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5488   加入書籤

A+A-


    “大唐的本色依然是封建王朝,封建王朝該有的問題大唐一樣有。”

    “首先要麵對嚴重的冗官問題。”

    “這些人憑借自己手上的權力和地方豪強一起剝削老百姓。”

    “同時吸血朝廷的財政。”

    “兩頭通吃簡直雙贏。”

    “而冗官問題最嚴重的就是宋朝了,唐宋元明清有記載的有品級的官員。”

    “唐朝保持在1萬人以上,明清保持在2萬人以上,唯獨宋朝末年有品官員突破10萬人以上。”

    “官員的待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朝廷財政的重點,為什麽文官向往宋朝。”

    “宋朝對文官太好了,各種特權,高工資,當官後雞犬升天。”

    “比如,封妻蔭子被宋朝玩到極致了,五品官員就可以推薦另外一個人當官,也不需要經曆什麽考核。”

    “官職越高,推薦的人越多,一品大臣可以恩蔭十多人當官,當官的官職要比推薦的少三品。”

    “一品大臣推薦一個人,這個人可以當四品官。”

    “兒子,侄子,門客,學生不用努力就可以當官享受超高待遇。”

    “恩蔭的次數很多,三年一次,皇帝心情好也可以,祭天大典後也可以等等。”

    “到時候,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都能安排當官。”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李隆基“乖乖,我以為大唐的冗官問題很嚴重了,沒有想到還有高手。”

    朱元璋“咱就看到了宋朝恩蔭和唐朝的門蔭如此嚴重,才設立了最嚴格的恩蔭製度。”

    葉楓“宋朝文官集團之中科舉出身的官員占比並不高,著名愛國詩人陸遊就是恩蔭出身,後麵參加科舉了。”

    “屬於先上車後買票了。”

    “明朝吸取了教訓創建了曆朝曆代最低的俸祿,恩蔭人數也嚴格要求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李世民“明朝官員的俸祿到底多少啊!”

    劉邦“曆朝曆代最低含金量不用多少了。”

    朱元璋“我算過了,俸祿剛剛好可以一家人吃飽,當官就當官,不要想著賺錢。”

    提到俸祿觀眾好奇道“老師,明朝官員為什麽不向朝廷提出增加俸祿的要求。”

    葉楓“前期官員會提一嘴,後期就不提了,官員找到了新的辦法。”

    “當官真靠那麽點俸祿生活,一家人早就餓死了。”

    “看張居正改革就懂了,張居正不可能不知道官員俸祿低的問題。”

    “如此低的俸祿在逼官員貪汙來養活自己一家老小。”

    “為什麽張居正改革卻沒有提出增加官員俸祿來改變這種現狀。”

    “難不成張居正不想要提高官員的工資來拉攏官員。”

    觀眾也在沉思,張居正一路爬上來自然知道這些東西,明朝官場的規則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了。

    改革需要官員的支持,這種增加工資來拉攏人心張居正為什麽不做。

    葉楓“真正不想要提高俸祿的從來不是皇帝和張居正,而是多數官員。”

    “低俸祿可以巧立名目貪汙了,上到一品官員下到九品官員都在貪汙。”

    “要不然就那點俸祿,你還想要養仆人做夢吧!”

    “有些官員不想貪汙卻發現工資養不活家人隻能貪汙了。”

    “貪汙的官員越多,貪汙就越安全,查到你的概率越低。”

    “俸祿比起貪汙賺的錢那就是渣渣。”

    “當朝皇帝又不是朱元璋,難不成能把他們全殺了。”

    “貪汙也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去指責朝廷,我為什麽巧立名目貪汙就是朝廷給的工資少啊!”

    “如此低的工資連養活家人都不行。”

    “我不貪汙眼睜睜看著一家老小餓死嗎?”

    “我貪汙,朝中有哪一個大臣是幹幹淨淨沒有貪汙?”

    “張居正難不成你就幹淨嗎?”

    “低俸祿後麵有一大群利益群體,他們需要低俸祿為借口心安理得的貪汙。”

    “漸漸變成官場的一種陋習了,張居正如此大魄力的男人也沒有辦法改變官場的這種陋習。”

    “可見後麵利益群體的強大。”

    明朝官員,低俸祿又不是我們規則的事情,當年太祖都規定官員工資就這麽一點。

    我們隻能去想其他辦法了,大家努努力一起來增加收入不就好了。

    清朝官員沒有錯,朝廷給這麽低的俸祿叫我們怎麽生活,隻能努力保證生活了。

    葉楓“清朝也一樣,低俸祿引發的貪汙現象尤為嚴重。”

    “雍正采用了養廉銀政策用工資的百倍錢財來保證官員退休後的生活,減少官員貪汙了問題。”

    “有些人並不想要貪汙,但生活所迫不得不貪,生活有了保證貪汙自然變少了。”

    “貪汙的人就越少,貪汙就越危險。”

    “到了乾隆時期養廉銀就被乾隆玩壞了,乾隆和和珅搞出議罪銀官員貪汙更加嚴重了。”

    “上麵這些朝代的官僚問題唐朝也存在。”

    “唐朝的科舉的公平性相對宋明更低,唐宋元明清科舉最公平的就是明朝了。”

    “唐朝科舉出身的官員占比不高。”

    “門蔭出身的官員占大頭。”

    “他們的爺爺當年隨著太宗征戰天下,已經將苦吃完了,子孫後代安心在長安享福就好了。”

    “除此之外,征辟當官,捐錢當官,推薦當官,毛遂自薦等等多種多樣的當官方式。”

    “政變也是當官的好機會,比如太平公主為了擴大影響力,利用手中的權力封了一堆人當官。”

    “各種摸魚和沒有官員充斥大唐內部,當官完全不按照正規流程走。”

    “沒用的官員越來越多,朝廷行政效率越低。”

    “朝廷的開支就越大,官員又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貪汙。”

    “門蔭出身的官員會幫家族謀取利益,這些人如同吸血鬼一樣爬在大唐身上瘋狂吸血。”

    “頻繁的政變也讓政策執行不下去,官員往往會當牆頭草忙於站隊。”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冗官問題解決了。”

    “李隆基上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大量沒有的官員,一口氣罷免了上千人的官職。”

    “在內部進行一場官員大清洗,將當官回歸正常路線。”

    “朝廷的行政效率提高,支出也減少了,國庫的錢也省出來了。”

    “李隆基回頭一看國庫,國庫沒錢啊!”

    “唐初實行的租庸調製下,五品以上官員及親屬可免稅。”

    “為什麽唐朝的世家大族喜歡幾百口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是遠方親戚也一起生活。”

    “五品以上官員及親屬可免稅,這就是為什麽他們喜歡居住在一起的理由之一了。”

    “大家一起來偷稅漏稅。”

    “最關鍵的是僧侶也免稅,僧院旗下的大量田地通通免稅。”

    “而武則天時期對於佛教大力吹捧來抑製道教。”

    “誕生了大量的僧侶和僧院,旗下的田地也收不上稅。”

    “有錢人也會把田地掛到僧侶名下。”

    “大唐的稅收收不到這些人頭上,國家的稅收越來越少,隻能去壓榨普通老百姓和小地主了。”

    “麵對越來越嚴重的壓榨,老百姓選擇逃跑不當大唐的子民了。”

    “進而產生了嚴重的逃戶問題。”

    “地方稅收上交國庫之前又要經過官員的貪汙。”

    “朝廷的開支卻越來越嚴重,官員的開支,軍隊的開支等等。”

    “國庫沒錢。”

    “李隆基腦子裏麵隻有一件事情,搞錢,搞錢,搞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