入背脊所致,因機緣巧合被劉捕神所獲。在與九幽神君的惡戰中,劉獨峰以這柄秋魚刀誤傷了四大名捕之一無情。(見溫瑞安《逆水寒》)
絕情針四川唐門擅長的一種暗器,長達寸許,用脆鋼製成,打入人身,立即碎成數段,針上淬有令人血脈凝結的毒藥,十分歹毒。(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怒劍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真武劍武當派創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蕩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後歸還給武當派掌門衝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唐家鐵蒺藜蜀中唐門素以製造和使用暗器聞名武林,而鐵蒺藜是其祖傳的具威懾力的一種。
鐵蒺藜本非什麽特別厲害的暗器,但唐門的卻殺傷力特大,這是因為製造方法不同。一般的鐵蒺藜,都是先造好模子,再把鐵汁倒進去,等到鐵鬥冷卻凝固,就算大功告成。唐家的鐵蒺藜,要先打好一片片拚湊而成,它一打進人體,鐵葉子就立刻散開。一顆鐵蒺藜由十三片鐵葉子拚成,每片鐵葉子上都淬上了不同種類的劇毒,十三種毒性見血發作即便是華佗再世也難以醫救。難怪江湖中人都說寧可遇到鬼,也不願遇到唐家暗器。(見古龍《名劍風流》)
穿心毒刺一種體積微細、難著力道的暗器。此暗器需借助於一根吹管,摹仿土人射獵進的發射方式,一吹而出,直刺人的心髒部位。因此毒刺喂有劇毒,一中人體,見血封喉,須臾之間,便可致人於死地。(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鐵菱飛天蝙蝠鎮惡的獨門暗器,四周有角,就如菱角一般,尖銳鋒利,且喂有劇毒,厲害無比。(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鐵拐江湖女俠鐵拐婆婆操持的一種兵刃。這種鐵拐長達九尺八寸,施展開來,有如在身外八尺處築起一道鐵牆,連環拐勢,呼呼帶風,使人無法欺入她的拐勢之中。(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鐵鷹爪鷹爪門獨門兵刃。長約三尺,五隻鷹爪箕張如鉤,尖銳鋒利,是外門兵刃中極為霸道的一種,不但可以鎖拿敵人兵刃,而且鐵柄之內安裝了機簧,隻要一按機括,鐵爪可以當作飛抓,可發可收,取人性命於百步之內。(見東方玉《扇公子》)
透骨子午釘暗器。三寸多長,筆杆粗細,用腕力指勁發出,不同於用機括箭筒發出來的袖箭等。這種暗器練到家時,可隨心所欲,疾逾閃電,比別的暗器更為霸道,鐵布衫金種罩一類功夫也抵擋不住。一經射中,子時不見午時,午時不見子時,性命難保,是江湖上最厲害的暗器。(見朱貞木《羅刹夫人》)
倚天劍女俠黃蓉於襄陽城破前,聘高手匠人將楊過贈給其女郭襄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比劍和屠龍刀。並在此劍中藏有武學秘籍,最寶貴的是一部《九陰真經》和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屠龍刀中藏有兵書。盼後人得之,替天行道,驅除韃虜。因而此後江湖盛傳口號曰:“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此劍經峨眉派祖師太手中,殺了不少明教子弟。其後第四代掌門周芷若用計從趙敏手中奪得此劍和屠龍刀,以刀劍互斫,取得兵書和武籍,速成了《九陰真經》中陰毒的九陰白骨爪等功夫。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力挫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此劍則一斷為二,毀於一旦。(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鴛鴦膽雷門堡主蓋九幽獨門暗器,計有一雙。狀如鵝卵大小,扁平有刃,質為堅玉,四周打磨得十分薄銳,灌注以內力後,殺傷力頗大。昔年蓋九幽曾倚仗此暗器配合蝴蝶雙飛獨門絕技,在武林中獨領風騷。在與搖光殿主李天心爭鬥時,蓋九幽重施故伎,卻未得手,絕技被李天心所破。(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琅玕匕一柄長僅五寸的匕首。據說琅玕木出於昆侖,堅逾精鋼,以之製成匕首鐵如泥,不但專破金鍾罩鐵布衫一類氣功,而且還是道身罡氣功夫的克星。(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據查,琅玕有三種解釋,其一指美玉,其二指珠樹。《本草綱目·金石部》:“在山為琅玕,在水為珊瑚。雲,開明山北有珠樹。雲,曾城九重,有珠樹在其西。珠樹,即琅玕也。”其三指竹。在本書中取第二意。且據《荀子·正論》:“琅玕龍茲華覲以為實。”注:“琅玕似珠,昆侖山有琅玕樹。”
