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259 加入書籤
葉楓:“與此同時,郭子儀和李光弼率領大軍直逼河北,打的史思明找不到北,成功切斷了範陽和洛陽的聯係。”“狠人縣令張巡鎮守雍丘城擋住了安祿山大軍進入江淮地區。”“一時間安祿山感覺自己像一個甕中之鱉。”“想打哪一路都打不過去。”“安祿山對身邊親信抱怨,你們這些人連續數年蠱惑我造反,一個個都說萬無一失。”“現在好了,潼關打不下,北邊道路也斷了,南邊也打不過,四麵八方的軍隊將我們包圍了。”“萬無一失在那裏。”“安祿山整天惶恐不安,唐朝中央高層卻站起來了。”“爺又行了。”“李隆基和楊國忠再一次給安祿山送上助攻了。”“命令哥舒翰主動出擊,快速解決安祿山。”“哥舒翰都打算死守不出了,突然接到上麵出擊的命令。”“豬隊友啊!”“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哥舒翰上書勸李隆基收回命令,李光弼也上書告訴李隆基鎮守好潼關,我抄安祿山老家。”“李隆基不聽強行命令哥舒翰出擊,楊國忠依然在不斷排擠哥舒翰,甚至派了一支軍隊來督促哥舒翰出擊。”“哥舒翰直接殺了督戰軍隊將領,將軍隊收為己用來鎮守潼關。”“為什麽李隆基要哥舒翰出關。”“這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楊國忠等人一直在勸李隆基出關消滅安祿山。”“其二,安祿山派遣老弱病殘上前線來展現自己的弱勢,給李隆基和朝廷大臣傳遞一個信息我快不行了。”“其三,李隆基本身也希望快速平定安祿山,消滅這個可能威脅到長安安全的叛軍,以及為自己找回一些顏麵。”“其四,糧食供應,但我感覺唐軍都快沒糧食了,安祿山大軍又有多少糧食。”“大唐各地還可以擠出糧食供應潼關軍隊。”“這個時候拚的就是哪一邊先犯錯。”“如此關鍵的時候,李隆基不聽前線將領的建議,反而聽一群待在長安的廢物文官的建議。”“他們懂軍事嗎?”“丞相怎麽上位的李隆基難道不清楚嗎?也不想想身邊的這些官員哪一個有才華。”“有才華的官員早就被楊國忠調離長安了。”“比如顏真卿,為人正直抨擊楊國忠就被一紙調離長安了。”“哥舒翰百般勸阻無解後,隻能下令出擊”“安祿山見到大唐主力軍隊出來了,立刻派出一支送死的部隊來誘敵深入。”“唐軍見安祿山軍隊如此不堪一擊乘勝追擊。”“燕軍瘋狂逃跑,唐軍瘋狂追擊,十幾萬的大軍被燕軍引誘到一條狹窄的小道上。”“如此狹小的道路擠不下十幾萬唐軍,這個時候山上的燕軍釋放巨石,瘋狂射箭。”“唐軍撤退之時,燕軍前後發起了進攻唐軍。”“唐軍大敗爭先恐後的逃跑,燕軍趁機攻破了潼關。”“長安的門戶被安祿山打開了,安祿山心情又變好了,李隆基心情跌入穀底了。”“郭子儀,李光弼,顏真卿萬萬沒想到十幾萬大軍鎮守的潼關居然會失守。”“他們的努力前功盡棄了。”“那一天李隆基沒有等到潼關勝利的消息,反而等到了潼關大敗的消息。”“李隆基掙紮的派出了最後的3000士兵支援潼關卻無力輝天力。”“叛軍馬上就要到長安了。”“如此危急的情況,要是李隆基能堅守長安,最後殉國名聲絕對要比現在好很多。”觀眾:“怎麽可能,李隆基又不是傻子,他可是皇帝,皇帝怎麽可能陪著長安去死。”“該跑還是得跑。”“大好的局麵被李隆基一手摧毀了,李隆基晚年真是一個**,不懂軍事亂指揮。”葉楓:“說的不錯,李隆基一方麵宣布自己要禦駕親征來鼓舞長安老百姓的士氣。”“私底下快速收拾好東西,等到勉強集結了三千禁軍趁著天還沒亮跑路了。”“長安城的百姓,官職較低的官員,太極宮裏麵的妃子,皇子皇孫,繁華的長安城被李隆基拋棄了。”“前一秒剛剛宣布禦駕親征,下一秒倉皇出逃。”“這就是晚年的李隆基。”“由於一行人逃跑過於倉促了,國庫裏麵的錢財並沒有取走,後麵有學者說李隆基希望叛軍得到了國庫裏麵的錢財不會屠城。”“長安的官員去上朝發現皇帝跑了,這個消息立刻傳遍了長安城,老百姓驚恐不已紛紛出逃。”“叛軍還沒有來長安城已經大亂了,到處都是殺燒搶劫法律徹底失去了作用。”“4天之後,安祿山的大軍來到了長安城,長安城將領投降書早就送到安祿山手上。”“長安,大唐最繁華的城市將迎來叛軍的洗劫。”“叛軍將能找到的皇室子弟通通屠殺幹淨,洗劫國庫,洗劫長安。”“另外一麵,李隆基,楊玉環等人被3000禁軍保護前往蜀地,逃跑過於倉促了隻帶走了一些金銀財寶。”“糧食沒有帶多少。”“皇帝,貴妃,大臣有專門的人去各縣尋找食物來填飽肚子,三千禁軍隻能自己解決溫飽問題。”“一路上都是逃難的人,糧食何其珍貴,手上的金銀財再多也換不來糧食。”“禁軍都啃樹皮了,皇室卻吃好喝好。”“禁軍看著這群罪魁禍首,一路上忍饑挨餓,又想到長安的父母,孩子,妻子。”“士兵心中的怨氣在不斷的積累,陳玄禮及時看出士兵的怨氣加以引導到楊國忠身上。”“一天,他們來到了一處驛站,驛站的名字叫馬嵬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