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張信獻策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A+A-


    “娘娘,如今是亂世,亂世必用重典。”
    說的對。
    對這三人的姑息,真會導致滿朝的文武都不盡力辦事。
    燕王雖然失利,但實力尚存。
    跟這樣的人交手,絕不能有絲毫差錯。
    “你立刻傳本宮的命令,將這三人打入大牢。”
    黃子澄三人雖然無能,但對朱允文無比忠心,他們被抓起來的時候,還沒明白過來狀況。
    三人知道,朱允文絕不會下這樣的命令,一定是皇後。
    被關入天牢後,三人真是徹底無望了。
    “唉,真沒想到,皇後會這樣對待咱們,我們不會被殺頭吧?”
    “殿下為人敦厚,不會這麽做,可是皇後就……”
    後頭的話,他們都不想說了,全看命數。
    不知何時,天牢內來了一人,正是錦衣衛三通。
    現在,三通已經猜到朱允熥的想法了。
    主人並不是要處死這三個人,而是想剪除皇後和朱允文的羽翼,將應天府的重臣全都歸攏到自己帳下來。
    三人見到錦衣衛的服侍,嚇的瑟瑟發抖。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秘密處決了。
    “啊?!”
    “錦……錦衣衛!”
    三通目視三人良久,冷毅說道:“三位大人,你們辦事不利,皇後很不開心。娘娘說,戰爭時期,對待收繳錢糧不利的人,要用重典。”
    齊泰磕磕盼盼的來到牢門前下跪,哭喪著說:“我們要求見殿下!牢房這位兄弟替我們傳個話,我們對殿下是忠心耿耿啊!”
    “所以皇後才將三位大人秘密抓捕,沒動用禦林軍和順天府。”
    “這……皇後是要殺我們嗎?”
    “不知道。”
    三通一字一句,言語間透著殺氣。
    “可是,我們……我們還沒到一個月啊,求你轉告皇後和殿下,我們一定竭盡所能!”
    等三通離開後,這三人徹底泄氣了。
    他們已無路可走,要麽強行征集糧草,要麽就等死。
    合計了一夜,他們終於決定,繼續征討糧草,算是對朱允文的效忠吧。
    如果不這樣做,燕王打來,他們同樣是等死、滅族。
    三人請獄卒給皇後遞話,三通也很快將消息傳遞給了朱允熥。
    對他們,朱允熥有兩手準備。
    其一,如果三人與朱允文背道而馳,則可以直接收入麾下;其二,如果他們繼續替朱允文效命,則是讓朱允文徹底失去民心。
    不管他們怎麽做,將來都不會有好下場,無非是苟延殘喘罷了。
    無能之臣,終究是無能之臣。
    三人求見皇後之後,答應替皇後在短時間內征集到足夠的錢糧,這也讓皇後越發信任三通了。
    一時間,南京城中,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
    這三人每日抱團,不敢一個人出門,擔心被此刻所殺。
    以至於,蔣浣的錦衣衛都無處下手。
    朱元璋聽到後,氣到直跺腳。
    “雜種!”
    “呂皇後真是咱大明的蛀蟲!這個婆娘!”
    蔣浣說:“陛下,黃子澄三人有過教訓,所以加派人手保護自己,末將沒有機會下手。”
    “哼!皇後這樣做,不等於讓允文徹底失去民心了麽?縱然能打贏棣兒,百姓也會不服。燕王那邊什麽情況?”
    “回陛下,燕王剛退回北平,站在招兵買馬,並且派出一支隊伍去交戰李景隆。而瓦剌人也從李景隆後方偷襲。”
    亂了,全亂了!
    朱元璋鬱悶道:“瓦剌狼子野心,想趁著我大明內亂就動手動腳。咱的家事,還輪不到他們來插手。蔣浣!你立刻傳咱的旨意,命湯和率軍阻擊瓦剌,不許他們走出大同一步。等咱的家事解決了,再騰出手來收拾他們。”
    “是。”
    戰況一直出乎朱元璋的預料之外。
    他感覺,在朱允文和朱棣之間,幕後還有一隻手在操控一切。
    難道是齊王和湘王麽,不,這兩個兒子可沒那腦子。
    作為父親,他對自己的兒孫十分了解。
    尤其是給皇後獻連營策略之人,究竟是誰呢。
    ……
    數日後,北平。
    朱棣用極端的時間整頓兵馬,並命人去後方阻擊李景隆。
    他可不擔心李景隆這個草包能把自己怎麽樣。
    朱棣關心的,是怎麽進兵。
    按照姚廣孝的說法,需要繞道而行,可是千裏之遙,行軍很難。
    今日,軍師去忙糧草的事了,他獨自一人飲酒。
    自己的兒子謀略太差,指望不上。
    “王爺,張信來了。”
    “哦?讓他進來。”
    “參見王爺。”
    “坐吧,陪本王同飲幾杯?”
    “王爺,前翻盛庸夜襲我軍,是我沒能警覺,求王爺降罪。”
    朱棣擺擺手:“這沒什麽,就連本王和軍師不也沒料到麽,你不懂兵略,這與你無關。”
    燕王這人,最大的長處,就是善待自己人。
    其實朱允文也一樣,否則也不會有人肯替他們效命。
    “王爺,您接下來打算怎麽辦呢?”
    朱棣長歎道:“本王也是一籌莫展呐,如今退守北平,進兵之日還未定,估計軍師這會兒,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卑職倒有一個想法。”
    “哦豁?你也懂軍事麽?不妨說來聽聽。”
    “王爺,我軍退守北平,朝廷很快會大兵壓境,阻斷北平哥哥要道口,讓我們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朱棣不以為然:“我後方的李景隆,不足為懼,本王已命張玉前去了,李景隆算什麽。”
    “王爺,李景隆是不算什麽,可是滅了他之後呢?瓦剌就就會成為咱們的大敵。國內內鬥,瓦剌乘機南下,他們可比李景隆要厲害多了。同時間朝廷也會派兵掩殺過來,我軍將腹背受敵。”
    聽完,朱棣深以為然。
    他確實沒想到這一層,眼光都放在朱允文身上了。
    兩麵夾擊之下,朱棣的二十萬人豈能長久。
    “張信,你既有良謀,可賜教否?”
    “卑職不敢,王爺,李景隆不能滅,有他在,瓦剌才不至於偷襲咱們的後方,而朝廷為了困住我軍,一定會從東麵給李景隆增兵。我們要走的,始終是應天府這條路。”
    “嗯……說的很有道理。本王該傳軍師來商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