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馬超:我的中郎將父親

字數:5107   加入書籤

A+A-


    許興的回歸。
    對於大漢,算不得大事情。
    如今,率善征討肅州之國,歸治其土。
    但,大漢籌備的可不隻是一個極西,而是天下一統,再興大漢之治。
    半日時間。
    駱俊呈公文於天祿閣。
    而此時,劉牧行於鎮國府,鎮戍司內。
    “陛下。”
    賈詡恭敬道:“臣等以為,平定四州,不需要王師盡出,有西府軍,中府軍,東府軍,還有撣國,大漢南國,再加上本就坐鎮荊揚的登封,建武,或再調兩軍南下便可,最為重要是籌備從卒!”
    “繼續。”
    劉牧發看著討伐章程。
    賈詡繼續道:“或從工部勻三十萬人,再從身毒抽調十萬,然後從夷州,瀛州抽調三萬,負責開荒修路,砍伐參天之樹,築城,修建泊港等事!”
    “四十三萬人?”
    “這些人,夠用嗎?”
    劉牧抬眸道:“工部章程之中,永寧,東冶,番禺等地都要建設泊港,大漢至少要修建數條直道,州道,郡道,縣道!”
    “陛下。”
    賈詡嘴角一抽,進言道:“建設之事,非一朝一夕,這四十三萬人僅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從臣國,或極西眾國抽調務工之人,臣等與六部商議,除卻我大漢的百姓之外,至少要投入百萬人!”
    “大漢耕治四州。”
    “南地未來是貿易的核心之一。”
    劉牧靠著大椅,漠然道:“朕以為,百萬人不夠,至少需要兩百萬人才可以,你們重新與六部核定章程。”
    “諾。”
    賈詡作揖應道。
    堂下,荀攸起身恭敬道:“新的軍製勘定,臣等以為,北府軍,南府軍皆要設水師,另外西府軍多為鐵騎,此戰結束往鎮檀州,肅州,並請陛下擬詔,責令率善三衛對貴霜見機行事,並啟用笈多臣國的章程!”
    “你們什麽想法?”
    劉牧望著堂下這些雄心勃勃的臣子。
    “陛下。”
    郭嘉走向輿圖,持杖描繪道:“臣以為,當分裂貴霜,大漢取藍氏城往北之疆,將大漢的疆土拓至極西與安息接壤,保證貿易不需要經過第三國,並且借笈多,令貴霜成為籠中困獸。”
    “陛下。”
    徐庶起身作揖道:“郭祭酒所言甚是,然臣以為,定疆有誤,當納南域為國土,將南國遷於身毒,與笈多共治其土,可扼貴霜,並且海外不止要有夷州,瀛州!”
    “夠狠。”
    程昱,賈詡對視一眼。
    相較於郭嘉,徐庶,他們兩個顯得保守了啊。
    按照二人的籌劃,大漢的疆土又擴大不少,這是見到蒸汽機的未來,還是想要為鎮國府爭取軍功。
    “陛下。”
    荀攸平靜道:“臣以為,奉孝,元直所言極是,取貴霜北域,再分肅州十之二三,合定為一州,免得肅州過於廣袤;另外大漢要往極北探索,一方麵以北疆三衛陸行,一方麵以艦船北上!”
    “公達。”
    賈詡不禁說道:“定海侯已經南去了!”
    “某知。”
    荀攸對著上位作揖道:“陛下,臣請賞令天下,入海行天下,測經緯,尋海外之國!”
    “你與工部談。”
    劉牧思忖道:“工部有都水司。”
    “諾。”
    荀攸恭敬道。
    …………
    ……
    大堂商議討伐章程之時。
    馬超哼著山曲,踩入偏堂之中。
    隻是,見到滿堂將領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他入龍驤軍以來,還未曾見到這麽齊全的鎮戍將,中郎將。
    “怎麽?”
    “神威天將軍,這是有喜事?”
    呂布笑著打趣道:“莫不是許興從西域給你帶了樓蘭婢?”
    “噗呲。”
    初入鎮戍司的公孫瓚頓時笑出了聲。
    本以為鎮戍司是什麽威嚴之地,沒想到竟然如此歡樂有趣。
    而且,馬超‘神威天將軍’之名,還是從雷定之子口中傳出,已經成為稷下武殿,鎮戍司的笑談。
    “家父從肅州來信。”
    馬超神情窘迫無比。
    誰能想到,幼時戲言化為一支利箭。
    於他慶賀得中三甲,拜為龍驤校尉時,射中眉心,令威名掃地。
    “壽成將軍啊!”
    趙雲眉宇一揚,說道:“念念,可有稀奇事!”
    “諾。”
    馬超承受著老將霸淩。
    迫於無奈,隻能從皮包中取出信箋。
    然而,當他看到信中內容,整張臉漲紅如血。
    “怎麽?”
    呂布笑問道。
    “兒啊。”
    “為父要遠行了。”
    “黃沙莽莽,此生不知能否回到大漢。”
    “今日,便為你定‘孟起’為字,謹記先祖馬援之言,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為父為率善中郎,率異軍封侯無望。”
    “你謹記,盧子幹,鄭康成皆受扶風馬氏之恩。”
    “早知你生而莽撞無智,可問他們領兵籌算之道。”
    “還有,及冠之後,娶妻莫要學為父,還有你祖父。”
    “若是你有幸考上三甲,有機會隨陛下討伐荊揚不臣,勿要對荊襄馬氏留手,此脈雖為先祖之長,然於大漢不忠,免得來日牽連我們一脈。”
    馬超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念完信箋之餘,恨不能鑽入青石縫隙躲起來。
    他的中郎將父親,寫的一篇粗俗不堪的家書,一方麵讓他記得同族大儒馬融之餘蔭,一方麵又讓他對馬融之後下狠手,頗有反複無常的小人之相啊!!
    丟人,實在太過丟人了。
    “荊襄馬氏?”
    華雄疑惑道:“你不是涼州人嗎?”
    “扶風人。”
    馬超深吸了口氣,解釋道:“祖父馬平失天水蘭幹尉之職,流落涼州隴西,與涼州羌錯居,家貧遂娶一羌女;家父年幼靠著伐木而活,隻能娶羌女,所以馬姓主脈以某等為恥。”
    “如此。”
    “某終於明白了。”
    華雄猛的一拍大腿,大聲道:“你是個雜種,怪不得陛下讓壽成將軍統禦率善衛,原來你們與羌族有緣分啊!”
    “雜種?”
    馬超眸子頓時大瞪。
    不過,想想華雄恐怖的武力,隻能將怨氣咽下去。
    畢竟,這位可是憑借衝鋒陷陣之勇,登上王師之將的位子,少有人能比……!
    “華將軍。”
    張濟忍不住為其發聲,告誡道:“孟起可是大漢人,龍驤校尉,其父是率善中郎將,祖上更是伏波將軍馬援。”
    “抱歉。”
    “某一時失智!”
    華雄訕訕拱手道。
    “無妨。”
    馬超苦著臉坐在趙雲身後的大椅上。
    早知如此,他就不回鎮戍司,而是與許興留在機要司等候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