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書房夜談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吃過午飯,李澤嶽又回到了無所事事的狀態,他現在這個狀態也不能錘煉肉體,隻好盤坐在榻上內息調理。
陸姑蘇吃過飯後便想著回去她的小院,先去鄭伯的院子看了一眼。
這位黑衣老者今日便蘇醒了過來,從陸瑜口中了解情況後,也沒發表什麽意見。在他看來,隻要能保證他陸家的這兩個晚輩的安全,住在哪裏都無所謂。
有鄭太醫為他治療,想必身體很快就能痊愈。
“鄭伯,我已經給家裏去信了,想來很快莊子上就會來人,在回程的路上倒是不必再擔心安全問題了。
這段時間我們就安心住在二殿下府上,在京城沒人敢潛進王府對我做什麽。”
陸姑蘇坐在床邊,關切地對這位忠心的老仆道。
鄭伯點了點頭,昨晚雖然淬火的過程被李澤嶽打斷了,沒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但戰鬥過程中受的傷是實打實的,此時處於一個無比虛弱的狀態。
“殿下的恩情,我們陸家得記住。”
鄭伯是一個典型的江湖人,他不管李澤嶽出於什麽目的才出手,他隻知道這位殿下救了他們二人,給他們療傷,收留進王府,保護了小姐的安全。
他隻知道,有恩,就得報。
陸姑蘇麵色複雜地點了點頭,她到現在也想不明白李澤嶽究竟是為何出手。
是因為他所說的職責所在嗎?
還是為了他們背靠的陸家?
或許都有吧,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世上不會有人無緣無故對你好的道理。
“那……我呢?”
“有沒有一點原因,是單純的為了我呢?”
陸姑蘇坐在小院的凳子上,抬頭看著肆意綻放的櫻花,有些失神的想著。
……
天色漸暗,下午時劉洋又來了一趟,李澤嶽又到大書房處理了一會公務,又到了晚飯的時間。
這次不能再不叫陸瑜吃飯了,此次比較正式了些,來到了王府宴請賓客的餐廳。
李澤嶽坐在主位,陸家兄妹分坐兩側,曉兒站在李澤嶽身後,方便喂他吃飯。
今日是不能喝酒的,幾人就好好吃了頓飯,聊了聊江湖趣事,一場下來也算賓主盡歡。
吃過飯,李澤嶽和陸瑜兩人又去了書房說話。
天色已暗,油燈燃燒著,照亮了周圍書櫃上密密麻麻的藏書。
李澤嶽靠在軟榻上,陸瑜坐在一旁。
書房中隻有他們兩個人。
這是大寧蜀王和姑蘇陸家繼承人的第一次正式談話。
“想來陸兄當有信心通過此次春闈,參加一個月後的殿試吧。”
經過一下午的調息,萎縮的經脈已經痊愈了一些,李澤嶽已經能勉強自如地控製自己的身體。
他緩慢地舉起茶杯,放嘴邊吹了口氣。
陸瑜輕笑兩聲,在如此場合氛圍下,他作為陸家的嫡長孫,自然明白什麽意思,也一同舉起茶杯,道:“不敢說十拿九穩,信心倒還是有的。”
陸家乃是江湖世家,陸家老莊主單劍闖下這份家業,長子倒也爭氣,參與太祖皇帝立國後第一次科舉,論其成績,本應入翰林院隨侍禦前。
太祖皇帝念陸家昨日種種,加上陸正狄本無留任中樞拜相之意,便禦筆一揮,為金陵府丞。
金陵與姑蘇相近,乃江南總府,當今皇帝即位後,擢陸正狄為金陵知府,從三品,可見天家恩德。
“今年春闈主考官乃是禮部侍郎吳夫之,倒也與陸家有舊,我不必多說什麽,相信以陸兄文才,也用不著此類關係。”
科舉之類,無非那些事情,不必多做贅述。
陸瑜本就非平庸之輩,若讓他做些雞鳴狗盜之類的事情,以他內心的驕傲自也是不願意的。
“那是自然,瑜已呈殿下如此恩情,如若再去走這些門路,豈不是平白讓殿下看輕?”
李澤嶽笑著點點頭,淺飲口茶水,示意明白陸瑜的意思。
“陸兄大才,我此時倒也遇到些疑惑,不知陸兄可否出些良策?”
“殿下但說無妨。”
陸瑜放下茶杯,知道重頭戲來了。
自他答應住進王府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做好了關於此類事情的準備。
“本王初至衙門,部門複雜、頭緒太多、實在無從理起。
昨日柳捕頭還提出要給我組織一支護衛部門,此番計較,有些無從說起,不知陸兄可有高見?”
李澤嶽放下茶杯,看向一旁椅子上的陸瑜。
陸瑜淺淺咂著茶水,眼神深邃,思考著李澤嶽的話語。
良久,陸瑜組織好了言語,放下杯子。
“殿下,恕瑜逾矩,瑜以為此事倒是好事。”
李澤嶽抬起眼皮看向這位年輕男子。
“哦?”
“殿下初至衙門,本無班底,一切運行機構皆靠之前。
聽聞衙門有張主事,富有才能,將十三衙門打理的井井有條,殿下任總督後,衙門一切事務仍以張主事為主,不知是否確有此事?”
李澤嶽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主要是張旭辦事確實讓人放心,他也樂得清閑。
“殿下,若您真想徹底掌握衙門,還是要靠柳神捕此次給的機會。
刑部十三衙門乃是朝廷數一數二的暴力機構,名義上擁有著與采律司同等的權利與待遇。
據瑜所知,在黎公在任時,十三衙門便專門有著一支獨立且強大的力量負責黎公的安全,此乃十三衙門慣例,殿下不需為此事多想。
將這支部門獨立出來後,殿下才算真正擁有衙門中屬於自己如臂指使的一股力量。
隻要殿下稍加恩德,無論是護衛殿下的安全,還是做些殿下想做的事情,這股力量自然當以殿下為尊,這是不必多說的。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殿下不止需要組建獨屬於殿下的護衛部門,單獨聽命於殿下的十三衙門事務部門也需正式組成。
瑜或許說多了,
不論張主事如何忠誠於衙門,忠誠於朝廷,忠誠於陛下。
可他,忠誠於殿下嗎?
設立一個獨屬於殿下的事務部門,讓殿下此時的文書主官挑選一些擁有能力卻未曾身居高位的衙門官差,為殿下處理衙門事務,不是能更好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