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8604   加入書籤

A+A-


    葉楓的身後大屏幕上,出現了著名讓子彈飛經典名場,裏麵的人物通通換上了經典的李淵形象。
    李淵騎著馬,對著兒子和女兒道:“上任長安。”
    裴寂走上最前麵大聲喊叫,道“唐公來了,長安太平了,唐公來了,青天就有了。”
    長安的老百姓熱烈歡迎李淵的到來,李淵站在大殿之上,居高臨下看著隋朝的舊臣,豎起三根手指,豪邁道:“來長安就辦三件事情,封賞,封賞,還是TMD封賞!”
    如此通俗易懂的上任長安,引得滿堂大笑。
    李世民回憶了當年李淵到長安的樣子,不由得笑出聲,這也太形象了一點,畢竟自己的老爹封賞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團結隋朝的政治力量很重要,但重新分配利益更加重要。
    葉楓雙手一拍,走下來,道:“話說當年李淵進入長安,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和拉攏長安的官僚勢力。”
    “哪怕是挖了自己祖墳的幾個人也放過了。”
    “著名的陰世師挖了李淵的祖墳,李淵也沒有怪罪於他,李世民還娶了他的女兒封為陰德妃。”
    “李淵厚道啊!”
    “李淵學習劉邦,將長安的書籍和各種金銀財寶封庫。”
    “廢除嚴苛的法律,將楊廣加征在百姓上的各項苛捐雜稅通通取消。”
    “與百姓約法12章。”
    劉邦:好家夥,我約法三章,你約法十二章。
    古人暗指吃驚,李淵真能忍啊!挖祖墳這種事情都能原諒,難怪能當上皇帝。
    “並且輔佐了隋恭帝上位,李淵仿佛當年的楊堅成為了朝中的權臣,隻要機會一到馬上篡位。”
    “機會是什麽?”
    “楊廣什麽時候去死。”
    “李淵在長安當權臣的日子,經常思考如何把楊廣弄死還不能髒了自己的手。”
    “畢竟自己是打著義軍,匡扶隋朝的名號。”
    葉楓焦慮的來回走,嘴裏念念有詞,臉上浮現思考和猶豫的神情,“要是自己把楊廣弄死了,前期所積累的一切名聲不就沒了。”
    “楊廣不死,萬一他起來了帶兵來長安自己又要怎麽解決他,總不能真當隋朝的大忠臣。”
    “好煩,好煩,大表弟,你快點去死啊!”
    觀眾看著葉楓似乎感受到了千年之前李淵對於楊廣的嫌棄,以及楊廣對於自身的威脅。
    “同時,李淵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李密打下洛陽,一旦打下來那麽李密就是天下共主了。”
    “李密一定會轉過頭來弄死自己這個潛在的威脅對手。”
    “為此,李淵讓李建成為左元帥,李世民為右元帥率領10萬大軍,打著營救洛陽。”
    “其實背刺洛陽準備摘桃子。”
    “左為尊,換言之李建成是大軍的一把手,李世民是二把手。”
    “直到現在,李建成的政治優勢要比李世民高。”
    “攻下洛陽是李建成唯一機會能夠利用李世民賺取巨大的軍中威望。”
    “李密依靠洛回倉的糧食攻打洛陽,而洛陽守軍也在玩命堅守,兩股勢力水火不容。”
    “直到唐軍到了洛陽邊上,隋軍和李密都不敢隨意的動彈。”
    “李密擔心攻打洛陽會導致洛陽投降唐軍,那豈不是說李淵才是天命之子。”
    “攻打唐軍又擔心被洛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而洛陽方麵,讓我投降李淵,李淵他配嗎?”
