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荊州督郵,忠義之士王伯嗣
字數:5668 加入書籤
監州尉的凶悍。
遠超過蔡瓚,吳巨的預料。
剛於府中,區景欲調兵尋找龐黃二族親眷。
僅片刻時間便被殺死,懸於鬧市的木杆之上。
這種速度,這種消息傳遞。
瞬間,便令蔡瓚失去為兄長蔡瑁複仇之心。
畢竟,如果他還想著去調兵尋人,恐怕不稍片刻,便與區景一同懸在鬧市了。
“回來了?”
假刺史府內,蒯良望著匆匆返回的二人問道。
“區景死了。”
吳巨神情凝重道。
“死了便死了。”
蒯良眼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說道:“你們有時間,便趕緊回家收拾細軟,有逃處便逃,無逃處就去江東。”
“你呢?”
吳巨悵然一歎。
江陵被奪,雲夢澤大軍被擊潰。
負責大後方的臨沅,確實沒有再戰之力了。
“某?”
“死於天子問罪吧!”
蒯良自嘲一笑,說道:“願某一人之死,能為餘下之人換來一條生路,負罪可活,便為負罪之身。”
“告辭。”
吳巨作揖一禮,轉身朝著府外走去。
夜路不敢走,還是趁著街上有人,回府能安全一些。
“你不走?”
蒯良垂目望著蔡瓚。
“子柔先生。”
蔡瓚神情複雜,膽寒道:“某準備離開大漢了,但不知走何路,皆因大漢所伐必定四麵八方而來,交州還能走嗎?”
“不知。”
“交州,應該在交戰了。”
蒯良思忖片刻,說道:“若你有勇氣,便走武陵,穿過南中前往驃國,然後造舟入海,巡一個無大漢旌旗之地。”
“多謝。”
蔡瓚作揖長拜。
大軍盡失,眾將皆亡。
他們留在臨沅隻有死路一條。
縱是跋山涉水萬裏之地,也當逃出荊南,尋一個聽不到大漢之名的地方。
“不送。”
蒯良點了點頭。
“先生。”
“府中恐有間。”
蔡瓚思忖再三,還是言出暗間之事。
小心謹慎的左右環顧之後,便匆匆離開府宅。
這臨沅,本應該是他們嚴防死守之地,如今卻總感覺身邊人都是監州尉的暗間,不得不謹慎再謹慎,免得被人惦記上。
“希望你們能活下去。”
蒯良眉頭微蹙,朝著一處屋舍走去。
大漢伐罪無赦,可是當今天子許下的六字國律。
不臣之人,必然被監州尉所察,逃與不逃,所差的僅是萬萬分之一的機會,最壞的結果便是所有人死在路上。
但,監州疏漏,自有人可以活著離開荊南。
荊州士人,郡望,因雲夢澤之戰而內部崩潰,朝著各處四散而逃之時。
於坊市之中。
霍峻破衣爛衫,行於一處攤販。
望著桌案上冒著熱氣的蒸餅,瘋狂吞咽唾沫。
江陵那一夜,他順江而下十餘裏方才登上堤岸,一路疾行進入臨沅,沒有尋任何人,更沒有返回鄉裏,就是等著大漢雄踞荊南,尋找機會殺了鞏誌。
至於其他人,恐怕他也有心無力了。
“想吃?”
桌案處,一個漢子放下碗筷問道。
“嗯。”
霍峻連忙點了點頭。
他是霍篤的弟弟,在州府多有往來,自然識得眼前之人。
王威,王伯嗣,原南郡之吏,州府遷入臨沅之後擢為州吏,最為重要便是他剛才見到此人堂而皇之的殺了區景,且不被鬧市之人報官。
可見,此人在坊間的聲望,而又能得見其暗間之身。
“吃吧。”
王威將粟米餅推過去,喚道:“老丈,再來一碗魚湯,多放胡椒。”
“來了。”
擺攤的老丈打了一碗熱魚湯,撒了些許胡椒粉端過來。
“胡椒?”
霍峻眸子睜的老大。
這可是外邦來的香料,在荊南用直百錢都買不到。
在臨沅城內,一銖胡椒至少需要兩匹帛,或者拿糧食換。
“某放在老丈攤上,為百姓暖身。”
王威坐在馬紮上,笑道:“在荊南胡椒貴,可在陛下治下,以朝貢貿易為重,胡椒僅需十二錢一斤,以後可能還需要降價,畢竟我大漢百姓每年耕種的也不少。”
“刷。”
霍峻臉色頓時煞白。
王威這麽明晃晃的說出來。
要麽就是不怕人知,要麽便是認出了他。
“吃吧。”
王威起身笑了笑,將三枚五銖錢壓在桌案之上,喊道:“老丈,今天早些收攤,最近江陵不太平,過幾日再出來擺攤。”
“曉得。”
“王督郵慢走。”
老丈目送王威遠去,方才喜不自禁的收好三枚五銖錢。
五銖在荊南可是稀罕錢,來日大漢收複荊南,他亦可以拿出來使用,而不是似家中堆積的直百錢,不被大漢認可。
“五銖。”
霍峻神情複雜道。
“是啊。”
老丈擦著桌案,說道:“你算是碰上王督郵這樣的好人了,若是旁人怎麽會給你吃食,這糧價一天比一天高,常人都活不起嘍!”
“認出來了嗎?”
霍峻喝盡最後一滴魚湯,起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臨沅有變
雲夢澤之戰的消息傳入江陵。
徐榮不假思索的下令分兵,以護商八千騎南下,餘下兩千軍駐守江陵,保證江陵不失,更不會影響夏侯淵發往巴郡。
而於雲夢澤上。
建武軍,分出十餘艦隊,沿途搜尋遊蕩大澤的潰軍。
並且調動牛渚軍發往伏擊之地,按照輿圖拔出所有部署。
“先生。”
“某等未來會如何?”
一艘艦船之上,徐逸滿是苦澀的看著龐季。
“你以為呢?”
龐季拿著自己借邢道榮之手送往當陽的輿圖。
沒有想到,這份輿圖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他的手中。
而且,還要領著牛渚軍拔除各種部署,還雲夢澤一個粼粼碧波,保證輜重在轉運之時不會出問題。
“挖溝渠?”
徐逸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遠處,芮良,宋謙也都豎起耳朵。
畢竟,這關乎他們的未來,不得不令人憂心。
“部分罪軍。”
“部分去挖溝渠。”
龐季抬眸道:“不是某不念爾等之功,而是陛下有令,伐罪無赦,至今都是鐵律,若非朝中有臣卿進言,建設大漢需要人,不然縱是降於大漢也當被誅殺!”
“諾。”
徐逸等人頓時鬆了口氣。
能活著便好,他們是怕有人審罪,以解煩舊事,將他們打入死獄之中,待明年秋後斬於鬧市。
論起來也算是可笑。
他們能為解煩,牛渚之將,全靠活的夠久。
探查消息,本沒有什麽大功,就算有功,也是荊揚探查消息有所收獲,若是在大漢治下探查消息,能活著回來就算是大功一件。
“做事吧!”
龐季沉聲道:“還有八千餘木樁未曾取出,另外蘆葦蕩中布下的拋石車,床弩,也都要全部收起來,莫要留下後患。”
“諾。”
三人連忙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