乾坤一氣袋明教五散人之一布袋和尚說不得之寶物,常以此擒敵。此袋密不通風,質料奇妙,非絲非革,尋常刀劍斫它不破。袋口以“千纏百結”縛住,除說不得之外,無人能解。說不得以此袋將張無忌挾往光明頂,恰逢化名圓真的惡人成昆暗算明教群雄。無忌全身九陽真氣激蕩,仗此袋之助,於刹那間衝破身上數十處玄關,使九陽神功大功告成,終於將此袋脹破,化為碎片。他自袋中脫身,救了群雄。(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蛇形鞭武林盟主鄭思遠所使用的兵器,雖說是蛇形,但鞭身上還有許多鱗片,硬中帶軟,軟中有硬,如被打著,難有生還。(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蛇頭白羽箭雪山二醜的獨門暗器。蛇頭白羽箭與平常的袖箭比起來,箭鏟較寬,箭尾多著二寸的白色羽毛。箭筒內的卡簧力量也大。箭鏟裏是空的,箭尖下橫嵌著兩支鋼針,亦裝有纖巧的卡簧,箭尖不撞動,這兩個刺針總是潛藏在箭鏟裏。隻要箭鏟射入人的身體,兩支鋼針即蹦出來,左右向肉裏橫穿過去,再想取下這支箭,除非把箭傷的創口割下一塊肉。因此,中了這種蛇頭白羽箭不死也得落個殘疾。雖不是毒藥暗器,可比毒藥暗器還陰毒。(見鄭證因《鷹爪王》)在新派武俠小說中也沿襲了這種暗器,如蕭逸的《飲馬流花河》。
蛇頭追魂針一種惡毒絕倫的暗器。長約七分,比花針略粗,尖端扁平,全身呈藍汪汪的顏色。淬有奇毒,見血封喉,傷人立死。(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情人箭微型暗器,為一紅一黑兩枝小箭,上有劇毒。情人箭並不同時發射,而是黑箭那宛如情人眼波般的黑色所迷惑,正在心神蕩漾之時,紅箭已悄悄地進入人心深處。然後中箭者的血便如同情人的淚珠般流出。受青龍會指派前來謀害楊錚的年輕姑娘花舞語,為楊錚深沉而寬廣的男子漢胸懷所感動,決定背叛青龍會,向楊錚傾訴愛情,卻被青龍會派人用情人箭殺死。(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寄生發紅炮教主特製的喂毒暗器。寄生發以僵屍發為體,用“化血黑鳩羽”浸煉而成。用彈指手法發法,便無聲無息地附在敵人頭上寄生。中寄生發者,初覺麻癢,數月至一年之內毒發,瘋狂而死。黑鳩為鳩鳥中最稀少的品種,其毒性強而難發,發則無藥可救。普通鳩毒欽之即發,較易辨別,其性急而有治。黑鳩毒性緩而難察,直至慢慢將人血化盡,其毒一旦浸入頭皮,即可寄生發根內。(見秋夢痕《黃金客》)
遊龍劍天山派兩把鎮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非凡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天怕佩。(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斷魂骨牌神武門獨門暗器。這種斷魂骨牌兩頭尖,中嵌毒粉四射,見效一丈方圓之廣。一沾上這種毒粉,肉沾處立即麻痹,如果被風吹入口鼻,立即七竅流血而亡。(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斷魂血滴子
一種兵器,形如頂頂帽子,用勾漏山的特產閻王藤所製,不但奇毒,且有伸縮性。不用時,可以蜷縮成半寸高的一層,使用時,可以暴漲到七寸多高。斷魂帽在神武尊者洪承緒的奇詭手法之下,使用得得心應手,他將每一頂帽子拋出,必有一人喪命。這種帽子專門套人頭顱,齊額勒住,由於那種閻王藤上密布著細如牛毛的倒鉤刺,在內力貫注下,一沾人頭,就根根嵌入肉內。被打中之人,隻感頭皮一麻,立即封喉,旋即氣絕。(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望月寶刀東瀛名匠望月達三仿中國劍型,花三十年功夫嘔心瀝血鑄成的寶刀,原為幕府將軍未忍割受,在戰爭離亂中流落到薩摩領主手中。領主為了換取錢帛米糧,派人持刀渡海到中國接洽,途中被奉天會劫獲。但寶刀上設有機關,不知密碼者無法卸去外層鈍刀,不能發揮寶刀威力。楚留香等人為了破獲野心勃勃的奉天會,多次爭奪望月寶刀,並終於在最後決戰中以此刀破解了天外神爪絕技。(見古龍《假麵傳奇》)
