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37度線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A+A-


    我國沒有飛行俱樂部這樣的組織。
    沒辦法,我國現如今的條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私人飛機。
    所有的飛機全是國家的。
    既然走不了群眾路線,那就走精英路線。
    現如今的國家,畢竟已經不是草台班子了。
    空軍航空兵學校,每年招生的飛行學員,隻有幾百人。
    沒辦法,未來飛機越來越先進,對於飛行員的要求自然也就越來越高了。
    再加上,張浩了解未來的世界局勢,朝鮮戰爭後,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百萬級的兵團對戰的戰爭了,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培養太多的普通飛行員,幹脆集中力量幹大事,把所有招收的飛行員,向著精英的方向培養。
    雖然現如今殲2還是我軍的主力飛機,但實際上,自從48年年底以後,殲2戰鬥機便已經停產了,我軍的空軍,除了保留少部分改造成教練機,用於新飛行員的訓練之外,剩下的飛機,能賣的,盡早就賣掉得了。
    張浩預計,52年年底之前,我軍完全把殲2戰鬥機退出現役。
    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將以殲4為主力,如果有可能,還會裝備部分更先進的其他飛機。
    這便是未來空軍的發展方向了。
    可以預見的是,因為我國廣袤的國土麵積,以及周邊地區的形勢安全,我國必須長期保有一支規模龐大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人民空軍。
    總體的各型號飛機的需求量,最少在25003000架左右,合格的飛行員至少需要長期保有四千名以上。
    而且,實際上,除了這些現役飛行員之外,在49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國便是成立了國資的民航公司。
    如今,這家民航公司,已經在雄安、北平、太原、沈陽、上海、西安等幾十座大城市修建了民航機場,用於民用航線使用。
    而很多退役的部隊飛行員,也都進入到了民航公司任職,未來,還會開放民間航校,用於培養專業的民航飛行員,而民航飛行員,未來也將是我軍空軍飛行員的一個蓄水池。
    說完飛行員的事情,咱們書歸正題,繼續第三次戰役。
    麵對我軍的猛烈進攻,僅僅兩天不到的時間,聯合國軍開始全線撤退。
    51年1月1日元旦當天,中朝人民軍隊解放漢城。
    1月3日,各部隊渡過漢江。
    1月6日,我方軍隊占領水原、利川、驪州、原州一線。
    而到了此時,敵軍已經完全撤至三七線附近。
    張浩有腦海之中的地圖,所以,他看的很清楚,美軍從本土調集的部隊,已經在三七線附近進行集結,同時,通過偵查人員的匯報,聯合國軍在37線附近修築了大量的地堡工事。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工事絕對不是普通的炮火能夠轟開的。
    而事實也是如此。
    我軍122毫米榴彈炮和152毫米的重型榴彈炮,通過嚐試後,都無法對聯合國軍的地堡工事造成太大的損傷。
    而此刻的聯合國軍,自從退至37線附近以後,便是開始以逸待勞,坐等我軍對其發動進攻呢。
    麵對如此形勢,張浩果斷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部隊原地開始構築工事,並進行休整。
    很顯然,美軍的意圖很簡單,他們想要借助三七線,作為其主線陣地,利用這些工事,進可攻,退可守。
    然後,從一月份開始,誌願軍也是效仿美軍,開始在三七線朝鮮一側,修築各種工事,以阻擋美軍的進攻。
    很快,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雙方在三七線附近,時常發生交火。
    雙方的陣地,相隔大約十公裏左右,中間有一些山頭,也不知道是不是中美雙方的默契,就這些山頭,雙方開始了爭奪戰。
    總之,現如今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都在等待破局的時機。
    美軍的優勢是空軍,但現在空軍根本不敢輕易出動,隻能固守陣地。
    而我軍方麵,此刻也是如此情況,雖然現如今占據優勢,但想要打下三七線,必然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可是,就算是付出了代價,結果就一定是好的嗎?
    一動不如一靜,大冷天的,算了吧。
    隻不過,相對於張浩的無動於衷,朝鮮方麵的一些人,卻是開始頗有微詞。
    對此,張浩隻是一句話,就把那些人懟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你行你上!”
    把戰線控製在三七線,是一個比較符合張浩設想的情況。
    如果以現有控製範圍劃分國界的話,朝鮮的國土麵積,大約能夠達到14.8萬平方公裏,而韓國的國土麵積,則是7.7萬餘平方公裏。
    總體算下來,朝鮮幾乎快是韓國國土麵積的兩倍了。
    不過,考慮到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而南方地區則多為平原為主,總體算下來,雙方的可耕種土地的麵積,倒是相差不大。
    再算人口,朝鮮半島的人口,主要便是集中在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根據48年統計的數據,三八線以北區域,總人口約為900萬?人,而三八線以南區域,則是2100萬人。
    而如果換成37線的話,那麽37度線以北的區域,總人口大約有1400餘萬人,37線以南,則是有接近1600萬人。
    沒辦法,自古以來,37度線38度線之間,便是朝鮮半島的膏腴之地,人口數量眾多。
    實際上,37度線,本身便是全世界人類文明薈萃和文史勝跡聚集之地。
    也因此,僅僅是這37度線至38度線之間的大約2.4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便是生活著足足超過500餘萬人口。
    就這般,雙方便是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對峙。
    中間時不時的還會發生一些搶奪山頭的交火事件。
    但整體,雙方都是陷入到了安靜之中。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破局前的靜謐罷了。
    等待靜謐被打破後,便是更加慘烈,規模更加龐大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