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第994章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現在我也能經常給孩子們買點肉吃了,他們正在長個子!”
軍嫂笑眯眯地分享著自己做生意後的情況,蘇念念也為她感到高興。
快要到飯點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攤上的人也多了起來。
蘇念念吃完了牛肉麵主動幫忙,一直到人少了點才打招呼離開,臨走的時候還指了指旁邊的碗筷,“嫂子,你記得收一下!”
軍嫂又忙著煮了兩碗麵,反應過來,這才收拾剛才那個碗。
碗下壓著幾元錢。
軍嫂看著蘇念念已經走出很遠了,把幾元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裏,心裏默默的想著以後有機會了一定要報答她。
來這裏擺攤是蘇念念給她出的主意,他想著今天請她吃,所以特意多放了些牛肉醬。
沒想到蘇念念看出來了她的心思,沒說話,也沒提要給錢,但是卻把錢放在了碗下。
這麽好的人,部隊裏為什麽還會有人造謠?
下一次,要是他聽到有人在繼續嚼舌根子,她一定不會跟他們客氣的!
不罵的他們狗血噴頭,她就不姓王!
從這邊離開,蘇念念又去了江晚意的衛生所。
衛生所裝修的差不多了,基本有了雛形,這兩天再收收尾,剩下的江晚意會自己搞定。
“你來啦!”
江晚意看見人也很高興,給她倒了杯水,“大姨應該跟你說了王嫂子的事情吧?”
“說過了,是不是後天做手術?”
“對!”江晚意很高興,“我帶他們去看那個醫生說兩個孩子的情況不是特別嚴重,而且帶來的比較及時,做了手術,慢慢的就能恢複了。”
“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年後春暖花開時就能完全恢複。”
“而且,那個醫生打算在這裏待三個月,因為他治療的那個人情況還不太好!”
“所以我們還可以等著做了手術之後去請他複查!”
江晚意由衷的感覺到高興。
她以前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其實挺矛盾的。
雖然能夠治病救人,可有時候看到他們救不回來的人時,也會覺得心裏麵堵得慌。
後來因為婚姻的關係,她對這個工作沒有了熱愛,隻有責任。
甚至很多時候她都不願意出去應酬,也不願意跟那些朋友一起出去認識新的醫生。
連學術論文也不願意寫。
現在想想,要是她能夠多認識一些人,以後不就能夠多幫助一些看不了病的人了嗎?
她之所以會認識那個醫生,也是因為沒結婚之前他們經常一起出去。
“那太好了!”
兩個人說了孩子做手術的具體問題,蘇念念雖然聽不太懂,但是她知道這個手術交給那個醫生來做,不會有問題。
“怎麽樣,你的火鍋店打算開在哪裏?”
江晚意拉著蘇念念過去坐下,“要不下午你就待在這兒,我們去附近的幾家新飯館,挑一家你喜歡的?”
“火鍋店的位置有人在幫我看了,我下午得回去確定菜單,嚐嚐鴛鴦火鍋。”
昨天就約好了,但是沒空,今天不能再爽約了。
“吃火鍋呀,那我下午也去!”
江晚意毫不掩飾自己想吃美食的心思,“這兩天的天氣越來越冷了,要是能夠吃一個火鍋,肯定渾身都是暖的。”
天氣冷了倒是真的,蘇念念今天都穿了毛呢外套出門。
“好啊,那下午你過來,我有點正事要跟你的裝修師傅說!”蘇念念站起來去找裝修師傅。
“咋了,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裝修師傅大概三十來歲的樣子,上次蘇念念跟他交談過,覺得他很有主意。
“師傅,你這個活幹完了,還有別的活要幹嗎?”
“我那邊有個火鍋店要裝修,時間應該會比較長,因為鋪麵會比較大,你看你有沒有興趣?”
“不過時間上會比較急,你可以多請幾個人,工資我們也好商量!”
蘇念念不喜歡拐彎抹角,一次性把該說的事情都說清楚。
這人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真的嗎,我們還能有活幹?”
“當然了,你願意嗎?”
蘇念念一問出來,對麵的人就連連點頭,“當然願意,在過年前再幹一單活,我們就能美美的回去過年了,兄弟們手裏的錢也就夠買年貨了!”
“行,那就定下來吧,等店鋪搞好了我會通知你們,估計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你們好好的收這裏的尾!”
定下了建築工人,蘇念念就安心了。
“我期盼著你的火鍋店!”江晚意看著她連建築工人都定下來,心也定了。
火鍋店一開起來,她就能夠隨時去光顧。
下雪天吃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這難道不是人生最美的事兒嗎?
“今天下午就讓你好好的品嚐品嚐!”
蘇念念眨著眼睛,嘴角帶笑。
江晚意挽著她的手臂嘿嘿一笑,兩個人又說了幾句話。
從這裏離開,蘇念念又買了各種各樣的補品去了大院。
去見了王香。
王香這兩天也沒有工作了,蘇念念借了她一筆錢,她好好的在家裏給兩個小家夥準備東西。
兩天後就要手術,她得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蘇念念一來,王香就知道了,看見她拿了那麽多的東西,立刻皺起了眉頭,“你這是幹嘛呀?”
“帶這麽多的東西幹什麽?”
“放心吧,不是給你帶的!”蘇念念把東西放在了一邊的地上,大概的分了一下。
有營養的補品和麥乳精是給王香的兩個孩子的,剩下的一些罐頭之類的就是分給另外的兩個軍嫂。
兩個小孩做手術的那幾天,王香肯定是要在醫院,照顧不到大的三個孩子,隻能偶爾回家來看一看。
蘇念念想托另外兩個軍嫂幫忙照顧。
既然都幫王香找醫生,借她錢給孩子看病了,她覺得多考慮一點也沒什麽。
兩個軍嫂聽到聲音也出來了,聽說蘇念念的請求後,他們立刻答應了下來。
“放心吧,我們在家看!”
“都是一樣的人,我們一定會幫忙照料照料。”
她們兩個的日子過得還行,偶爾還有老家的人幫襯,自然是願意幫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