銀月飛霜劍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於劍後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製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喬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於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的女兒朱盈盈以此劍屢立戰功。(見臥龍生《飛花逐月》)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誇張。
綠玉杖金國王爺完顏長之的家傳寶物,竹杖碧綠晶瑩,翡翠一般。相傳,在中印交界的大吉嶺中,有一種“綠玉竹”,堅逾鋼鐵,可禦刀劍,但產量極少,而且要“竹齡”是一個天竺僧人送給完顏長之的。完顏長之本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點穴名家,得了這根綠玉杖更如虎添翼。(見梁羽生《飛鳳潛龍》)
綠虹劍上古著名兵器,據傳為鑄全大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名劍:巨闕、青霜、紫電、吳鉤、魚腸、綠虹、綠是劍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劍身寬八分,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它雖短,但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鏗尾,普通刀劍隻要碰上鏗尾便被毀折。綠虹劍初為戰國時的趙國以重金購得,後落入秦將白起之手。秦亡之後,此劍失蹤。宋朝明,劍客玄玄子偶獲此劍,殺人無數;後流入湘靈子、赤貞子等一代名俠之手。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誌敏於南海深處獲得此劍,誅殺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見墨餘生《大俠龍卷風》)
屠龍刀女俠黃蓉於襄陽為元兵破城之前聘高手匠人,將楊過贈給其女郭襄的玄鐵重劍熔了,加以西方精金,鑄成此刀和倚天劍。並在此刀中藏有武籍。因而自此江湖盛傳“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口號為覬覦“武林至尊”的的寶座,許多江湖豪客為奪此刀喪命,後來落於謝遜之手,攜往冰火島。二十來年之後,周芷若用計盜得此刀,以刀劍互斫獲兵書與武籍。然後書偶落明教教主張無忌之手,刀也經明教銳金旗掌旗使鍛接複原,歸於張無忌,他率明教群雄及武林各派實踐了先人遺願。(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琥珀神劍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製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製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見古龍《湘妃劍》)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製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越王八劍相傳越王占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采精金鑄冶八劍,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兩千年後,滅魂神劍流傳於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陽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挾魂劍之威一招擊敗邪派高手蔡旋鍾,傳為武林佳話。
