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
字數:15900 加入書籤
排在最上麵的,自然是考成合格之人。
宋濂這個翰林院當中,年紀最大,資格最老的人,同時也是翰林院的一把手。
考成自然沒的說。
雖然年紀不小了,但卻從不缺勤。
該辦的事兒,也一樣沒落下。
甚至於在自己提出來編撰字典,洪武大典等東西之後。
宋濂這個將近七十歲的人,頗有老夫聊發少年狂之態。
沒事了還熬夜。
果然,七十歲的年輕人,正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好年紀。
翰林醫院的整體工作效率,和之前相比,也是高上了很多。
朱元璋隻覺得,現代這趟神奇的旅程,自己沒有白來。
不然上哪裏能找這麽好的辦法,來讓大家心甘情願的幹活,奮發向上,為大明變好而發光發熱呢?
沒白來,真的沒白來。
上輩子的時候,他這個皇帝就帶頭卷,也要讓底下的人跟著卷。
但是隻靠自己帶頭還不行,沒有相應的製度,事情就不好辦。
現在自己這個當皇帝的,還在帶頭卷,又有了這麽一個製度出來。
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如此向後翻看了一會兒後,朱元璋的好心情,逐漸的沒了。
前麵都是考成合格的。
可到了這後麵,就已經出現了考成不合格之人。
越往後麵越差。
由自己這個皇帝帶頭卷,又弄了這麽一個考成製度出來。
還有相應的績效獎金,用來發放。
多重動作之下,尚且還有考核不合格之人。
那上輩子渾水摸魚,消極怠工之輩有多少,可想而知。
一想到這些人,領著自己開出的俸祿,還不好好幹活,渾水摸魚,帶薪蹲廁所。
朱元璋心裏,就老大不得勁兒。
當朱元璋翻到最後一頁,看到了最後一個人的名字時,這種感覺,直接就來到了頂峰。
眼睛都瞪得有些大,忍不住再次瞅了瞅。
伸手在上麵一個一個的數。
一百零三天!
自己沒有看錯,居然真缺勤了一百零三天!
不僅缺了勤,工作進度,也還從來沒有一個能按時完成的。
分給他的任務到現在為止,完成的不到三分之一。
而且按照考勤表上的記錄來看,這三分之一,還都是後麵趕工趕出來的。
如今眼瞅著就到了年關,還有這麽多的工作沒有做。
又怎麽能完得成?
這它娘的!
朱元璋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自己三令五申,要勤政,不能怠政,又弄了考成法,今年搞出來了這麽大的動靜。
結果這個叫做張世玉的人,卻還敢整這麽一手出來。
這以往沒有考成,這家夥又把事情幹的有多過分?
這是自己大明,反內卷的第一人?
果然,這眾多的官員,都把元朝的壞習氣給帶了過來。
哪怕是自己這麽一個,在曆史上都極其出名的勤政、且殺官如割草的皇帝在。
這些人都還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為。
當真過分!
“這張世玉呢?在哪裏?”
朱元璋出聲詢問?
看到朱元璋的神色變化,就已經知道事情絕對好不了的宋濂,連忙開口道:
“陛下,這……這人今日沒在翰林院,臣已經讓人趕緊去找了。”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翰林院的眾人,全都是低下了頭,不敢說話。
但是不少人心裏麵,已經樂開了花。
那些勤政的人,對於張世玉的這些行為,早就已經極其厭煩。
看不慣。
如今正好撞到了皇帝的手裏,今天看到張世玉倒黴,那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兒。
有考成不太好的人,也同樣在心裏麵感念著張世玉。
若非有張世玉這麽一個神人,在前麵頂著,皇帝的怒火,很有可能會傾瀉到他們頭上。
但現在,有了這麽一個神人在,就算是他們的考成沒有完成。
但和張世玉比起來,也不知道要好到了哪裏去!
不在翰林院?
朱元璋的眉毛擰了起來。
都已經臨近年關了,工作進度隻完成了三分之一。
結果這個時候,都還不在翰林院?
這是想要幹什麽?
這是欺負自己的刀不利嗎?
還是覺得自己太好說話了?
“哪裏去了?這人缺勤缺那麽多,平日裏都在幹些什麽?”
