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朱允熥死了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朱允熥死了,屍體就擺在皇後麵前。
來的可真快啊。
看著地上的死人,皇後眼中殺意依然不減。
在她看來,朱允熥始終是個巨大的隱患,容易成為藩王以‘勤王’入京的砝碼。
帶來屍體的錦衣衛站在一旁,臉色很難看。
“你做的很好,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多謝娘娘讚賞……”
然而,當皇後湊近了看時,又覺得有些不對頭。
具體哪裏不對,她又說不上來,隻是懷疑的盯著來報信的錦衣衛。
就是這個錦衣衛有點問題,他的臉色太難看了。
“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事,本宮會叫你。”
“奴才告退。”
臨走前,錦衣衛頭都不敢抬一下。
屍體已然發臭,留在宮中很晦氣,但皇後還想進一步查證。
她找來貼身太監,讓其赴鳳陽,查詢朱允熥是不是真的不在了。
這是關乎到皇位的大事,千萬馬虎不得。
……
禦書房。
朱允文剛收到奏折,大同有瓦剌進犯。
當下,李景隆的軍隊正好駐紮在大同,所以是他負責抗擊瓦剌。
誰都知道李景隆不擅征戰,他哪裏有朱桂的本事。
能拿下代王朱桂,是因為李景隆以‘皇帝駕崩’的消息去傳旨,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僅用幾個人就拿下了朱桂。
這是權謀,不是戰爭。
大同剛到的奏報上,李景隆請求火速增援。
現如今,瓦剌已經兵圍大同,送信之人是偽裝成乞丐才僥幸混了出來。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派誰去好呢?”
朱允文占據的是天時,但地利和人和太欠缺了。
他身邊三個大臣,忠心耿耿,卻沒有一人能征善戰。
如果藍玉還活著的話,瓦剌又有何可懼呢。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麵麵相覷。
片刻之後,黃子澄率先說話:“殿下,抵禦瓦剌之人,非盛庸將軍莫屬。”
勝庸?
不錯,他是朱允文麾下四大猛將之首,在軍中威望極高。
雖然比不了前翻的徐達以及藍玉等人,可是對付瓦剌應該問題不大。
隻不過,削藩的策略在考慮之前,朱允文就命盛庸去操練兵馬了,隨時準備應對來犯之敵,特別是燕王。
可以說,盛庸是軍中支柱,是主帥,他可不能走。
其他三位將軍,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還有其他人選麽?”
黃子澄再奏道:“郭英將軍可堪大任。”
“好,就依愛卿所言,命郭英帶十萬兵馬前往大同,一舉擊潰瓦剌。”
十萬……
這也太少了吧。
但是,朱允文又不能派兵太多。
因為,此時南京需要最大的保護。
剛滅了兩個藩王,其他藩王很容易蠢蠢欲動。
出兵太多,他的皇位也就不穩了。
此刻,應天府裏,朱元璋也看到了大同的奏報。
這更讓他對朱允文失去信心。
隻想著皇位,沒考慮到隨之而來的隱患,這皇孫的確很讓他失望。
蔣浣站在一旁,看著朱元璋走來走去,一聲不敢吭。
“咱怎麽就有了這麽個孫子呢。”
“區區瓦剌,哼,要是咱再年輕個十歲,別說一個瓦剌,十個都拿下了!”
“讓郭英去,哼,真是愚蠢,十萬大軍,怕是要斷送了。”
郭英雖然勇猛,但智謀不足,還不如讓盛庸去呢。
身為人主,靠的不是自己多厲害,而是有識人之明,連這個都做不到,還坐什麽江山。
“蔣浣。”
錦衣衛總指揮蔣浣雙臂抱拳:“在。”
“你立刻傳咱的旨意,讓——”
話到一半,朱元璋便收住了,沒辦法啊,他現在已經‘駕崩’了,還怎麽發號施令。
蔣浣一身跟隨朱元璋,對他知之甚深,了解老朱的脾氣。
所以,還有一句話,遲遲未曾出口。
朱元璋洞察人心的本事,已是登峰造極,隻一個不經意的瞥眼,就看見蔣浣神色中的不對頭。
“怎麽了?”
“陛下……”
“說!”
“是,皇後命人去鳳陽,處死了朱允熥。”
什麽?
剛沒了兩個兒子,現在連被軟禁的孫子都沒了麽。
朱元璋有些站不穩,踉踉蹌蹌的坐在椅子上。
蔣浣急忙過去攙扶:“陛下!”
“唉!”
朱元璋狠狠推開他:“咱沒事!咱的身子骨還硬朗者呢!當年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死傷那麽多子侄,咱也不會倒下。”
“……”
他抹了一把眼淚:“朱標的婆娘可真夠狠的,咱笑看她了。”
朱家自相殘殺,這是早年劉伯溫就提醒過他的。
但外人來滅朱家人,朱元璋這口氣就咽不下。
女人幹政?
那大明不得崩潰麽,參考漢室的呂後就知道。
“這個呂氏,太不是東西!”
眼下,燕王積蓄力量,其他藩王搖搖欲墜,再打一次打仗,這大明還能穩得住幾時呢。
蔣浣說:“陛下,是否讓信國公帶兵去馳援大同?”
信國公便是湯和。
朱元璋想了想,淡淡搖頭:“還不到這時候,咱倒要看看,允文和朱棣誰更勝一籌。”
他已經年紀大了,縱然想要一直扶持朱允文,也來日無多。
如果朱允文真是個付不起的阿鬥,那江山被朱棣取得,也無可厚非。
事關大明的千秋大業,絕不能讓無能之輩做皇帝。
“行了,你先下去吧。”
“是。”
看著天空的大雁,朱元璋徘徊躊躇。
如果這次朱允文和朱棣兩敗俱傷的話,那豈不是給了瓦剌以可乘之機。
難道大明剛立一世,就要滅亡麽。
這跟秦朝有什麽區別呢。
坦白說,朱允文派人去滅朱桂就是個敗筆,要是足夠聰明,他應該第一時間就想方設法下了朱棣的兵權。
可惜啊,周王和代王先後被滅,事情已成水火,憑朱棣的聰明,不反已是不可能的了。
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會命湯和從後方截殺朱棣。
但……
朱元璋還是想看看,到底誰更有資格做大明的天子。
如若不然,他早已安排人將朱棣暗中拿下了。
“標兒,你怎麽就走的那麽早呢。”
“如果你還活著,以你的聰明才智,大明萬萬亂不了。”
“咱對你的兒子,已經夠苦口婆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