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泰安之亂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放了那三個廢物?
哼。
皇後看到兒子真摯的眼神,也就不再囉嗦了。
“可以,但這三人不能賦予實權,他們除了忠心之外,一無是處,這樣的人隻能在太平盛世混個小官,你卻把他們當成心腹。兒啊,你讓為娘怎麽說你才好。”
也罷,放就放了吧,到底是親兒子求情,總該給未來皇帝一點薄麵。
就這樣,宮中戍衛大權,落在了三通的手裏。
黃子澄三人被放出來,隻有隨時麵見朱允文的權利,卻無任何官職。
同時,皇後讓三通繼續斂財,將更多的富商錢財聚攏到自己這邊,嚐到了甜頭之後,她對三通一百個滿意。
後麵的數日內,三通按照朱允熥給的名單,一個個掃蕩下去。
名單上的人沒有一個是普通百姓,而且在這個年代,能聚斂到超級財富的,都是為富不仁者,打他們的秋風,讓他們傾家蕩產,從側麵講,也是替百姓謀福利了。
這些錢,將來還要用在國計民生上的。
名單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洪武大案的逃亡者,蔣浣把情況告訴朱元璋,他是拍案叫絕。
“好!這些蛀蟲,就應該讓他們傾家蕩產!允熥聚斂了不少錢把?”
“陛下,根據末將初步計算,允熥殿下現在聚斂的財富,不下五千萬兩。”
“能有這麽多?”
朱元璋感覺自己被人蒙蔽了。
要知道,這麽多的富商,九成都是替他打天下的人。
他是苦出身,當過乞丐,做過和尚,對那種為富不仁的東西,深惡痛絕,隻恨自己殺不盡、斬不絕。
“允熥沒有要他們的命?”
“沒有,但這些富商中,有過半的人已經離開應天了。”
“你帶人,將那些逃跑的家夥,給咱殺了。”
洪武大案中遺留下來的蛀蟲,老朱不打算放過。
蔣浣又說:“陛下,宮中戍衛已落入三通之手,是皇後的授意,允文殿下開出條件,讓皇後放了黃子澄等人。”
老朱長籲一口氣:“這麽說來,允熥已經掌控住皇宮了,他為什麽沒有直接下手呢,他到底會不會殺允文呢。”
講心裏話,老朱並不喜歡朱家有人相殘。
打仗死的人,那是情勢所趨,但兒孫的命,他還是舍不得的。
人老了,就是念情。
“燕王那邊有什麽動靜?”
“陛下,燕王和姚廣孝、張信三人的考慮,是打算將朝廷的百萬大軍困入泰安府,而後燕王直取應天。”
老朱眼睛瞬間有了神采:“好計策。”
可是,他剛說完這句話,接著又覺得不對了。
因為皇宮已被允熥的人占據,如果允熥在燕王進兵應天之前發難,而後用兵馬將燕王困在城中,成甕中捉鱉之勢,那天下就盡歸允熥掌中了。
他走來走去,越想越覺得驚奇:“好……好個朱允熥,他是下了一盤多大的棋啊,將允文和棣兒耍的團團轉,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
老朱是打了一輩子仗的人,隻要多想一想,就能猜到戰機的發展。
最初,他以為燕王會贏,自己不得已要站出來阻撓。
但阻撓了又能如何呢,允文太無能,還不如朱標呢,就是當了皇帝,也是個無能昏君。
至少朱棣是個厲害角色。
可朱允熥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整個人豁然開朗。
什麽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朱允熥做到了。
這等謀略,恐怕劉伯溫在世,也難以匹敵。
“天下……隻怕要被允熥所得。”
“陛下?”
“沒事,隻要是我朱家的兒孫,誰做皇帝,咱都不在乎。關鍵是,誰能坐的穩,誰能將咱打下來的基業給千秋萬載的傳承下去。”
……
時間一天天過去。
朱棣開始動手了,從泰安府傳到應天的消息,是朱棣軍中無糧,有人內訌,朱棣的二十萬人分成兩股部分,在城中已經扭打起來。
據傳,朱棣還被人給綁架了,姚廣孝不知所蹤。
這個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對皇後、朱允文來說,都是意外驚喜。
“嗬嗬,朱棣軍中無糧,軍心自亂。本宮還以為他能堅持一個月呢,不想才二十多天,他就扛不住了。”
台階下,黃子澄說道:“殿下,娘娘,朱棣治軍嚴明,部下叛亂,這……似乎不大可能啊。”
皇後冷蔑道:“治軍再嚴明,將士也是人,是人就得吃糧。如果跟著朱棣會餓死的話,換做是你,你會不反麽?”
“可是,娘娘?”
“不要再說了!你們三個人,現在無官無職,能站在這奉天殿上,是允文抬舉你們,不是讓你們大放厥詞的。”
得,三人不敢開口了。
皇後激動的看著兒子:“允文,現在可以趁亂,派大軍從四麵攻入城中,拿下朱棣,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說內亂的,是皇後派去的錦衣衛提供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假。
台階下,齊泰立即提醒道:“娘娘,您是想讓百萬大軍進入城中麽?”
“怎麽了?”
“臣以為不妥,萬一這是朱棣的詭計,我大軍豈不是毀於一旦?臣覺得,可先衝進入幾萬人,探明虛實之後,再將所有兵力投入,掩殺朱棣,一個不留。”
嗯,還別說,齊泰這個方法比較穩健。
皇後咧嘴一笑:“愛卿所言甚是,允文,就這樣辦吧。這一次,朱棣插翅難飛。”
方孝孺插嘴道:“娘娘,為了防止朱棣逃亡北平和泰山方向,還要在幾個要道口設下營寨,阻止他逃跑,一旦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好!方愛卿說的很好,我們有百萬大軍,分出十萬來設置營寨就足夠了。此一戰,朱棣兵敗而死,那朝廷就無後顧之憂了。”
“殿下聖明!娘娘聖明!”
隻三日的時間,朱棣的屍體就被送到皇宮了。
果然有內亂,朱棣因部下叛亂,把他綁在旗杆上,活活燒死,除了鎧甲之外,麵目已經無法辨認,但朱棣的戰甲和劍是不會錯的。
看見燒成焦炭的朱棣,呂皇後笑的格外開心。
“燕王,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