朱元璋的聲音裏,毫不掩飾他的憤怒。
“回稟陛下,這張世玉此人,時長告病假。
不過……不過此人,大多時候不是真有病。
而是幹別的事情去了。
據臣所知,此人熱衷於講學,下棋。
每日樂此不疲。
這個時候要麽是在和人下棋,要麽便是去講學了。”
宋濂直接把他所知道的,張世玉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的說給了朱元璋聽。
攤上張世玉這麽一個下屬,宋濂也同樣是覺得倒黴。
對於這麽一個人,他也早就看不慣了。
這個時候被皇帝給碰到了,最好不過。
“宋先生,這張世玉如此作為,你就不管嗎?”
朱元璋很氣,在現代,他見過很多摸魚的人。
不過,很多能把本職工作,給糊弄的差不多。
結果這家夥倒好,本職工作都不幹了。
就它娘的成天去講學下棋。
這算什麽玩意兒?
連帶著對宋濂說話之時,聲音都變得不再客氣。
宋濂見此,暗叫一聲苦。
自己果然被這家夥給連累了。
“陛下,臣曾多次對其進行警告。
可此人不聽,依舊我行我素。
他的病假,臣這邊就批了兩次。
至於剩下的,都是他請了假,臣這裏不批。
但此人卻不管這些。
不管臣批不批,他隻要遞了假條,就會不再前來。
想走就走。
臣對此等人,也同樣格外生氣。
隻是……隻是也有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陛下之前也說了,考成不合格者,最多不過是少一些俸祿。
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才會罷黜。
臣一時間也想不到太好的處罰…”
提起這人,宋濂都覺得滿心無奈。
麵對這種死豬怕開水燙的滾刀肉,他這個當代大儒,都有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在這一件事情上多言。
而是接著在這裏翻看考成表。
有讓人不順心的,就有讓人順心的。
比如名叫丁亮的翰林院待詔,雖隻是一個小小的九品官。
卻讓人非常順心。
官職小,但是活是真的沒少幹,
從開始施行考成開始,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天缺勤。
分配給他的工作,也老早就做完。
而且還次次都是優。
這也就算了,除此之外,他還額外做了很多,本不該他做的工作。
做的事兒,一個人能抵上正常的三個人。
並且每一個都完成的很好。
“丁亮在哪裏?”
朱元璋望著宋濂詢問。
態度和問起張世玉時,有著天壤之別。
“丁待詔,陛下召你。”
宋濂聲音落下,很快就從屋外走進來了一個人。
很年輕,也就三十五歲上下。
“臣拜見陛下,問聖躬安。”
丁亮進來之後,對著朱元璋恭敬行禮。
“哈哈,丁愛卿,上前來,讓咱好好的看看。”
丁亮聞言走上前來。
“你是怎麽做的,怎麽能做這麽多,這般好?”
“回陛下,臣不過是盡了臣的一些本分而已,做了臣分內之事。
也沒有怎麽做,就是每日裏按時來做。
每次臣該做的事兒下來後,就立刻著手去做,不拖遝。
就這樣按部就班的做著,事情便做完了。
臣的事情做完了,也不能閑著。
拿著陛下的俸祿,自然要為君分憂。
做些份內之事。
所以臣便主動找些事兒做。”
“你做這麽多,累不累?”
朱元璋愈發的高興,臉上的笑容不加掩飾。
“不累,陛下日理萬機,整個天下都在陛下肩上擔著,陛下尚且不累。
臣這等微末小官,不過是做了一些最為平常的事兒。
又怎麽會累?更不敢言累。”
“好好。”
朱元璋聞言,臉上笑容更盛。
“看到了沒有?這就是我大明的好官員,也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正是因為有了這你這樣的人在,大明才能蒸蒸日上,事情才有人去做。
你這樣的人,咱必須給獎勵。”
“陛下,臣不過是做了臣的分內之事罷了。
當不得陛下如此的誇讚。
更不敢受賞。”
“你這可不是盡了自己的份內之事,和那些偷奸耍滑,不願做事,屍位素餐,應付了事的人比起來,你這種行為,是何其的難能可貴?
咱為什麽實行考成法?
就是為了讓張世玉這等屍位素餐,大逆不道之人暴露出來。
同時,也是為了讓丁卿這樣的人,不被此等垃圾所遮蔽。
丁卿這次事情,做得如此之好,不獎賞怎麽能成?
