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砍到讀書人的命脈上
字數:12445 加入書籤
武英殿內,晉王朱棡向自己父皇,表達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
他說的已經很委婉了。
實際上在他看來,若真的按照自己父皇所說的這些來做,何止是會炸鍋?
簡直是炸的不要再厲害!
自己身為自己家父皇的兒子,和自己家父皇關係,自不必多說。
肯定會無條件的站在自己家父皇這邊,支持自己家父皇。
可哪怕是這樣,此時粗略的看了一下這幾本書,又知道了自己家父皇作何打算後。
都忍不住的為之心中震顫,發懵,有被父皇準備做的事情給驚到。
隻覺得父皇要幹的事兒,有些太過於離譜了。
完全超出了人之所想。
就更不要說是別的人了。
別的人,得到這麽一個消息,反應肯定會更加的強烈。
他可太清楚,這眾多讀書人對於學問上麵,是有多麽的保守。
相互抨擊,打擊別人抬高自己,這些都是最為常見的手段。
很多讀書人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特別特別的排外。
尤其是涉及到了道統之爭時,更是如此。
各種手段齊出,狗腦子都能打出來。
自己家父皇,自從登基以來,在文化上麵也有著多重的動作。
比如,開科取士一次後,就又立刻停了被宋濂等天下讀書人心心念念,所想著的科舉。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恢複。
再比如,去年時把高啟這個在江南文壇當中,久負盛名的人給斬了。
再比如,今年推行漢語拚音,同時定下以北方口音為準的官話。
而後,又推行簡化字……
這一刀刀的下來,可謂是都砍在了無數讀書人的命脈上。
砍在了他們極為在意的事情上。
能一直這般,壓著眾多讀書人,把這些事情給推行下來。
可以說,全靠自己家父皇的威望,還有各種手段。
不然,絕對會鬧騰出極大的事情來。
如果說這些,很多讀書人勉強還能忍耐。
可在接下來,自己家父皇要幹的事,那就捅了無數人的肺管子了。
會讓許多人都炸毛。
算術在自己家父皇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國子學裏上桌吃飯。
已經令許多人不滿。
而算術上桌吃飯,還有著一些曆史淵源。
畢竟早在唐朝等時代,算術就挺重要。
官方學府當中就教授算術,
且在科考當中,也同樣有算術的一席之地。
因此,哪怕是後麵自己家父皇,弄出了數字,還有算術啟蒙這等高深的算術書。
很多士人的反應雖然大,但也終究有個限度。
沒人敢在這件事情上,徹底的撕破臉皮,弄出諸多的事情來。
可是現在,自己家父皇所幹的事,卻和之前的那些,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農書,畜牧養殖,還有這物理……
這都是些什麽東西?
又怎麽能把它們弄到的國子學裏,讓它們來上桌吃飯?
這等事兒不要說是做了,隻要一些消息傳出,就必然會令得群雄洶湧。
自己家父皇,在文化等上麵所進行的一係列的改動,長期以來所積蓄下來的眾多不滿。
都會在這個時候,來一個集體的總爆發。
很大的可能,會借助這一次的事,一下子鋪展蔓延開。
真要如此,那事情可就不太好做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老三你說的很對。
這事兒咱要是幹了,肯定會炸鍋,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
無數的士林中人,將會就這個事兒,進行一個瘋狂的反撲。
通過各種的方式,來表達對這些事的不滿。
很多人,並不是單純對於這件事不滿。
而是想要借助這個機會,把對咱的各種不滿都給表現出來。
就這個事兒,好好的和咱論一論。”
朱棡聽了自己家父皇的話,並不覺得意外。
自己家父皇要是不知道這些,那才是怪事兒。
“但是咱不能因為這些人學驢叫喚,就有所停止,有所退縮,就不幹這事兒了。”
“父皇,這……東西很重要?”
朱元璋點頭道:“自然重要,我大明是一個農業大國,以農為本。
從最底層一直到咱這個當皇帝的,可以說都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事。
無數的人,都是被土地供養著。
多少人從土地上討生活。
沒有土地,沒有土地的產出,大明就會轟然倒塌。
老三,還記得在皇陵時,咱與你們說,為什麽王朝都超不過三百年?
為什麽三百年,就像是一個無形的門檻一樣。
讓那麽多的王朝,都邁不過去?
咱當時給你們留了作業,後麵一直沒問。
你不妨在此時與咱說一說。”
朱棡聽到自己家父皇這話,微愣了一下。
這事兒,自己家父皇還記得?
這是父皇給自己兄弟幾個,布置的作業。
這個時候,咋就單獨問起自己一個人了?
單獨對自己進行考核?