    “李淵立了楊廣的第三個孫子,我立了楊廣第二個的孫子,我比他大。”
    “讓我投降,給錢,給地位。”
    “唐軍方麵陷入了和李密一樣的問題,打誰都不好。”
    “事實證明三角形結構相當的穩定,除了愛情。”
    “李家兄弟分析了一番洛陽局勢,認為即使打下洛陽也守不住,關中也還不穩定還不如讓洛陽和李密繼續鬥。”
    “於是撤軍,拜拜了您嘞。”
    “唐軍撤軍的過程李世民負責斷後,他敏略的察覺到了戰機,洛陽方麵一定會出兵來攻打唐軍。”
    “於是,李世民主動的埋伏在路線上,果不其然和李世民所料想的一樣。”
    “洛陽見唐軍撤了,想要攻打唐軍來提升士氣,果斷派人出擊。”
    “在路上一不小心遇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微微一笑,等你們好久了。”
    “直接爆錘隋軍,殺了4000多人,還一路追到洛陽城下。”
    “看著洛陽堅固的城牆,李世民轉身離去。”
    原以為唐軍是軟柿子,結果遇到了當時最能打的一個人,誰領軍不好偏偏是李世民。
    而且,李世民預判了洛陽的行為主動伏擊。
    沒事,不怪你。觀眾暗暗想到。
    李淵:自家的二小子太能打了,心情好複雜,能打是一件好事情,但連自己一起打就不好玩了。
    葉楓:“洛陽繼續打,李淵穩固關中,唯獨楊廣的日子不好過。”
    “李淵等人天天希望楊廣能快一點去死,畢竟隋朝的正統就是楊廣本人。”
    “他不死,其他人當皇帝都是反臣。”
    “楊廣的日子不好受,天天喝酒玩美人沉迷享受之中,你享受了其他人可是希望回到關中。”
    “隋朝的基本盤在關中,楊廣身邊的士兵多數為關中人,他們的家人在關中。”
    “他們想要回家不想待在江南,而陪在楊廣關隴貴族基本盤也在關中,留在江南地區賠了付了又折扣兵。”
    “隻有江南勢力希望楊廣留下來。”
    “楊廣建立東都,改官製,修運河一部分是為了抬高江南地區和山東地區的政治力量,來對抗關中地區的政治力量。”
    “避免朝廷官位一家獨大。”
    “全國的政治力量歸於朝廷才能避免地方勢力動亂,未來的安史之亂一部分原因就是河北地區的政治力量沒有進入朝廷。”
    “他們獨立在朝廷之外,不受朝廷的控製。”
    “從楊廣身邊的五貴有三位是江南出身可以看出來,他確實想要平衡朝廷的政治力量。”
    “楊廣計劃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現如今楊廣抬高的江南勢力壓根就保不住楊廣。”
    “楊廣現在還活著是關中地區的力量保護。”
    “為了家庭的穩固,當好一家之主,楊廣扶持兩個小老婆想要打壓大老婆的地位。”
    “大老婆的地位打壓下去了。”
    “哦,現在一看需要大老婆來保護自己的命,結果大老婆對自己非常不滿意了,想要換一個老公了。”
    觀眾聽著葉楓奇怪的比喻忍俊不禁,好一個老公和老婆的關係,但認真一想封建皇朝是家天下。
    正常封建家庭,丈夫是大家長,在家裏是絕對權威,如果遇到強勢的老婆也會被老婆打。
    甚至老婆當大家長。
    這不就是皇帝和臣子的關係嗎?
    葉楓:“楊廣為了讓士兵對江南地區有歸屬感,聽信了手下裴矩下令搜集江都地區的合適女人,寡婦也好,年輕女子也好。”
    “匯聚在一起讓士兵挑選,如果之前有士兵玷汙女人,現在可以讓女人嫁給他。”
    “相當於什麽呢?讓受害者嫁給強奸犯。”
    “出自隋書裴矩傳的記載,他出的計謀,楊廣同意實現他的計謀。”
    觀眾頓時覺得不好笑了,葉詩琪怒罵一聲,道:“該死的混蛋。”
    葉楓:“通過這種不道德的辦法,楊廣暫時緩和了士兵關係,但關隴集團啥也沒得到。”
    “不久,楊廣想要學習趙構偏安一方,下達了建造丹陽宮命令,徹底待在江南了。”
    “消息一出,楊廣的行為徹底的惹怒了陪在他身邊的關中勢力和士兵。”
    “最後,宇文化及聯合其他人將楊廣殺害。”
    “楊廣的一生前半生奧斯卡影帝,後半生極盡奢華,將天下糟蹋成那種樣子。”
    “終於死了。”
    “命運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當年劉邦西進鹹陽本來也要思考如何處理胡亥。”
    “劉邦原先是秦朝的臣子,胡亥是秦朝的皇帝。”
    “要是劉邦殺了胡亥這就是臣子弑君,放在古代這就是不得了的罪名。”
    “趙高幫劉邦解決了這個道德難題,簡直就是劉邦的大恩人。”
    “而宇文化及在江都殺了楊廣幫李淵解決了這個大麻煩。”
    “李淵在長安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當著臣子的麵嚎啕大哭來表達自己的悲傷。”
    “懂的都懂。”
    “隨後隋恭帝乖巧的禪位給李淵,李淵正式建立大唐。”
    趙匡胤深刻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地,太年輕了,完全不是老戲骨:好一個嚎啕大哭,不去當影帝真的是難為你了,李淵。
    李淵:多看多學,我才沒有史書上寫的那麽不堪,做官我的有心得。
    葉楓:“李淵稱帝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穩定,開始大規模的封李家的宗室為王,封了十幾個王。”
    “很多王壓根就沒有在晉陽起兵發揮過什麽作用,完全就是他是李淵的親戚就給封王了。”
    嬴政:哦,李唐建立了,李淵也快沒用了,這種封王簡直就是把爵位當成玩笑。
    之前的封賞也要落實,李淵,你走錯了。
    這可是在打天下啊!