據晉王嘉《拾遺記》記載:八大寶劍,威不可擋,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則光盡暗;“斷水”一出,以之劃水,水分而不合;“轉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懸翦”一出,飛鳥遊蟲,自觸其刃,如斬截也;至於“驚鯢”神劍,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滅魂”,則為神兵挾之夜行,不逢魑魅;“卻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見之則伏;“真剛”寶劍,切玉斷金,如削土木。(見溫瑞安著《殺楚》)
散花神針陰山派掌門人殷如玉根據五殃針改製的一種暗器。殷如玉嫌五殃針要靠筒裝發射,攜帶不便,名字也不稚。於是別出心裁棄置針筒,改用本身真氣發針,無聲無息,和玄冰陰氣一樣可以傷敵於無形。並另外起名叫散花神針。散花神針不如五殃針歹毒,所以散花仙子段如玉教徒時,隻授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黑血神針魔教創製的一種劇毒暗器。施放時一叢黑針如雨般撒出,中者必死。正教中人聞之驚心。魔教長老曲洋為救劉正風,曾發出並未喂毒的黑血神針退敵。(見金庸《笑傲江湖》)
寒星劍相傳為唐代豪俠所鑄寶劍。它青光閃閃,寒氣逼人,形狀古樸,長約二尺半左右,劍柄雕有一條青色的龍,劍芒神縮,忽高忽低,震顫不停。此全光芒銳利,殺孽過重,故持此劍者應慎用,多造殺孽必遭天譴。(見陳青雲《病書生》)
寒螭劍厲神君的寶劍,以萬年寒鐵鑄成,寬才兩指,十分柔軟,卻可男斬釘截鐵。劍鞘的裏層是綠鯊皮,外層用天蠶絲織成,不畏刀劍水火。此劍不用時,可以當腰帶束在腰間;用時隻須輕輕一按,劍就可以出鞘。厲神君把它送給了楚玉祥。(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溫柔刀昔年兵器大師郡空子製造的著名兵器,被應無手以一本殘缺劍譜換去,又傳給弟子狄於麟。據說溫柔刀用冶煉利劍“靈空”的餘鐵煉就,其薄如紙,人被此刀殺後外麵不見傷口,心內出血而亡。由於此刀殺人時溫柔而充滿了浪漫,如同情人的懷抱,故名。有四句話形容它:“有影無蹤,有形無質,其快如電,柔如發絲。”(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緬鐵拂塵苗疆天毒子公羊鋒使用的類似盾牌的兵器。這柄拂塵乃用緬鐵蛟筋合製而成,不僅普通刀劍無法砍得動它分毫,而且還是專門纏拂刀劍的兵器。拂塵上的柔絲浸有劇毒,隻要被它掃中手腕,即使隻是一絲一縷毒民會循臂而上,使人周身麻痹,失去抵抗力。(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孽龍錘奇門兵器。前端有二尺來長的短劍,左右兩邊各有一月牙形的彎鉤,錘把二尺有餘,尾係長鏈,渾金鑄就。據雙劍乾坤燕公來考證,孽龍錘乃禹帝時代古物,長約五尺,重有百斤,大禹用它劈荊折棘,刺獸擒蟒,後因疏通長江入海,一時欣喜忘形,失落於江流之中,被九爪孽龍銜去,藏匿在長江口外花鳥山石洞中。四海神龍石揚義得上孽龍錘,練就孽龍錘十大招式,名揚四海。石揚主死後,其子石劍鳴繼承孽龍錘。(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暖玉簫武林天驕的樂器兼兵器,以采自昆侖的暖玉製做。一支小小的玉簫可作五行劍、判官筆等多種兵器使用,簫聲劍法相配合,臨陣時煞是瀟灑。武林天驕的師祖曾創製一套紫府神蕭蕭法,每一記招數都用一句唐詩為名,出招之時也都暗合節拍。暖玉簫吹出的純陽罡氣炎熱逼人,可化解修羅陰煞功的卷地寒飆和化血刀的彌天腥氣。簫聲激越,既可亂敵心神,又能揚已鬥誌,窮盡上乘武功“心物合一,意與神會”之妙。(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武林天驕》)
