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萬裏朱殷,大漢必複交州九郡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A+A-


    一句‘王,聖明’。
    誇得波調有種飄飄欲仙之感。
    大漢的強盛,他早在花剌子模便有所感受。
    兩個大漢的使者,統率數千騎卒遠渡萬裏而來,直接進入貴霜境內,一言不合便有開戰之意。
    這種磅礴之勢,非一般的帝國可以擁有。
    況且,貴霜的王中之王都臣服過大漢,他選擇臣服沒有什麽不妥。
    至於割讓北境疆土,屬實是無奈之舉,而且還能讓大漢去麵對帕提亞,胡人的兵鋒,對貴霜利弊皆有,何必要死戰!
    一番思忖之下。
    不管是波調,還是一眾王公大臣都說服了自己。
    時限,不過是權衡利弊的挽尊之語,絕對不是畏懼於薑冏一人可鎮殺數百人。
    三日時間已至。
    禰衡與薑冏再度回到宮廷。
    昔日的血腥之地,已經被清洗的潔白無瑕,還撒了不少花瓣用來遮掩氣味。
    “禰天使。”
    波調微微彎腰,作禮道:“我與王後可以前往大漢的洛陽,但請天使調停東南的戰爭,貴霜可以把王舍城,舍衛城,華氏城還給笈多,隻是不知道此次遠行需要多久,又是否有外敵入侵王國。”
    “沒關係。”
    禰衡安撫道:“我們會從肅州調兵入境,幫你駐守富樓沙,隻要你簽下對大漢朝貢盟約,不管是境內的叛亂,還是外敵入侵,大漢都會給你提供庇佑。”
    “是。”
    “這是極好的事情。”
    波調繼續說道:“我聽說帕提亞的萬王之王,幾次想要征討東部僭主奧斯羅埃斯,他們在呼羅珊有過交戰,時常威脅王國的邊境!”
    “某說了。”
    “這一切都沒有關係。”
    禰衡眸子一凝,鏗鏘有力道:“隻要簽下朝貢盟約,你們就是大漢的臣國,陛下給予你們仁慈,誰若是攻打貴霜,同是大漢的敵人!”
    “是。”
    波調頓時鬆了口氣。
    非是他囉嗦,而是一個君主遠行。
    整個帝國,必將處於傾覆之危,大漢的再三保證,便是護佑貴霜不滅的天憲。
    “先簽個公契。”
    禰衡從皮包中取出這幾日擬好的公契,還有自己的書令使符印,淡笑道:“隻要有人持有我們簽訂的公契,便可讓笈多止戈,同樣你們可以與大漢的使者同行,趁機與笈多建交,未必不可與他們結盟討伐百乘王朝。”
    “好。”
    波調連連點頭應下。
    什麽公契,盟約他不懂。
    但是,大漢是上國,必然不可能欺騙下國。
    隻要他們與笈多停戰,便可結盟討伐娑多婆訶王朝,在北境失去的疆土,或可從南境補回來,說不定更加的富饒。
    而於貴霜大變革之際。
    闞澤,張既還在穿越安息帝國。
    二人所領羌騎,羌同騎,一路上死的死,留駐的留駐,已經不足四千之眾。
    大漢境內。
    肅殺之氣,越發厚重。
    各方調兵遣將,排布攻伐之軍。
    西府軍,東府軍,盡皆開始向前推進。
    安東將軍宗員,直接乘坐戰艦,行於日南郡,並與從笈多調回的太史慈會晤一處。
    日南郡。
    郡治,朱吾縣。
    東府軍屯兵之處,帥帳內。
    宗員望著懸於木架的輿圖,眉頭緊蹙成一塊。
    太史慈眨了眨眼,朝著賀齊,還有臧霸,李儆打了個眼色。
    “宗將軍。”
    李儆按刀說道:“交州之戰,末將恐怕不能參與其中,我等受命聽令於安西將軍,此來便是聞將軍攻伐章程,以及對南中之意。”
    “我們隻打交州。”
    宗員思忖道:“鎮國府有令,交州需複曾經的九郡之地。”
    “九郡?”
    李儆頓時愣了一下。
    武帝時期,大漢定交州為九郡之地。
    珠崖,儋耳懸於海外,若可複土,未來必定因為海上貿易而興,對大漢確實有益處。
    “不錯。”
    宗員轉身道:“不知你們可收到陳槐的軍令?”
    “嗯。”
    李儆點了點頭,沉聲道:“南國牽製驃國,撣國牽製烏戈國,末將率領五溪部,以及眾部之軍,進入牂牁郡備戰。”
    “從荊南調兵?”
    太史慈,臧霸,賀齊盡皆疑惑不已。
    荊州,揚州,可是壓了十萬大軍。
    東府軍由鄧當親自統率三校在江東行登陸之事。
    西府軍竟然還從荊南抽調蠻族部落為軍,這是要做什麽?
    “遏南中部族。”
    宗員目光掃過輿圖,沉聲道:“陳槐這是準備給夏侯淵拖延時間,隻要荊南大軍飛山入境,不管是撣國,還是大漢南國,亦或夏侯淵都會減少諸多壓力,隻不過真的需要這般嚴謹,或浪費兵力嗎?”
    “末將不知。”
    李儆搖了搖頭。
    陳槐的消息,是隨東府軍登臨日南郡而傳。
    至於飛山入境怎麽行進,隻給他一道軍令,便是屯大涉水。
    以他的眼見來觀,就是為夏侯淵作策應,阻止雍闓與南中部族的聯盟大軍迂回巴郡。
    “便如此吧。”
    宗員思忖道:“你先隨於帳下,待交州暫定,便可率軍前往五溪部。”
    “諾。”
    李儆拱手應喝道。
    “將軍。”
    太史慈肅然道:“征討交州,我們如何用兵?”
    “登陸戰。”
    宗員目光銳利道:“艦船分批入海,賀齊統禦三校討伐珠崖,儋耳兩郡;子義你率軍征討交趾;宣高征討南海郡,我們有強軍,勝於軍械,征討之時你們自己決定用兵之策,某在日南郡統籌輜重!”
    “諾。”
    太史慈,賀齊,臧霸拱手大喝道。
    東府軍征戰,沒有什麽奇兵妙策,隻有一縣一郡的橫推。
    這是最為平庸的用兵之計,卻是最為穩重的征討方法,隻要輜重撐得住,無人可以阻擊他們的兵鋒,拿下交州不過是時間問題。
    況且,交州主力多在荊南,如此征討並無不妥。
    “切記。”
    宗員告誡道:“陛下要的是耕治,某不管山中有多少夷賊,鄉黨,更不管他們怎麽抵抗,若是不服王化便殺,殺到所有人知曉大漢予以他們臣服便是仁慈,未來交州必將因工商而置百業,對大漢極為重要,絕對不能有反叛之事的發生。”
    “末將謹記。”
    太史慈,臧霸心中凜然。
    交州多年遊離於大漢的政令之外。
    若是各郡縣真的抵抗不從,恐怕要萬裏朱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