這是他心裏麵生起的第一個念頭。
繼而又有諸多的念頭隨之升起。
二哥和老四這個賤人,都不必多言。
讓二哥考慮這些東西,那是純純的難為二哥。
老四這個賤人,帶兵打仗,弄些冒險的事是一把好手。
可論起這些,也同樣不行。
所以,父皇就直接把他們略過了,來問自己。
至於說大哥,大哥和父皇基本每天都見麵。
隻怕早就已經把他所想的答案,告訴了父皇。
對於這件事兒,晉王朱棡,印象極為深刻。
初次從自己家父皇那裏得知,居然沒有一個王朝超過三百年時,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再加上自己家父皇又說了,今後還會找自己等人詢問。
他就一直有所留意,也進行了諸多的思考。
“父皇,孩兒覺得,王朝超不過三百年,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貪官汙吏橫行。
眾多貪官汙吏,上欺朝廷,下欺百姓,欺上瞞下,作惡多端。
手段殘酷。
他們做出來的惡,都會讓眾多百姓,一筆一筆的算在朝廷的頭上。
當貪官汙吏越來越多,當越來越多的百姓遭受不公,活不下去。
就會導致很多百姓,要麽隱匿山林,要麽揭竿而起,進行反抗。
推翻上一個王朝,建立新的秩序。
而新建立的王朝,大多才開始的時候,吏治都是比較清明的。
就如同父皇這般,雄才大略的開國之主,嚴厲打擊貪官汙吏,毫不留情。”
朱元璋聽了晉王的話,點了點頭。
示意朱棡繼續。
看得出來,老三回來後對這些事情,是認真的去想了。
並沒有把自己之前的交代當成放屁。
“還有就是朝廷,以及各級官府索取無度,橫征暴斂。
不顧百姓死活。
比如,有些地方出現了災情,朝廷不僅不賑災,甚至於還會有很多官府,還要繼續收取賦稅,甚至於變本加厲的征收。
也會令無數百姓活不下去。
從而導致國家衰亡。”
朱元璋點了點頭。
朱棡還想要說,話到了嘴邊,看了看他父皇之後,卻又咽了回去。
顯得有些遲疑。
顯然是他所考慮的一些事,講出來不太合適。
朱元璋又豈能看不出來,自己家老三是一個什麽意思?
這件事,本身就比較敏感。
那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會得出一些比較敏感的結論,也再正常不過。
“老三,隻管說,咱們父子之間沒什麽不能說的。
而且,這事隻是單純的去討論,為什麽沒有王朝能超過三百年的原因。
這是一個學術問題,不牽扯其他。
再說,很多事兒它本身就存在。
並不是說,不去講它就不會發生了。
與其這般的自欺欺人,反倒不如將之提出來,並積極的去想辦法找原因。
說不定能夠想到一些辦法,來對此進行解決。
這反而是好的。”
聽了自己家父皇的話後,晉王朱棡不再遲疑。
當即便開了口:“父皇,孩兒覺得,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皇帝。”
說了這話後,還偷偷打量了一下自己家父皇的神色。
見到自己家父皇,神色沒有什麽變動,果然如同所說的那樣,在這些事情上沒有什麽忌諱。
當下便接著開口。
“各個王朝開國之時,開國君主都是有本事的。
是實打實的拚殺出來的。
沒有足夠的本領,也當不了皇帝。
他們的能力毋庸置疑,都有過人之處。
這種親自拚殺出來的人,當皇帝時,肯定能鎮得住局麵。
會做出諸多好的政策來。
讓國家變得很好。
可是,後麵的那些皇帝就不成了。
他們的皇位,不是自己親自打拚出來的,而是通過繼承得來的。
生於深宮之中,各方麵的能力,和開國皇帝都沒得比。
當然,孩兒並不是說,每一個後麵的皇帝都不行。
而是說,整從整體上來看,大多數後麵的皇帝,都比不上開國的皇帝。
在一個王朝中後期的時候,出現昏君的幾率可就太大了。
甚至於有很多的皇帝,根本就是一個小孩子。
有的隻是幾個月的嬰兒。
這樣的皇帝又能幹什麽?
