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並州九郡,烽火狼煙三千裏

字數:5595   加入書籤

A+A-


    陳國所有行動。
    猶如狂風掃落葉般驟起,又如潤雨細無聲落下。
    荊州的兵戈,隨著何苗之死消弭於無聲。
    刺史王叡,太守秦頡明白自己被卷入朝中的權力爭鬥,還是何進主動招惹大漢宗室,才掀起這次禍端,不然何苗不會死。
    想清楚前因後果,二人不由對何家兄弟唾棄。
    兩個屠戶,能得外戚之身已是祖墳冒青煙。
    誰給他們膽魄與宗王爭雄,去撼動四百年的天潢貴胄。
    另外一邊。
    劉牧對劉宏的調停不予置評,更不會認為何進就此忍下。
    何苗赴死的釘子紮進心裏就永遠不可能拔出來,隻會越紮越深,直至他們有一方死去。
    何進的蠢無以複加。
    劉宏高高在上太久,以為利益能衡量一切,殊不知血仇難消。
    “驃騎。”
    “此去當心啊。”
    陳縣北城之外,賈詡,沮授等人相聚送行。
    劉牧靠著車轅,淡笑道:“互市之政於大漢,於陳國有利,寧之在涼州操弄的尚可,我總要走一趟並州,你們不必憂心。”
    “諾。”
    眾人相繼頷首。
    並州與涼州不同,情況更加複雜。
    涼州多年來羌胡,氐族,漢人雜居,並州是大漢的邊土,常年受到匈奴,烏桓,鮮卑的劫掠,保不住什麽地方就能冒出一支遊騎截殺。
    此次劉牧隻領八百王卒尉,還有荀攸帶走的五百龍驤鐵騎,他們誰能放心?
    “文和。”
    “仲德在軍諮司如何?”
    劉牧登上車輿,臨行前問了一聲。
    程昱初至陳縣就被發派軍諮司處理軍務,至今還沒有被他接見,不知心中可有怨氣否。
    “尚可。”
    “此人有大才。”
    賈詡恭敬道:“某以為可發往十二縣曆練。”
    “你們處理吧。”
    劉牧放下帷幔,沉聲道:“陳國軍政要務,你們要與國相府商量,龍驤,介士,神武,陷陣,建武,閑暇之時處理徐州,豫州兩地的匪患,爭取剿滅賊匪,將百姓從山中遷出。”
    “諾。”
    眾文武再度應道。
    “仲康。”
    劉牧警示道:“我走之後,父王的安全便交給你了。”
    “驃騎放心。”
    “出岔子,某提頭來見。”
    許褚拍著胸甲,鏗鏘有力的大喝道。
    “走了。”
    劉牧拍了拍車輿。
    典韋揚起馬鞭,隨著聲音落下。
    八百王卒尉拱衛著車輿,卷起漫天塵土消失在地平線。
    “走遠了。”
    賈詡長歎一聲,轉身道:“某有預感,驃騎此去並州不會太安生,烏桓,鮮卑可不是羌胡,想要設下互市,難之又難。”
    “是啊。”
    沮授,田豐,戲誌才盡皆附和。
    “高將軍。”
    “你怎麽看此事?”
    賈詡與高順同行,側目詢問道。
    “鮮卑啊。”
    高順目光銳利,沉聲道:“他們可比羌胡倨傲,從檀石槐開始便屢屢試探大漢底線,當年五原郡大地動,有鮮卑萬騎入侵,好在並州狼騎驍勇才被擊退!”
    “是如此。”
    賈詡笑著點了點頭。
    多年前,大漢對鮮卑的戰事失利。
    大漢帝國之威一落千丈,助長鮮卑氣焰囂張。
    縱是檀石槐死去,鮮卑四分五裂,依舊不能打消他們侵犯大漢的野心。
    不過,並州有狼騎,三河有守備京畿的大漢王師。
    如果邊疆突發戰事,隻需要劉牧振臂一呼,軍卒盡赴邊疆。
    劉牧的行程。
    有無數人為之關注。