痰盂邪派首腦楊奸的兵器。痰盂像一個巨大的磁場,能把對手縮形吸入其中,江湖中人聞之色變,有詩為證:“痰盂一出,誰敢不從,號令天下,莫能爭鋒。”在一些新派武俠小說中,許多日常生活用具皆可成為利器。如在古龍《絕不低頭》中,鑰匙便是黑社會中極厲害的暗器,鑰匙代表著黑社會中人人眼紅的財富。溫瑞安在1989年末的新作中稱霸的兵器,當別具深意。(見溫瑞安《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滾刀環西藏紅教喇嘛的獨門暗器。滾刀環半徑不過五寸,內嵌小刀十二把,臨敵發射,可襲人身十二處穴道。雷蒙法師以此暗襲卓一航,被卓一航寶劍挑飛。(見梁羽生《白發魔女傳》)
辟邪劍沐天瀾所持之物,為滇南武林大俠葛乾蓀師父所賜。這柄寶便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寶劍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至鍔,三尺九寸,瑩若秋水,叩如龍吟。堪稱稀世之寶。(見朱貞木《羅刹夫人》)
騰蛟劍寶劍。此劍用東產的白金精煉而成,鋒得無比,屈伸如意,可以當作腰帶圍在腰間,也可卷成一卷握在手裏。相傳是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佩劍。後為抗清大將李定國所得。李定國兵敗之後交此劍於心腹愛將保存。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現此劍後,用它殺敵。(見梁羽生《七劍下天山》)
熊廷弼(1569—1625)乃明朝江夏人,字飛白。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四十七年經略遼東,勇於任事,持守邊議。以後金兵入撫順,被劾罷官。熹宗天啟元年,後金取沈陽、遼陽,乃以王化貞巡撫廣寧,並起廷弼經略遼東,經略與巡撫戰守意見不一。次年,化貞後敗,棄廣寧,兩人皆退人關內。時太監魏忠賢欲借此以陷害中良,因誣廷弼臧私行賄,論死,被問斬。
碧血照丹青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麽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劍。據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後,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幹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曆史,必定有一段淒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隻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後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後,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後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於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刹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於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宮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後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見古龍《絕代雙驕》)