政務這些,必然操縱於諸多權臣之手。
這樣的皇帝當政之時,肯定不能做得很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無能的皇帝,昏君暴君。
他們在位時,對於整個國家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災難。
皇帝為一國的首腦,有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當皇帝的可以,自然也能夠帶領整個國家變得更好。
讓很多人從中受益。
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亡國之事。
皇帝不行,危害很大。
比如秦二世胡亥,比如隋煬帝楊廣。
他們的父輩,給他們留下來的基業,不可謂不厚。
江山不可謂不穩。
尤其是楊廣。
可結果隋文帝去世後,正蒸蒸日上的大隋,愣是被楊廣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搞得民不聊生。
百姓活不下去。
逼的到處都是起義之人,亡了國,丟了天下。”
朱元璋點了點頭,肯定了自己兒子的這些說法。
並示意自己家兒子繼續。
“父皇,孩兒說後麵的皇帝比不上開國皇帝,除了本身能力等各方麵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方麵,那就是權勢了。
開國皇帝,那都是實打實打出來的。
就算不是打出來的,能成為皇帝,也必然會有著極高的威望。
有著無數的人,衷心於聽他的話。
很多驕兵悍將,在開國皇帝跟前都驕不起來。
開國皇帝去世了之後,後麵的皇帝繼位。
對於很多開國臣子而言,新登基的皇帝,就是他們的子侄輩。
從心理上麵,就會對其進行有所輕視。
皇帝的權力,將會大打折扣。
做事情的時候,肯定沒有開國皇帝那般的順暢。
而且,開國之時可以說是很多東西,都重新打碎洗牌。
是新的開始。
很多事兒,都是在廢墟上麵進行重建。
做起來自然容易,沒有那麽多的掣肘。
可是,一個王朝存在的時間越長,那各種利益團體也會越來越多。
各種團體,有著他們各自的需求。
權力也會隨著王朝的延續,而不斷的發展壯大。
他們的權力大了,屬於皇帝的權力也就變小了。
後麵的皇帝,想要做上一些事兒,也會更難。
會有無數人出來,對皇帝進行行抵製。
尤其是涉及到他們的利益時。
這個時候,皇帝想要把一些事給辦成的難度,將遠遠超過開國皇帝。
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與各方進行扯皮,進行爭鬥。
要甚至於是妥協讓步。
付出諸多的精力,還有努力,才能取得很小的一步。
甚至於,在各種勢力的反撲之下,還能把皇帝的好意,給變得麵目全非。
本來是惠民的,卻被各種人給弄成了殘民,害民。
所以孩兒說,在王朝超過三百年的這件事情裏,皇帝的因素也同樣很重要。”
說完這話,朱棡心中有些忐忑。
畢竟自己方才所說的這話,裏麵有很多,可以說都是犯忌諱的。
也就是自己家父皇,向自己問起。
自己才會就這個事兒,進行一番的談論。
不然這些話,他很多都不會往外說。
就算是說了,也不會說的如此直白。
可就算是這樣,他的說完後心裏麵也有些忐忑,有些拿捏不準。
怕惹到自己家父皇不開心。
讓父皇對自己,有著一些別的看法。
“好。”
朱元璋拍手稱讚。
望著朱棡滿是讚許。
“不愧是咱家老三,說的不錯。
看得出來,你在這件事上是真的用心了。
你的很多考慮都很不錯,不用心,可說不出這樣的話。
你能把問題給說到皇帝上麵。
以及開國之後,一個王朝之中存在諸多利益團體,會和皇帝之間相互扯皮,形成層層阻力。
說明你的見識很到位。
哈哈,咱就說咱老朱的兒子,必定不凡!”
朱元璋很是開心,對自己家老三大加讚賞。
聽到朱元璋的話,晉王朱棡那悄悄提起來的一口氣,也一下子放鬆了下來。
還好還好,自己家父皇,真的不會因為自己所說的這些,而對自己有什麽別樣的看法。
“父皇,這些都是孩兒的一家之言,屬於小兒輩的見識。
有說有不對的地方,還請父皇您指教。
是這些是孩兒的胡言亂語。當不得真。”
朱棡又找補了一句。
朱元璋道:“這可不是胡言亂語,很多都是真知灼見。
在你這個年紀,能夠看到這些,已經特別的不容易了,很優秀。”
聽得到自己家父皇的讚賞,朱棡的身子,都不自覺的挺直了不少。
雖然嘴上說的謙虛,可實際上他和老四等人一樣,對於自己家父皇的誇讚,也都非常的在乎。
“你這次的事,說的很不錯,但在咱看來,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沒有說出來。”
聽到朱元璋這話,晉王朱棡為之愣了一下。
有被自己家父皇所說的話給驚到。
這……這不應該啊!
自己都已經把皇帝給說出來了,父皇居然還說自己沒有說到根子上,
有根本原因沒有說出來。
這根本原因,不是皇帝嗎?
除了皇帝外,還有什麽能比這個更根本的?
“父皇,這……孩兒的愚蠢,孩兒能夠想到的原因,也就隻有這些了。
想到的其餘的,都是一些細枝末節。
和這些比起來都差得遠。
請父皇賜教。”
朱棡直接向他父皇,問起了最終的答案。
實在是自己家父皇所說的話,太過於出人意料了。
對於王朝三百年規律這事,今日他所說出來的這些,是他絞盡腦汁,並查閱了諸多資料,才得出來的。
除此之外,再想不出來還有什麽,更為根本的原因。
聽到自己家兒子的話,朱元璋點了點頭。
自己家老三,能想到這些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根本原因沒有想出來,倒也不必太過於意外。
想不出來才正常。
能想出來,才是真給自己了一個大驚喜。
不僅是老三,連自己家標兒在此之前,也沒有想出來。
這事都已經過去一年了,老三也沒能想到根本原因。
想要再讓他往更深處去想,找出這件事的根本原因,顯然已經是不可能。
當下朱元璋便準備,把這件事的根本原因,說與自己家老三知道。
“既如此,那咱就說給你。
你聽一聽,是不是這麽一個根本的原因,才造成王朝超不過三百年。”
聽到朱元璋的話,晉王朱棡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