    互市,自大漢征鮮卑失敗後,第一次大體量的對外施國政。
    從涼州開設互市,以及羊衜親赴坐鎮,僅數月便讓武威繁華無比,更有西域商賈不遠千裏而來,所以天下人都想看看並州互市能否落成。
    因此,哪怕劉牧有心順延曆史,可還是出現了偏移。
    並州。
    比涼州更加荒蕪。
    望不到盡頭的黃土山丘,讓人感覺到絕望。
    陰山山脈層巒疊嶂,並連五原,雲中,雁門多郡之地,整座山脈連綿起伏,成為並州的天然防線,阻攔鮮卑,烏桓入侵。
    雁門郡之北。
    平城關,位於陰山山脈與太行山山脈之間。
    久違的烽煙,在這座昔日雄關之上燃起。
    熊熊烈火作蛇狂舞,滾滾狼煙向天怒鳴,空氣都在大火之中扭曲,似乎想要將這片虛空煉化,更像是奏響戰爭的號角,帶著凜洌殺機飄蕩向大漢內部。
    “唳,唳!”
    雄鷹在長空振翅長嘯。
    伴隨著一聲聲鳴響,避開煙雲朝著遠方而去。
    狼煙如柱,廣傳各大城池,引發守城軍卒響應,不斷朝著並州內部傳去。
    雁門郡治。
    陰館城樓之上,將卒匯聚眺望。
    荀攸懸刀登上城樓,刺史張懿倉惶而至。
    “這是!”
    “烽火狼煙?”
    荀攸瞳孔大張,駭然道:“張刺史,可是邊關告急?”
    “立刻點狼煙。”
    “傳各郡戍邊軍支援平城關。”
    張懿朝著軍卒下令,又轉頭急忙道:“公達先生,你即刻回傳消息讓驃騎稍等時日再來並州,或者暫居州治晉陽,某先去聚集各郡兵卒發往平城關支援。”
    “敵軍寇邊。”
    “五月下旬,驃騎將至啊。”
    荀攸緊緊攥著刀柄,轉身說道:“彥明,即刻遣人前往河內等候驃騎車駕,傳並州告危消息,某隨張懿刺史趕赴平城關。”
    “諾。”
    閻行應聲離去。
    “挑釁嗎?”
    “爾等會為此付出代價。”
    荀攸望著邊塞關隘之地,眼中盡是寒意。
    從他來並州,驃騎將至並設立互市的消息傳出,各郡百姓聲音不一,但總歸是一件好事。
    可就是在緊要關頭,邊塞關隘告危,整個並州烽火連天,估計連河內,河東等地都能觀測到這股奇景,他不信是巧合。
    隨著雁門烽火狼煙被點燃,並州各郡城池陸續回應。
    這一日,九郡九十八城烽火連天,驚的所有百姓為之震恐。
    河東郡治,安邑。
    華雄急衝衝的進入太守府大堂,悚然道:“並州烽火連天,連河東都能看到。”
    “某知。”
    董卓神情凝重。
    左右的文武更是神色變化不定。
    劉牧赴並州的消息傳開,偏偏邊塞告危,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太守。”
    “某等可要發兵?”
    華雄眸子明亮,興衝衝的問道。
    “不。”
    “將軍不可妄動。”
    李儒撚著胡須,肅然道:“太守兼行守備京畿之責,若無天子詔不可擅動,且並州告危太過詭異,需要什麽樣的敵人才能讓九郡烽火盡起,此事不可不察。”
    “某有些懵了。”
    董卓仰天一歎道:“莫不是他來並州的消息,已經傳到漠北讓鮮卑人知曉了?”
    “自是如此。”
    “荀公達先行不就是為此嗎?”
    李儒篤定道:“羌胡,西域各國,南匈奴都在武威互市,鮮卑早已知曉此事,聽說自檀石槐死後他們內部極為混亂,說不定就是為了彰顯鮮卑之威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