碧磷砂碧目真人花信風數年行走深山大嶺,取古墓中死人的白骨磷火,混合五金精華,製煉而成的暗器。表麵上是一種黑綠沙子,毫無異狀。但如經過他一貫真力,由葫蘆中倒出,飛揚過來磷在半空中互相激撞,立即發出大量綠色火星,宛如正月花炮,十分好看。可是內蘊奇毒,如沾上一點,任你多好的武功,立即皮膚潰爛,毒氣蔓延,如果解救不得法,輕者殘廢,重則斃命。(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薔薇劍這把劍上下裏外皆赤紅如血,劍在鞘中,同樣可以殺人似刈草。這把劍的最可怕之處,本不在劍鋒而在劍鞘。其便鞘係由“血薔薇”的花汁染紅,血薔薇則是由五種毒血澆灌成的薔薇,而五種毒血指的是七寸陰蛇、百節蜈蚣、千年寒螭、赤火毒獗,再有就是那些不忠不義的叛徒賊子。若是遇上了“五毒”,劍鞘上血薔薇的花魂就會複活,而屬於五毒的動物或人就會嗅到一種神秘、奇異的香氣,眼前火紅一片,戰鬥力也隨之喪失,斃命於薔薇劍下。但若是遇上孝子忠臣,義氣男兒,這柄劍的威力就根本發揮不出來。
武功高強的劍客雁南飛枉持一柄薔薇劍,卻甘心情願作武林惡魔公子羽折替身,因此,他雖能誅殺公孫屠等醜類,在大俠傅紅雪的快刀之下卻難逃竄公道。(見古龍《天涯明月刀》)
骷髏烈火鞭六陽真君所持獨門兵器。兩隻白金鑄成的骷髏頭內藏有機關,不但能夠齧人,咬斷對方的筋脈,而且內中還藏有火器,可噴出磷火,極具殺傷力。(見梁羽生《廣陵劍》)
鮫筋用鯊魚筋焙製而成的繩子,韌力極強,非人力所能扯斷。花明以此縛住郭飛鴻雙腳,囚於古墓中。鮫,即鯊魚。據《說文·魚部》:“鮫,海魚也,皮可飾刀。”
璿光鋏上古奇形兵器。其薄如紙,一麵人作劍形,另一麵作鋸齒狀,削鐵如泥,威力無比。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誌敏的心上人紅姑在西域一荒山古洞中偶獲此物,上刻有鍾鼎文字,乃是春秋戰國時代著名食客馮煖的心愛之物。當年馮煖彈鋏而歌,對孟嚐君訴說食無魚、出無車、居無家的苦悶心情,以至傳為曆史佳話。到了漢朝,馮煖遺物璿光鋏落入劍客王不留之手,他以此鋏鋪佐淮陰侯韓信,替劉邦打下了江山。王不留死後,這柄璿光鋏不知所終,卻被千餘年後的武林新秀紅姑意外獲得。(見墨餘生《叱吒風雲》)
暴雨梨花釘號稱天下第一的暗器,以銀製成,外觀扁平如匣,長七寸,厚三寸。上用小篆字體雕出:“出必見血。空回不祥。急中之急。暗器之王。”昔時武林中久負盛名的南湖雙劍子周世明,一生殘疾,智慧走上偏途,費盡心機製造了暴雨梨花釘,流傳於世。多年來不少高手因此而喪生。這個號稱世上最歹毒的暗器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後,被李玉函重金購得,來暗算楚留香,未能得逞。暴雨梨花釘使用時,二十七枚銀從三排微孔中激射而出,其速度之快,使武功高強之人也難以躲避。(見古龍《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
箱子
一口平凡、普通、陳舊的牛皮箱子,赫然竟是天下最最神秘可怕、獨一無二的殺人武器。箱子中不過裝著一些各式各樣的鐵片構件而已,但它可用十三種不同的方法,拚湊出十三種不同形式的武器,且每一種形式都和常見的武器不同,至少都有兩三種武呂的功用。相傳為劍俠蕭大師的絕世之作,集中了十三位絕頂武林高手的十三種最著名的武器之精華,可克製任何正宗或外門兵器。(見古龍《英雄無淚》)
蟒鞭苗疆土著人蘭馬龍使的一種兵刃。這是一條烏油油的似鞭非鞭、似棍非棍的兵器,由深山巨蟒皮經毒藥泡製而成的。一被此鞭打中,立即入肉二寸,毒氣蔓延,當場無救。(見鬼穀子《江湖見雲錄》
鏚古代奇形兵器。此物三方是刃,兩麵有凹,使起來斬、劈、築、鉤、挑、攔、架、砍,無一不便,利害無比。鏚法非聰明睿智之人不能得其精華。張中將七十二鏚路法傳授於伍柱。伍柱練熟後使將起來,前後左右上下中側,盤旋飛舞,如同一朵白雲,飄來飄去,變化莫測。兼有刀、槍、矛、戟、斧、撾等兵器之長,比鉤鐮槍、兩刃刀作用更大,委實是一件神兵利器。(見文公直《碧血丹心大俠傳》)
霸王槍江湖上獨一無二的一杆槍,長一丈三尺七寸三分,重七十三斤七兩三錢,槍尖是純鋼,槍杆也是純鋼。它的尖若是刺在人身上,那人固然必死無疑,就算被槍杆掃中,也得嘔血五升。霸王槍的主人是大王鏢局的主人一槍擎天王萬武,他脾氣剛裂,老而彌辣,不僅拒絕了青龍會拉攏,而且長青鏢局的主人、遼東大俠百裏長青邀他聯鏢,他也絲毫不給麵子,青龍會設詭計暗害了王萬武,嫁禍百裏長青。王萬武的女兒王大小姐遂仗著一杆霸王槍,遊走江湖要會遍使槍高手,以找到殺害其父的仇人。(見古龍《七種武器》)
魔發十三鞭一種奇門功夫。飛天魔女的頭發由北後直垂腰下,披散兩肩,還暗箍成束,名為魔發十三鞭,也可以說是十三種兵刃,因為她把頭發分成為十三束,已修練到了隨心所欲之地步,可以同時向十三個方位掃出,在她周圍七尺內的敵人,防不勝防,往往被她這頭烏發打個措手不及。(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