不僅考成後的績效,按照該有的標準去發。
咱這裏,還有額外的獎勵。
依照丁卿之能,小小的九品翰林院待詔有些小了。
不符合丁卿所做出來的努力,以及丁卿的才華。
即日起,丁卿便升官吧。
升為七品翰林院編修。”
這話一出口,丁亮滿心激動。
在場的眾人無不豔羨。
翰林院和別的地方不同,洪武朝時,別的部門更新換代很快。
很多官員升遷也很快。
但翰林院是個例外。
因為很清貴,一般都是負責一些文書之類的活。
很少涉及具體的政務。
相對而言,被擼官,被砍頭的人非常的少。
丁亮為翰林院待詔,為九品。在翰林院當中,除了從九品的孔目之外,再沒有比這個低的了。
和七品翰林院編修之間,隔著從八品,八品,以及從七品。
等於說是連升四級。
這升遷的速度不可謂不快。
按照正常的升遷速度來看,至少需要十年,才完成這麽一個跨度。
甚至於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完這個路程。
可結果現在皇帝開了口,直就讓丁亮完成了,這個特別大的跨越。
這些人很多都分外羨慕。
這等好事要是落在自己頭上,那該有多好?
想想就讓人激動的睡不著。
但是丁亮能被皇帝,給如此升遷。
他們很多人羨慕歸羨慕,但也是服氣的。
這丁亮幹起活來,確實非常的可以。
考證法實行以來,丁亮是真沒閑著。
以前的時候幹活就很拚,考成法實行之後,就越發的拚了。
以往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覺得丁亮傻,也覺得有這樣的人在,當真是一件大好事。
有他在,很多人都能變得比較輕鬆。
可是現在,他們很多人的想法,都變得不同了
早知道皇帝,會在臨近年關之時,來到這邊親自當眾來看考成表。
且皇帝還如此這般舍得下本錢。
居然一下子給這麽多。
那他們就算是累死,也必須好好表現。
辛苦大半年,省去了十幾年之功。
這事兒如此之劃算,又有幾人不羨慕?
但可惜,這個時候羨慕也羨慕不來。
不過卻也有人暗中做好了準備。
今年雖然已經晚了,沒了頭籌。
但是依靠皇帝的性格,以及這考成法繼續施行。
等到明年,考乘法肯定還會繼續。
隻要好好做,到了來年未必就不能被皇帝,把自己的努力看在眼中。
而後給出一些獎賞。
有的人,則無比懊惱。
早該想到的啊!
依照而當今皇帝的性格,弄個考成法出來。
在第一年裏,肯定會狠抓。
若是抓到機會,很有可能會被皇帝立個典型。
這就像是千金買馬骨一樣
太失策了!
原本隻以為這丁亮傻,現在看來,這家夥才不傻。
再沒有比這家夥更聰明的了。
朱元璋將眾人反映收入眼中,暗自點頭。
對眾人的這個反應,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正是他所想要的結果。
考成法如今不過是剛剛推行,今後的路還遠著呢。
那麽在考乘法推行的第一年,他這裏有必要,做出一些事情來。
不僅和績效掛鉤,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拔出一些典型,立一些榜樣來。
讓眾人都看看,好好幹活是有前途的。
忠心任事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隻要好好幹,那不僅僅是俸祿可以多領。
今後升遷之時,也同樣優先考慮。
今後大明不僅僅需要熬資曆,同時更要讓政績,讓能力來說話。
誰能幹出成就,誰能做事,那麽朝廷這邊就獎勵誰。
誰要是不好好幹,不僅僅俸祿領的少,還會有懲罰。
有獎有懲,把自己需要什麽樣的官,明確的給說出來。
那麽必然會激勵一部分人,好好的去做事。
保證上升渠道的暢通,以及正常健康的運轉。
那自然而然會有許多人願意如此做。
喜歡溜須拍馬的人有,喜歡鑽營的人也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有忠心任事,勤勤懇懇做事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提倡,應該鼓勵。
對於那些溜須拍馬,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需要懲戒。
如此,才能讓官府的效率進一步的提高。
更好的革除元朝留下來的弊病。
讓新生的大明,擁有一個配得上它的,效率高的官府機構。
“陛下,臣不過做了一些分內之事。
就能得到陛下如此恩典。
臣受之有愧。”
丁亮拜伏於地,極為激動。
當即就決定了,今後要更加用心做事兒。
要對得起陛下,對自己的這麽大的恩遇。
朱元璋親手將他給扶起來了,
並讓他站到自己的身邊,以示恩寵。
這樣的一幕,看的翰林院當中的很多人,眼珠子都紅了。
恨不得把丁亮給擠走,讓自己站在這裏。
這等事要是落到自己頭上,那該有多好啊?
丁亮這家夥,這次抓到機會一飛衝天了。
翰林院裏,還從來沒有人,有這等待遇。
很多人都下定了決心,接下來一定要好好幹活。
而接下來,翰林院這邊的事兒也特別的多。
皇帝將要編撰字典,以及洪武大典的消息已經是傳開了。
接下來,有他們表現的時候。
“回來了,回來了,找到了!張修撰回來了!”
