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抵達三十六度半

字數:3611   加入書籤

A+A-


    戰役從3月1日早上八點半開打,當時間來到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僅僅不到十二個小時,26軍已經傷亡超過萬人,其中,直接陣亡的,便有近三千人。
    26軍雖然是東部戰區的王牌部隊,但和中部戰區的五大兵團下屬的十五個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26軍滿編的情況下,隻有不到四萬人。
    如今,僅僅一天的時間,便是傷亡超過了四分之一,也就難怪張仁初會變成這樣了。
    此刻,26軍的電報員被其看的身上直發毛,立刻便是轉身到電報前向誌司發報!
    收到26軍的電報後,張浩眉頭一皺。
    “再電,我不需要他們堅持,讓26軍立刻移交陣地,這是命令!”
    說完,張浩也是明白張仁初的想法,口氣軟了一點說道:“另外發報,後麵有的是機會呢,我不管他現在什麽想法,為了勝利,他必須先把陣地進行移交!”
    電報員做完記錄後,立刻將電報分成兩份,發給了26軍。
    最終,26軍在打退敵人的進攻後,懷著萬分的不甘,將陣地移交給了51軍。
    26軍負責防守的陣地,是美軍重點進攻的陣地。
    美軍為了拿下陣地,出動了超過五百門大口徑火炮,更是有數萬的地麵部隊和上千輛裝甲車和坦克輔助進攻。
    這個陣地的防守壓力極大。
    而負責對這處陣地進攻的,則是美軍新組建的第十軍軍長詹姆斯·奧爾沃德·範佛裏特。
    是的,就是那個範佛裏特彈藥量的範弗利特。
    為了此戰,美軍完全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想法。
    炮彈跟不要錢一樣,僅僅從上午八點半到下午五點,這不到九個小時的時間裏,美軍已經傾瀉了近八萬發炮彈了。
    平均下來,每門炮已經發射了超過150發炮彈。
    而且,範佛裏特此人,絕對是也是一個難纏的對手,原時空的範佛裏特,在防守時,強調拉開距離,不斷用火力打擊誌願軍的進攻矛頭,轉入進攻時,強調大膽穿插,竟然一日內分兵13路突入中朝方麵縱深達80100公裏,搶占渡口和製高點,造成中方整個戰線的動搖。
    在這一次,其也是多次想要使用穿插戰術,讓部隊深入到我軍的縱深之中,但因為張浩的緣故,他的每次分兵,都被張浩安排了部隊應對。
    使得其戰術一直沒能有效實施。
    說實話,範佛裏特遇到張浩,算是遇到對手了。
    被動防守,當然不是張浩的性格,在第四次戰役開始的第一天,張浩雖然在安排部隊防守,但實際上,也是在找尋敵軍的防禦弱點,準備找機會直插敵後,抄敵軍的後路。
    在防守之際,張浩也在安排對美軍的陣線發起反擊。
    張浩在3月1日下午時分,安排第39軍對安城發動進攻,同時安排40軍對長湖院發起進攻。
    伴隨著這兩地遭遇攻擊,果不其然,美軍便是安排沿線陣地的其他部隊,加強兩地的防線。
    但是,這還不夠,張浩開始繼續加力。
    3月2日3月4日,張浩先後調動52軍和54軍,分別加強兩地的攻勢,同時秘密安排53軍接替57軍的防線,把57軍替換出來,和20兵團機步旅一起,隱蔽等待時機。
    這兩支部隊,都是機械化部隊,道路暢通的情況下,一天進軍一兩百公裏,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終於,第四次戰役開始的第五天,也就是3月5日,張浩的殺招終於到了。
    經過張浩腦海中的地圖,張浩已經知道,從午川裏到清州的這六十多公裏的距離,寬度從安城到長湖院這四十公裏的戰場之中,隻有不到五千敵軍在駐守。
    這是絕佳的進攻時機啊。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如此時機,張浩當然不可能放過,估計要不了兩天,等美軍反應過來以後,肯定會向著這裏增兵。
    所以,這裏開放的時間,隻有24小時到48小時,過了這個時間,再想要過去,就困難了。
    當機立斷,張浩立刻命令部隊開始行動,以57軍和20兵團直屬機步旅為先頭部隊,向清州發起進攻。
    這段防線,在短時間內,兵力極度空虛,麵對我軍近五萬機械化部隊上千輛坦克和裝甲車的進攻,完全沒有任何反抗能力,便被直接打穿了防線。
    我軍在突破方向後,向著清州方向快速行進,與此同時,第10軍、第11軍所部,也是迅速向午川裏方向集結,跟隨在57軍的身後,直插敵軍的後路。
    第四次戰役,至此發生了轉折。
    原本是美軍和聯合國部隊在進攻的,經此一役,突然攻守之勢發生了轉換。
    美軍在發現後路被抄了以後,立刻火急火燎的便是安排部隊對清州一線展開救援。
    但我軍的行進速度太快了。
    機械化部隊,如入無人之境,僅僅五個小時的時間,部隊便是已經來到了清州城外。
    這裏已經屬於是北緯三十六度半了。
    至此,美軍設置的37度防線,被我軍徹底打通。
    而我軍總計三個軍,大約13萬人的部隊,突破了美軍的防線,來到了美軍的後方。
    當即,張浩命令部隊,就地構築防線,以抵禦可能到來的美軍攻勢。
    也是好在張浩有先見之明,所有部隊,開始圍繞清州布置防線。
    果不其然,還沒有一天呢,3月5日下午四點多,以韓軍三個步兵師為主,另外包括美軍兩個步兵團的部隊,已經抵達了清州防線外。
    至此,第四次戰役進入到了新階段,美軍連續多日的進攻,化作了泡影,這一下雙方的格局一下子變了。
    我軍越過了37線,並在36度半構築了防線。
    雖然隻是突出部,但這些地方,我軍先後已經派出部隊,完全打通了交通線,可以源源不斷的增兵或者運輸物資。
    對此,美軍隻能暫停對水源和安興等地的進攻,轉而集中兵力,向清州地區的我軍部隊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