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殺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A+A-


    如今的大明因為內亂而糟粕。
    像張玉、丘福這樣的人物,正是可用之才,殺了太可惜了。
    要知道,一旦朱允熥做了皇帝,瓦剌那邊,他就不能禦駕親征了,因為朝廷需要他來整頓。
    手下連個能領兵打仗的大將都沒有,如何能掌控天下呢。
    至於湯和……垂垂老矣,活不了幾年了。
    “你不殺我?”
    “是啊,我朱允熥從不殺鐵骨錚錚的漢子,回去給燕王帶個話,讓他歸降我。”
    “這不可能。”
    “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我朱允熥想做的事,一定可以做成。”
    說完,朱允熥手勢一揮。
    大殿外的人給張玉讓開了一條路。
    三寶提醒道:“殿下,此時不殺朱棣,必為後患啊。”
    “有張信在他身邊,朱棣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三寶,你要明白,如果我現在殺了朱棣,齊王和湘王就會鋌而走險。”
    不殺朱棣,不單單是為了收攬人心,更重要的,是為了穩住其他兩個藩王。
    縱然齊王和湘王在曆史上沒有反心,可現在,曆史的車輪已經被朱允熥改變了軌道,那就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了。
    何況有張信隨時通報消息,朱允熥對其了如指掌,不用擔心。
    ……
    張玉狼狽的跑到宮門外,麵對朱棣,他都不敢開口。
    跟隨燕王以來,這是他最丟人的一幕。
    “王、王爺。”
    “朱允文呢?”
    “王爺,裏頭是允熥殿下。”
    朱棣一驚:“朱允熥?!他不早就死了麽?!怎麽會出現在皇宮裏!”
    “末將不知,但皇宮已被允熥殿下占據。”
    聽到這個消息,朱棣很難反應過來,腦子已經打結了。
    情況跟他預料的完全偏離,仿佛自己是個笑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感覺太不痛快了。
    “朱允熥……”
    “不好!快撤!”
    朱棣撤出城外時,沒有遇到絲毫阻攔,更像是被朱允熥給放行一般。
    他到城外大營的時候,還驚魂未定。
    攻打應天,損失五萬兵馬,六十多個將領,主要將領雖然都還在,可是元氣大傷啊。
    鬼都想不到,朱允熥還活著,而且占據了應天。
    難道朱允文和呂後都死於朱允熥之手了麽。
    “為什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姚廣孝低喃道:“王爺,應天,咱們是進不去了。臣也想不到,為什麽朱允熥會突然出現在這裏,而且他有機會殺了咱們,卻放手了,此人行事,令人捉摸不透啊。”
    更可氣的是,張玉帶回來的傳話中,朱允熥讓他俯首稱臣。
    讓叔叔給一個侄子當臣子,哼!
    朱允熥是朱標的第三子,也是嫡次子,曾被太祖封過吳王,後被圈禁。
    他在世人眼中,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甚至是無能之人。
    大明天下,輪也輪不到他來坐鎮。
    而燕王自認是朱家最強的人,不論是政治頭腦還是軍事才能,都無人出其左右。
    “讓本王歸降,簡直做夢!”
    “軍師,以你看,朱允文和皇後還活著麽?”
    姚廣孝想了想,回答道:“目前看來,這二人已命喪朱允熥之手,因為皇後絕不會容下他。前翻有消息傳來過,呂皇後命人毒殺朱允熥,王爺可還記得?”
    嗯,朱棣點點頭,確實如此。
    水火不容的兩方人,朱允熥怎麽能容得下呂皇後呢。
    既然呂皇後已死,那朱允文的命運也可想而知了。
    現在,朱允熥占據應天,隻要朱棣一撤,朱允熥定然稱帝。
    到那時,朱棣再想卷土重來,難度可就大了。
    “王爺,咱們人困馬乏,不宜久持,必須立刻撤兵。萬一朱允熥改變主意,包抄咱們,局勢不妙啊。”
    “可本王從來沒聽說過朱允熥募兵之事啊,他手裏能有多少人?”
    姚廣孝摸著胡須,淡淡想道:“他敢放咱們出城,就足以說明他的兵馬不下十萬之數,臣也猜不到他是怎麽招募這麽多人的。不過當下不是考慮這些事的時候,我們要立刻離開應天。”
    “對,退回北平去。”
    現在的北平,應該非常安全了。
    他哪裏知道,朱允熥在他的老窩北平,安插了五千多名暗衛。
    這些暗衛已經滲透到北平各個要害位置。
    就連朱棣在北平滯留的一部分人馬中,也有朱允熥安排的暗衛。
    他這次出北平之征,給了朱允熥很大的空隙。
    ……
    朱允熥站在城樓上,望著朱棣的大軍退去,隻露出淺淺一笑。
    三寶和三通站立在兩旁,覺得朱允熥冒失了。
    似乎是太自信了。
    “殿下,一朝縱虎、後患無窮啊。”
    朱允熥朝三寶笑道:“記得我讓你在北平安排的人手麽?”
    “當然記得,殿下,北平基本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不管朱棣有什麽動作,都逃不過咱們的眼睛。隻是……他身邊的姚廣孝不是凡人,可能會有出其不意的謀略。”
    “有張信在,不必擔心。”
    “那您打算如何收攬燕王之心呢?”
    “燕王酷愛打仗,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他喜歡用正麵戰爭來彰顯自己,我就跟他正麵較量一下。”
    “殿下的意思是?”
    “吩咐下去,矯詔一書,用朱允文的口氣來擬旨,命盛庸和其他部將兵圍北平。”
    百萬大軍去北平,朱棣的三萬人怕是難以守住了。
    就算加上他在北平留守的一萬人馬,也不夠看的。
    裏應外合隻在,朱棣四麵楚歌,軍心大亂,將無戰心、兵無戰意,到那時候,便是收攬人心的最佳時機。
    “三通,你現在的身份還是錦衣衛,由你去給盛庸傳書。”
    “遵命!”
    “三寶,召集五萬人,攜帶弩箭,備足引火之物和糧草,隨我一道去北平,咱們跟燕王好好的較量一下。”
    這哪裏是較量,這是碾壓啊。
    “殿下,您不稱帝?”
    “不急,先讓朱棣心服口服,他這一次輸的不夠徹底。我很看好他的謀士和大將,正好為我所用。”
    ……
    三通快馬傳書,給盛庸傳信。
    盛庸不敢耽擱,馬上日夜奔襲,去往北平方向。
    燕王是急行撤軍,從小路,快速回到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