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馬超VS周瑜,北匈奴,舊事

字數:4915   加入書籤

A+A-


    一去數年。
    滄海桑田東歸人。
    如今的鄯善,曾經的樓蘭王國。
    終究是被馬騰所收複,歸治於大漢。
    許興沒有在鄯善浪費時間,休整兩日拜別馬騰,帶著拉姆頓珠,鄯善王,統禦羌騎向涼州而行。
    曾經枯燥的黃沙,幹涸的大地。
    似乎都在歸家的路程上多了幾分春意與濕潤。
    遠於萬裏之外。
    大宛,王都,貴山城。
    此刻,已經被鮮血染紅,屍橫遍野。
    闞澤臉頰染血,用傷藥壓著肩膀上的箭傷,嘶啞道:“沒想到,這大宛早已被北匈奴攻占,這些羯胡還真是悍勇,竟然能傷到某!”
    “早就說了。”
    “你莫要上馬入陣。”
    張既喝了口烈酒,無語道:“你不止入陣殺敵,還行先登事,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
    “額!”
    闞澤訕訕一笑。
    張既神情凝重道:“今日從這些羯胡人口中拷問,如今北匈奴就在大宛之北,其王是曾經的北匈奴呼衍王之子,複欒提之名,你可想到了什麽?”
    “呼衍?”
    闞澤瞳孔緊縮,道:“陛下於並州之戰,南匈奴叛主呼衍黎初?”
    “不錯。”
    張既起身望著遠處的血腥之景,冷聲道:“某懷疑,北匈奴欒提王與呼衍黎初早有聯絡,曾經羯胡東歸,可能就是為了幫助此賊,隻是他沒想到並州戰事結束的那麽快,而貴霜新王波調,更是雄心勃勃,用兵收複花剌子模,威脅到了北匈奴西部!”
    “都伯。”
    恰時,一個什長按刀走來。
    張既沉聲道:“柏聞?,可是問出消息了?”
    “是。”
    柏聞拱手道:“末將率人詢問,唐旄之眾確實橫穿大宛,羯胡曾率眾追逐,殺唐旄可能超過數百人,並繳獲一份輿圖,隻可惜已經被焚燒,不過有人記得幾個地名,據悉唐旄大小女王準備從康居進入安息的木鹿城,然後前往尼薩,阿帕麥亞,最後行至泰西封,進入羅馬境內!”
    “這都什麽?”
    闞澤頭痛道:“木鹿城,泰西封某清楚,可唐旄又怎麽知曉這麽清晰的路徑?”
    “卓瑪央宗。”
    張既深吸了口氣,抽刀在地上勾勒道:“我們現在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康居北麵橫穿奄蔡,也就是我們稱呼的阿蘭聊,然後繞過一片海域,在蘇裏斯頓迂回阻擊唐旄,這樣可以避開安息帝國,同樣能夠與北匈奴碰一碰;另外一條便是追逐唐旄之路,入安息!”
    “迂回太遠。”
    “我們就走安息之國。”
    “而且,先入羅馬與一大國碰撞為下策。”
    闞澤從皮包中取出筆墨紙硯,嘶啞道:“某要留一份公文,你立刻遣人發往大漢,若是北匈奴的欒提王與呼衍黎初早有聯絡,或南匈奴部還有其內應,請陛下盡早遣派大軍屯駐西域備戰,再遣人排查胡族內部,防止有叛變之事!”
    “善。”
    張既頷首應道。
    大漢行率善規章,定胡族,羌族,氐族。
    若是內部有變,還需要盡快排查,且以他們率領的羌騎,羌同,經過留駐,以及戰亡,根本不足以伐滅整個北匈奴,最好便是調集率善三衛,或者西府軍進駐西域。
    西域事,朝著不可推測的方向發展。
    唐旄西進之路,為極西眾國帶來的影響,令貴霜為之警惕。
    而於此時。
    洛陽。
    稷下武殿。
    一座高台之上。
    劉牧負手俯瞰殺氣騰騰的校場。
    程昱恭敬道:“陛下,此刻為馬超與周瑜之對局,二人文試皆在前列,此戰以步射,騎射,刀術,長槍為主!”
    “子龍。”
    “你為馬超授學。”
    劉牧微微頷首,問道:“他的勇武不差吧?”
    “不差。”
    趙雲不假思索道:“擊技之術可謂上乘,勇武當如龍驤都尉,若參軍入伍恐怕不下於並州之戰時的末將。”
    劉牧問道:“奉先,你以為呢?”
    “子龍謙虛了。”
    呂布反駁道:“馬超還年幼,氣血未達巔峰,若是參軍入伍,至多可比蕭關之戰時的他!”
    “奉先將軍。”
    趙雲笑道:“莫要小覷天下人啊!”
    “實話。”
    呂布傲然回應。
    他與趙雲勉強算得上同門。
    這些年二人常有對練,自然知曉對方的底牌。
    若是深陷絕境,趙雲不比他差,許就在寸尺之間。
    “呼。”
    校場之上,馬超吐了口濁氣。
    一雙眼眸,緩緩掃過遠處監考的鎮國府眾將,還有四司文官,禮部之人,又掠過今日參考的武貢士,最終眸子落在不遠處的周瑜身上。
    “鏗。”
    周瑜緊了緊身上的革帶。
    從蘭錡上取出一柄三石弓試弦。
    “周瑜。”
    馬超摘下一柄五石弓,朗聲道:“今日若是誰輸了,便在茶陵酒肆設宴擺酒,你以為如何?”
    “當得。”
    周瑜微微頷首。
    “擂鼓。”
    “步百二,十矢之靶!”
    “騎八十,十矢之靶!”
    驟然,校場傳出賈詡的一聲大喝。
    “咚。”
    “咚。”
    “咚。”
    驟然,校場兩側戰鼓擂動。
    馬超眸子一凝,扣五箭而挽弓弦,以速射之法而發。
    僅幾個呼吸便射空五箭,再度伸手從箭囊抽箭,以參連之法而發,最後五箭雖然是參連法,但還是比周瑜快了不少。
    十矢盡去,馬超未曾看過一眼箭靶,背著五石弓直奔遠處的戰馬。
    “三中靶心。”
    “四中九環,餘下皆為八環。”
    高台之上,呂布用望遠鏡看的嘖嘖稱奇,並進言道:“陛下,此箭靶用來武考還不錯,不過遠不及射侯與大射禮來的有意思!”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大考證高低,自然怎麽方便怎麽來。”
    劉牧掀袍坐在一張大椅上,淡笑道:“於典韋而言,許是投壺更適合,可這不能成為不擅弓弩的因由,自古為將為帥者均衡很重要;凡為將一術傑出,周身皆弱,用兵亦是如此,這便是文遠能領北府軍的原因!”
    典韋憨笑道:“陛下,臣飛戟可中百八步!”
    “臣愚魯。”
    呂布眼中滿是對典韋的無奈。
    這位,是真聽不出訓誡,還是誇讚啊!
    不過,張遼論勇武,不及他與趙雲,領軍卻有大將之風。
    整個王師八營,恐怕隻有徐榮,高順可比,當然黃忠,張繡不差,但軍功還是略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