    葉楓:“李淵並沒有清洗隋朝的官員,大量隋朝的舊臣依舊保留在官僚係統以內。”
    “哪怕是挖了李淵祖墳的那幾個人也保留了原有的利益。”
    “同時對於隋朝的宗室子弟,李淵也讓他們不用擔心,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當了皇帝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李淵的這一次利益分配有好有壞。”
    “好的一麵穩定了關中地區。”
    “同時也讓隋朝舊臣臣服於李唐,將原本錯綜複雜的貴族利益集團穩定下來。”
    “李淵在團結一切隋朝所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來維護自己的權力。”
    “壞的一麵。”
    “TMD,老子替你打天下地位還不如隋朝的那些舊臣,隋朝的那些宗師子弟憑什麽當官。”
    “李建成,李世民,李神通等人當王沒問題。”
    “李元吉這種家夥也配當王?”
    “還有那些廢物親戚也封王了,你把平陽公主封王老子都不生氣,他們配嗎?”
    “之前他們是大官,你來了他們還是大官。”
    “什麽都沒變,那老子替你出生入死幹嘛呢?”
    “老子跟著你打天下是為了榮華富貴,升官發財。”
    “好好好,老子不跟你玩。”
    李淵意識到自己似乎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似乎把其他新生勢力拱手讓人了。
    李世民,自己的二小子,那些人隻能跟著他去打仗得到賞賜。
    葉楓:“李淵當了一輩子官,對於官場的那一套非常的熟悉。”
    “但是,這可是在打天下。”
    “打天下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大清洗,新的利益群體取代原有的利益群體的過程。”
    “李淵你這樣做讓那些想要更進一步的利益群體怎麽想。”
    “而李淵一路上的瘋狂封賞也要實現了。”
    “這就把獎賞係統給玩壞了。”
    “自古以來都是無功不受祿。”
    “這些還是小問題,大問題在於李淵設計政治班子裏麵,李世民並沒有處於核心班子之中。”
    “李世民被封為尚書令,這就要說到三省六部製。”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通俗來講中書省提交項目方案,皇帝認為可以,交給門下省審核。”
    “審核不通過,打回中書省讓其重新做一遍。”
    “審核通過交給尚書省去實現項目方案,尚書省之下六部吏部 、 戶部 、 禮部 、 兵部 、 刑部 、 工部。”
    “所以,李世民的尚書令就是具體幹活的那個人。”
    “李世民沒有權力去設定方案,類似於公司領導層想好了戰略和方針,具體實現戰略和方針交給手底下的人去。”
    “李淵明白李世民做事能力強,專門安排李世民去幹活,一點都不讓李世民接觸核心權力。”
    “從這裏也能看出,李淵老早就在打壓李世民了。”
    “放在太平盛世,李世民確實隻能排擠在核心圈子之外,成為李淵的工具人。”
    “不過,李淵忘記了這是在打天下啊!”
    “打天下當中那位領導幹的活最多,那位領導在第一線,這位領導的功勞就越大,就可以當皇帝。”
    “設定方案,戰略目的,審核。”
    “尚書省表示:說的我不會做一樣。”
    “我會做的事情,你們能做嗎?”
    “李世民表示:老爹,您辛苦了,事情我來做,方案和戰略我來想,審核也交給我來做吧!”
    “李淵的這一舉動成功的讓李世民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獨立於朝廷之外的小朝廷。”
    “哪怕李淵,中書省,門下省的人全部死光了,李世民依然可以維持天下的正常運行。”
    “到此,真正的主角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