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我叫劉婉,封號萬年,大漢萬年的萬年
字數:5754 加入書籤
劉牧口諭。
條支歸附之路走的極快。
還未至年關,便已經通過門下的決議,奏章呈入天祿閣,批閱之後分發中樞,處理歸附耕治之事。
消息傳出之際,天下俱震。
尤其是大漢的各處臣國,可謂是羨慕又嫉妒。
臨近年關,摩訶羅闍·笈多親至洛陽,在步斐麵前流下心酸的淚水。
“哭什麽?”
步斐滿是無奈地問道。
“步大人。”
摩訶羅闍·笈多委屈道:“明明笈多才是大漢最早的臣國之一,憑什麽條支可以先歸附大漢的統禦,我也想修行,我也想長生久視啊!”
“這事。”
“禮部說了不算。”
步斐安撫道:“年關,你便在洛陽住下吧,還有幾個臣國之王來洛陽覲見陛下,若爾等有什麽想法,便早些擬寫國書!”
“諾。”
摩訶羅闍·笈多眸子頓時一亮。
有的商量就好,他們還有機會修行。
“嘖!”
步斐望著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
大漢可以允許臣國,徹底化為大漢之土。
可這一切,都需要大漢完成最終的變革,將變革路上的弊端,轉入臣國之內,才能並天下於一統啊!
所以,摩訶羅闍·笈多的修行之路,注定極為漫長,隻希望能多活幾年,等到大漢真正同意歸治那一天。
摩訶羅闍·笈多不是唯一一個來洛陽的臣國之王。
年關之時,諸國之王覲見,呈遞自己的國書,請求大漢收己國之土,徹底統禦天下,可謂是人心所歸之事。
隻不過,劉牧以條支於大漢征討羅馬有功,僅是特許之事拒絕。
眾臣國之王黯然神傷之際。
神武十一年,隨著新政而來。
同月,劉牧勘定飛升之階的神人之境,謂之第四候,第五候。
第四候,煉身成氣,氣繞身光,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諸靈侍立。
當邁入第四候,神光璀璨,生死自由,夜不能遮目,連山河之靈都要侍立一旁,聞候神人之令。
第五候,煉神合體,移山竭海,力動乾坤。
當邁入這一步,大漢的將士,可以不借氣運,真正的回山倒海,隻手撼天。
“皇叔。”
“我的小說又落後了。”
六月初二,劉婉神情失落的邁入天祿閣。
劉牧搖了搖頭,翻看著對方遞上的草稿,淡笑道:“未來,並非一成不變,話本小說,終究是話本小說,你所寫何嚐不是另一個世界的大漢,不必糾結可以望見的未來。”
“嗯。”
劉婉重重的點了點頭。
劉牧在其草稿的末頁寫下一首詩,淡笑道:“這草稿留下,擇日我讓國子監行校勘,印刷之事,你該把自己的未來放在修行之上了!”
“省得。”
劉婉嫣然一笑。
大漢,擁有璀璨的未來。
五十年的昌盛,百姓都可以看見。
所以,她書中所寫,隻能當做另一個世界的大漢,何須繼續去糾結。
“可有心上人?”
“父皇,催了好幾次了。”
劉牧望著對麵的身影,不知不覺曾經詢問自己是否有名字的孩童,都已經變得芳澤無加,鉛華弗禦。
“還未有。”
“我又不著急。”
劉婉眼眸有些失落的低下頭,說道:“皇叔,我可以帶著協弟,去南王都看望兄長嗎?”
“可以。”
“早去早回吧!”
劉牧微微一笑,說道:“記得帶一些洛陽的特產,另外在潁川買一些東西,南王妃是潁川人!”
“婉兒記得。”
劉婉連忙抬起頭,欣喜道:“我這便去準備,等回來便好生修行,爭取年前修入第五候巔峰。”
“去吧。”
劉牧點了點頭。
真人三候,大漢入境界者極多。
可神人二候,已經到了一個門檻,隻有極少數人才邁入。
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定下至人二候,恐怕短時間內,隻有寥寥幾人才能邁入。
不到五十年的時間,究竟有多少人可以修行至七候境巔峰,還未可知。
但可以篤定,大漢的敵人,是更強大的神。
而不是這個世界,僅借降諭之念攜帶些許神力的偽身之神。
“皇叔,婉兒先走了。”
劉婉起身鄭重一禮,轉身之際紅了眼眸。
修行,將是大漢未來的路,連宗室之人都不會例外,當她的小說刊印販賣之後,真不知用什麽理由打斷修行,前來大業宮看望皇叔了!
“典韋。”
劉牧目光垂落在草稿紙上。
最終揭開第一張,將扉頁之語抹去,重新寫了一句話。
“陛下。”
典韋從門戶外走進來,臉上掛著一貫的憨厚笑容。
“送去國子監。”
劉牧把小說草稿遞過去,沉聲道:“責令國子監,勘校之後開始印刷製書,販賣於各州,所獲錢財按照律法所得,送入萬年公主府。”
“諾。”
典韋捧起小說草稿肅然應喝。
這本小說,劉牧幫助劉婉改了數次。
這次,不再修改,而是直接送入國子監勘校。
蔡邕,盧植等人並沒有驚訝,而是勘校文本之後,開始安排人印刷。
“伯喈。”
月餘之後,是夜,盧植為蔡邕推過去一杯茶。
“嗯?”
蔡邕放下手中的毛筆,笑問道:“子幹,你這是何神情,莫不是覺得自己年輕幾歲,還是第四候的修士,想要重新參軍入伍,為大漢征戰?”
“不是。”
盧植搖了搖頭。
蔡邕頓時鬆了口氣,說道:“那便好,此次大漢擴軍,隻有王師,五府擴充了軍製,餘下都是僅擴軍而已,而且自從護商司成立,王師十八萬軍卒,還有四萬沒有定論,你要是參軍入伍,恐怕隻能做一個王師之將,或者護商司丞!”
“吾從古史來。”
盧植放下手中刊印而製的小說,說道:“此書,內裏五十載時光,萬年公主都未曾大婚。”
“子幹。”
“這與我們無關。”
蔡邕端起茶盞一飲而盡。
他明白盧植想要說什麽,當明天明日開始販賣此書,所有識字的大漢百姓都可能會購買,使得劉婉未婚之事,昭示於天下。
可宗室之事,為人臣子,還是少說話為好。
哪怕他是蔡琰的父親,也不會去幹涉這種事情。
“罷了。”
盧植歎了口氣,抬頭望向天祿閣。
翌日一早。
萬年公主劉婉所寫《吾從古史來》的小說,成為整個大漢,乃至各大臣國熱議之事。
所有人,都想一觀宗室公主能寫出什麽樣的話本小說。
南洲。
大漢南王都。
一處賞風的樓亭之中。
劉婉掀開自己所寫,被勘校後的《吾從古史來》。
扉頁隻有一句話:我叫劉婉,封號萬年,大漢萬年的萬年。
“啪。”
劉婉眼眸一紅。
抬手擦去落在書本上的淚水。
之後,她沒有審閱勘校的內容,而是直接翻到末頁。
她想要看一看,劉牧那一天,到底寫了什麽話作為此書的寄語。
:予天下一杯酒,敬古今未來!
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悠悠輕刃,試問天地?
峰巒如聚,張弓挾矢,
往來無敵,斜陽西照!
一襲戎衣欲提鋒,炊煙嫋嫋終歸處。
諸君,且聽舊時金戈鐵馬,何妨未來龍吟虎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