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5051   加入書籤

A+A-


    等到觀眾討論完,葉楓:“我第一次也感到驚奇,聽黨指揮,聽黨的話,才能過好日子。”
    “在黨的領導之下,不利於團結的事情不要做,宗教也要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的宗教才是好宗教。”
    “好了,大唐的南征北戰到此了,大唐的外部事情解決了,該解決內部了。”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那就是嬴政,劉徹,李世民,朱元璋四個千古一帝拚不出一個原裝太子。”
    “李世民是一個好皇帝,但不是一位好父親,他的那些兒子的悲劇很大責任來源於李世民。”
    “特別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作為李世民的嫡長子,李世民作為玄武門之變競爭上位當皇帝。”
    “本身要比其他皇帝更加重視政權的合法性,李承乾有著最合理繼承大唐的身份。”
    “李世民登基後,立李承乾皇太子來保證王朝的穩定。”
    “李承乾小的時候聰明可愛,李世民本人也非常喜歡他,對於他的培養也是頂級。”
    “著名的太子老師李綱來教導李承乾,這位李綱也被稱之為太子殺手。”
    “他教過的太子沒有一個人上位。”
    “楊勇,李建成,李承乾三位太子一位都沒有成功上位。”
    “李世民從小培養李承乾的能力,比如李世民下令對於尚書省決議有不服的可以去東宮申訴。”
    “讓李承乾來判斷到底是好是壞,要是還不服上報皇帝。”
    “李淵去世之後,李世民服喪期間讓17歲李承乾去監國去處理政務,得到的評價是水平不錯,頗識大體。”
    “後麵,李世民每一次離開京城基本上是李承乾監國也沒有犯什麽錯誤。”
    “就目前而言,李承乾作為一名太子無疑是合格的。”
    “但是,一年之後史書對於李承乾的評價就變成了好聲色,慢遊無度,擅長於偽裝自己。”
    “短短一年的時間太子的形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一個聰明能幹的孩子變成了揮霍無度,喜歡遊玩的人。”
    “李世民是什麽人,要是李承乾從小就這樣他能看不出來。”
    “李承乾的變化怪誰.”
    “我個人認為主要怪李世民,他的偏心讓李承乾不安,教育方法讓李承乾崩潰。”
    “一部分是李承乾自身的原因,他不知道在什麽階段患上了足疾。”
    “作為一國太子身體上卻有殘缺,這給了李承乾巨大的心理壓力。”
    “從小關愛李承乾的長孫皇後也在這一刻病死了,這又給了李承乾內心重重的一擊。”
    “又在這個關鍵時候,李世民喜新厭舊了,偏愛李泰。”
    李淵:“孫子,難為你了,一下子遇到這些事情,李世民啊!李世民,你的例子可在眼前。”
    李建成:“大侄子,你謀反了嘛?”
    李承乾:“謀反了,也失敗了,現在成為一個廢人了。”
    李建成:“大侄子有你殺死那個李泰嘛?”
    李承乾:“沒有,但我給了他最後一擊,反正他也當不了太子。”
    李建成:“你的心腸太軟了,看看你老爹怎麽拿兄弟的人頭去見爹。”
    葉楓:“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一碗水端平的重要性,自己和李建成就是前車之鑒。”
    “李世民不顧李承乾的惶恐不安對李泰偏愛不已。”
    “李泰作為藩王被允許不需要前往封地留在長安,身體比較肥胖李世民就允許他乘小車入朝。”
    “李承乾都患有足疾了,行動也不方便也不見李世民有什麽表態。”
    “這些也就罷了。”
    “李世民還允許李泰在自己的府中招募文學士建立文學館。”
    “上一個被允許這樣做叫李世民,上上個被允許的人叫楊廣。”
    “李泰身上的官職越是非常多,擔任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都督22州的大權等等。”
    “很多官職都是天策上將李世民擔任過。”
    “隻要李承乾稍微了解一下, 心裏就不可能不緊張。”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政治信號,李泰心裏也在犯嘀咕,老爹對我這麽好,是不是想讓我當太子。”
    “兄弟之爭開始了。”
    “李世民又讓李泰編寫國家地理書,對於大唐各地的地理風土人情進行編寫成書。”
    “ 這本書一旦出版了,作為主編人的李泰無疑會得到巨大的名望。”
    “你想要了解大唐的風土人情就去找李泰主編的這本書。”
    “李世民去李泰的府中看一下自己的兒子,心情不錯就用這個為理由赦免了一個地區稅收。”
    “對李泰是各種的賞賜,到了貞觀15年李泰的待遇已經要比太子高了。”
    “李世民對於李泰的恩寵極大的刺激了李承乾。”
    “我是太子還是他是太子。
    “李承乾躺在床上回想自己大伯李建成的遭遇,好像和現在一模一樣。”
    “又回想上一任太子楊勇,處境好像和自己也差不多。”
    “這些其實還好,隻要李承乾心裏不慌,相信老爹不會廢了自己就沒問題。”
    “偏偏李世民的教育方法很有問題,進一步迫害李承乾原本就不安的小心靈。”
    “李承乾行為出格,李世民鼓勵臣子直接犯顏直諫。”
    “臣子為了完成皇帝的任務,是不會考慮李承乾能否接受。”
    “隻要臣子犯顏直諫越好,李世民就越加鼓勵和賞賜。”
    “這些人連李世民都不怕,還會怕一個小小的太子嗎?”
    “你爹我都敢罵,我還不敢罵你!”
    “李世民都被罵到要殺人的地步了,更不要說李承乾了。”
    “李承乾越是出格,李世民就增派人手犯顏直諫。”
    “死循環了。”
    “李承乾在多重打擊之下擺爛了,喜歡上了一個漂亮的偽娘,稱心。”
    “被李世民發現了殺了,李承乾為稱心立墓哀悼。”
    “越到後麵越擺爛,直接模仿突厥作風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想要當可汗。”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李世民要麽廢了太子讓其他人當太子,要麽就好好培養太子。”
    “李世民加大了對太子勢力的提拔,卻沒有對李承乾的進行改變。”
    “依舊是老一套的辦法。”
    “李泰也憑借李世民的恩寵盡其所能結黨來衝擊太子之位。李世民將李泰捧得太高了。”
    “想要當皇帝的野心過於一切了。”
    “人越多事情越不好處理,李承乾最後走上了謀反之路。”
    “李承乾失敗後,對著李世民來了會心一擊,道:我為太子,複何所求!”
    “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自保。”
    “李承乾沒有想通一個問題,他是唯一一個能把李世民徹底毀掉的人。”
    “他拿著長孫皇後的靈牌,穿著李淵賜下來的朝服,在史官的注視之下一瘸一拐走進太明宮。”
    “來到李泰麵前將屬於自己的太子朝服送給他,拍拍他的肩膀,說:哥相信你能當好一位皇帝,好好幹。”
    “對著李世民真誠,道:父親,我滿足你的心願。”
    “我不願意為了皇帝之位殺死兄弟。”
    “我也不會讓弟弟背上一生罵名,讓母後,爺爺失望。”
    “說完之後,對著東宮的班底:你們以後要好好輔佐魏王,為大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說完,一瘸一拐離開大明宮來到長孫皇後的墓前,下跪磕頭道:母親,我想你了。”
    “拔劍自刎,結束一生。”
    “李世民道德方麵徹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