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的鑒別與收藏
字數:1025 加入書籤
雞血石是我國最名貴的印石之一,產於浙江昌化玉岩山。因色彩豔麗鮮紅如雞血,故有“國之瑰寶”美譽,與壽山田黃、芙蓉並稱“印石三寶”。在今年的國石評比中,昌化雞血石又榮登六大“國石”之一。
相傳,古代有一種鳥,叫“鳥獅”,又稱鳳鳥,生性好鬥。一天,覓食飛過玉岩山,見一凰正在孵蛋,頓生惡念,向其發起攻擊。毫無準備的凰被咬斷了腿。鳳聞訊趕到,同仇敵愾,戰勝了“鳥獅”。鳳凰雖然勝利了,但凰鮮血直流,染紅了整個玉岩山,遂成了光澤瑩透如美玉的雞血石。據考證,雞血石的開采始於明代,而盛名於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十分賞識昌化雞血石,將其作為寶璽的章料。國家郵政局日前發行的一套《雞血石印》特種郵票印的就是兩方寶璽。
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前外相大平正芳來我國訪問,周恩來總理將昌化雞血石對章,作為國禮饋贈兩位貴賓。操刀奏石者是集雲閣篆刻家沈受覺、劉友石先生。於是,雞血石在日本名聲大噪,掀起了一股收藏雞血石熱潮。大批日本遊客來華時,必將雞血石作為首選禮品帶回國內。在我國,國人對雞血石的收藏投資熱情也逐年上升。
欣賞與收藏雞血石,首先要看血色,應以鮮、活、凝、厚為上品;其次要看地子,質地透明無雜釘俗稱“起凍”者,是妙品。近代篆刻大家鄧散木說:“雞血石其品之高下,則在地在血。”可謂一言中的。雞血石最罕見的珍品有:滿地全紅的“大紅袍”、淡灰如藕粉的“藕粉凍”、烏黑光亮的“牛角凍”、膩結似羊脂凍的“白玉凍”;紅(關羽)、白(劉備)、黑(張飛)三色參合的“劉關張”。其它還有“荸薺糕地”、“肉糕地”等。
由於雞血石礦脈稀見,開采艱難,珍品百不得一。不法商常用假、冒、仿手段來欺蒙市場。最原始的方法,是在少血的昌化石上挖洞填血。如今已發展到用高科技的切片法、添補法等造假,可謂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人們稍不留意,就會受騙上當(參見《印材收藏》,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據筆者多年玩石、刻石心得,雞血石的鑒別可與翡翠一樣對待,也有a、b、c貨之分。真地真色稱a貨;真地假色為b貨;假地假色則c貨。諸君若要收藏貨真價實的雞血石,須多請教識貨且有實踐經驗者,切莫一時衝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