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派
字數:2653 加入書籤
【黃筌畫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為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黃筌。黃居西蜀畫院統治地位,入宋後,畫風延續將近一百年,當時花鳥畫無不以“黃家體製為準”。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中“論黃、徐體異”時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並指出黃派之畫多寫禁中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用筆工整,設色堂皇。此派畫法,以細挺的墨線鉤出輪廓,然後填彩,即所謂“鉤填法”。後人評為“鉤勒填彩旨趣濃豔”
【徐熙畫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為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徐熙.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論黃、徐體異”時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又說“徐熙江南處士”,“多狀江南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此派多作粗筆濃墨,略施雜彩,而筆跡不隱,素有“落墨花”之稱。
【北方山水畫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中國山水畫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係和江南派係。郭若虛《圖畫見聞誌》說:“唯營丘李成,長安關仝、華原範寬,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又說:“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製也;石體堅凝,雜木豐茂,台閣古雅,人物幽閑者,關氏之風也”,李、關、範的畫風,風靡齊、魯,影響關、陝,實為北方山水畫派之宗師。
【南方山水畫派】
亦稱“江南山水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說:“董源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氣;建業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畫史》也說:“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此派以董源和巨然為一代宗師,世稱:“董巨”。惠崇和趙令穰的小景,為此派支流。米芾父子的“米派雲山”,畫京口一帶景色,顯出此派新貌。南宋末法常(牧溪)和若芬(玉澗)
等,屬南畫體係,至元代而大盛。
【米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搦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繪之畫.畫史上稱“大米”“小米”,或曰“二米”。米芾嚐與李公麟論古今山水,少有出塵格者,因信筆作之。自稱:“無一筆李成、關仝俗氣”。中國的傳統山水畫,用筆多以線條為主,米芾則以臥筆橫點成塊麵,稱:“落茄法”,打破了線條成規。其特點,能表達煙雨雲霧、迷茫奇幻的景趣,世稱:“米氏雲山”。友仁繼承和發燕尾服家傳,善畫無根樹、朦朧雲,每喜自題“元暉戲筆”。因父子均居襄陽和鎮江,對瀟、湘二水和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別陶醉,故能畫出水氣蒸鬱、煙霧彌漫的妙趣。此派為大寫意風格,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林義等皆師之,對後世影響甚大。
【湖州竹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畫竹原以唐代蕭悅、五代丁謙最有名,但無畫跡傳世。北宋文同、蘇軾畫竹著於時。元豐元年(1078)文同奉命為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未到任,病故陳州(今河南淮陽);蘇軾接任湖州太守,未幾坐獄貶黃州。他們雖籍隸四川,但畫史上皆謂為“湖州竹派”始祖。米芾論及:文、蘇畫竹特點:“以濃墨為麵,淡墨為背。”元代畫竹成風,李衍、趙孟俯、高克恭、吳鎮、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繼承者,對後世影響很大。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係輯錄《畫史》、《畫繼》、《圖繪寶鑒》等書而成。
【常州畫派】
亦稱“毗陵畫派”“武進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毗陵、武進皆為江蘇常州的古地名,於北宋居寧,南宋於青言,元代於務道,明代孫龍,清代唐於光、惲壽平等,皆屬之。祖述徐崇嗣、趙昌的沒骨法,以草蟲、花卉寫生為勝。居寧畫跡不複可見,據梅堯臣(1002――1060)詩“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居寧草蟲似屬禪林墨戲一路。孫龍受其影響。於氏祖孫畫跡亦失傳,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於
子明《蓮花圖》對幅,鈐有“毗陵於子”印,或即於青言之作。惲壽平與唐於光實源出於氏。惲壽平嚐言:“餘與唐匹士(於光之號)研思寫生,每論黃筌過於工麗,趙昌未脫刻畫,徐熙無徑轍可得,殆難取則。”惲、唐花卉寫生,多空靈之感,是徐崇嗣沒骨法的繼承者,世稱“惲派”,對後世影響甚大。
【吳門畫派】
簡稱“吳門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沈周與學生文徵明,畫山水崇尚北宋和元代,與取法南宋的浙派風格不同,盛行於明代中期,從學者甚眾,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陳道複、陸治等,他們均為蘇州府人,蘇州別名“吳門”,因稱。在當時畫壇占有重要地位。
【吳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中、晚期代表畫派。明中期畫壇以“吳門畫派”為首,晚期則推崇“鬆江畫派”。鬆江原屬吳地,後人遂合稱兩派為“吳派”。在太湖流域一帶風靡一時。代表畫家有董其昌、陳繼儒、周天球、莫是龍、李日華、項聖謨、卞文瑜等,董、陳兩人為此派中堅。
【鬆江畫派】
簡稱“鬆江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晚明鬆江府治(今屬上海市)下三個山水畫派的總稱。一是以趙左為首的,稱“蘇鬆畫派”;二是以沈士充為首的,稱“雲間畫派”;三是以顧正誼及其子侄輩稱“華亭畫派”。其中“蘇鬆派”和“雲間派”都導源於宋旭,趙左和宋懋晉同師宋旭,沈士充師宋懋晉,兼師趙左。這些畫家,除宋陽外,都是鬆江府人,風格互有影響,故總稱:“鬆江派”。當時董其昌的書畫,為一時之宗;與陳繼儒並稱於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