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石
字數:1339 加入書籤
在黑色或灰黑色的岩石中,“鑲嵌”著一朵朵盛開的白色“菊花”,;邊種神奇的石料被被稱為“菊花石”。黑色的基質為碳酸鈣成分的灰岩中,還可見到蜒類、蜿足類及珊瑚等的化名,給菊花石更增添了生動情趣。
菊花石黑色的基質灰岩與白色的“菊花”形成強烈的色彩反差,且“菊花”有大、有小。大者可達50cm,一般為3~8cm。花形各異,有鄉球狀、鳳尾狀、蝴蝶狀以及典型的菊花狀等。“花蕊”絨絨點點,“花瓣”自然舒展,形態逼真。偶爾有其它古生物化石點綴,更是生動奇特。不用加工,已是大自然天工神筆描繪的精神圖畫。倘若經過工藝師的精心設計、雕刻師的高技巧加工,巧用基質、“菊花”、古生物化石及不同色彩反差,製作成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則可成為具有極高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
用於製作工藝品的菊花石以基質墨黑、“花朵”完整飽滿、朵徑較大、“花”多而不亂、疏密有致者為上品,當然要無裂紋。
菊花石一般被用於以下用途:一是製作菊花石傳統工藝的菊花石盆景、菊花石硯台、菊花石筆筒、菊花石屏風等工藝品。小型原料可加工成花瓶、茶具、煙具等陳設和實用器皿;二是用作宮廷式豪華建築裝飾麵料,高貴典雅;三則利用“生長”著永恒不朽的素雅的白“菊花”的菊花石,製作偉大的浮雕墓碑,尤為莊嚴肅穆。
我國現已發現的灰岩類菊花石產地有四處:湖南瀏陽、陝西南部、湖北宣恩、江西永豐。以湖南瀏陽菊花石最具盛名,相傳早在清乾隆年間已經開采。湖南菊花石,花形完整,花瓣層次豐富,朵徑大(大者可達50cm,一般5~10cm),石質致密,質量甚佳。
陝西南部菊花石,花朵直徑較小,一般3~4cm,花朵呈圓形,花瓣放射狀對稱分布鞋,花瓣多為單層。花朵分布密集而均勻,有時像美術大師精心設計的印花布圖案。
湖北宣恩的三峽菊花石,花朵大小差異甚大,大者可達30cm以上,小者2~3cm,一般5~8cm,花形各異,分布相對較稀疏。
江西永豐出產的菊花石中的“菊花”,除白色外,還有桔黃、褐紅等色,並可同時出現,令人賞心悅目。
上述產地的菊花石均產地距今2億多年前的二疊紀灰岩中,據認為是在碳酸鹽沉積過程中一種較特殊的環境下形成的。
此外還有一處“菊花石”產地,即北京西山。它是在黑色炭質板岩中,由束狀和放射狀灰白色紅柱石礦物組成的“花瓣”,在地質學中屬接觸變質成因而非沉積成因。
除我國外,美國、英國、馬達加斯加、法國、奧地利、瑞士、原蘇聯、埃及、突尼斯、南非、加拿大均有出產。但論製作工藝品,則我國不愧“全球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