就在此時,外麵有顯得欣喜,又激動的聲音響起。
卻是張世玉回來了。
聽到這樣的動靜,很多人都不由得精神一振。
知道今天的重頭戲來了,就連宋濂,都同樣是精神大振。
對於張世玉,他同樣早就看不慣了。
想要將之給趕走。
這一次,這家夥撞到了陛下手裏,這下子有他好看的了。
話說,為什麽張世玉此人辦事不行,分配的任務經常都做不了。
而宋濂,還要讓人正常的給他分配任務呢?
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借助考成法,在今後,將其給趕走。
讓其受到懲罰。
如今,陛下居然提前來到了這裏,親自過問考成法。
看到了張世玉幹出來的這些事兒,且張世玉臨近年關還敢肆意妄為,不來翰林院做事,被皇帝抓個正著。
正好是遂了他的心願。
有些事兒他不好做,但是上位來做就不同了。
朱元璋的一張臉,頓時就沉了下來。
再沒有了方才麵對丁亮時,那滿臉是笑的模樣。
太子朱標,同樣也是滿臉嚴肅。
沒有人喜歡張世玉這等人
“臣張世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張世玉來到這裏後,直接就對著朱元璋和朱標二人跪了下來。
話說,按照他們的官職,平日裏一般是不需要對朱元璋行此大禮的。
見皇帝不用跪。
但是這一次,事情明顯不同。
張世玉已經知道,皇帝來翰林院都幹了什麽事。
自己的活幹的怎麽樣,他心裏麵有數。
按照他原本是的打算,要是皇帝不來,他這裏考成雖然不過。
但……皇帝不是說了,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才會罷黜。
那他這裏,自然而然也沒有必要太慌。
等到明年時,好好的幹活,完成考成也就是了。
再說,今年完不成考成的,肯定不止他一個。
到時候,各個衙門的考勤表,匯集到一起。
皇帝就算是比較憤怒,對自己等人有些懲罰,但有那麽多人在,也不會太嚴重。
可誰能想到,皇帝不按常理出牌,如此不講武德。
突然間就一反常態,直奔翰林院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心中肯定慌。
在沒有對別的部考成的情況下,先來這裏看,那他可就顯得比較顯眼了。
自己……還當真是時運不濟!
也是朱元璋這家夥,不按常理出牌,罪不在自己。
心裏麵想是這麽想,但這個時候,態度一定要放端正了。
他的麵色有些發白,說話有些氣喘。
這是一路急匆匆前來,給累了了。
“你就是張世玉?”
朱元璋開了口,聲音顯得很冷。
“回稟陛下,臣是。”
“來!好好看看,你都幹的什麽事?
考成法是今年五六月份才正式開始實行的,距今也不過一百八十天左右。
而你,卻缺勤一百零三天。
你來告訴咱,你是如何做到的?”
“回稟陛下,臣……臣身子骨弱,容易生病。
臣這些請了病假……”
張世玉要努力的為自己辯解一番。
生病,就是最好的一個借口。
“你身子骨弱?咱怎麽不知道?
咱聽到的,可和你說的不一樣。
你請的病假,隻有一共十天。
其餘的是你自己不來。
你請病假是病了嗎?你是去講學,去下棋去了!
去博你的好名聲去了!
這個時候和咱說你身子骨弱,咱可去你娘的吧!”
朱元璋直接罵出聲來。
分外不客氣的。
對於這樣的人,他本身就厭煩了。
如今又是為了抓典型,給眾人看。
那在這個時候,自然而然也就更沒什麽好臉色。
張世玉被朱元璋罵的跪在地上不敢抬頭,也不再分辨。
事已至此,他也確實沒有什麽好分辨的。
雖然這次皇帝提前來,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和他之前所想,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但他之前既然已經決定這麽做了,那就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事已至此,多說多錯,少說少錯。
既這樣,那就不說了。
讓皇帝自己說吧。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按照皇帝之前公布的標準,自己也不過是俸祿減半而已。
大不了今年的俸祿都不要了,那也無妨。
皇帝並不能真拿自己怎麽樣。
“你這狗東西,根本不配在翰林院當中任職!
更不配在這裏領咱的俸祿!
從今天起,便滾出翰林院,再不許擔任官職!
杖三十,全家發配北方為民!”
朱元璋滿是厭惡的望著張世玉,說出了對其的懲罰。
張世玉聞言,瞬間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