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九曜同心,昆侖會

字數:5131   加入書籤

A+A-


    自從唐高宗下禁婚詔,舊時的高姓大族,早已有衰落之兆。
    如今朝中世家,其實,大多是安史之亂後興起的將門勳貴。
    六十多年前,那場重造大唐的動亂中,有些將門覆滅,但也有不少,反而趁此機會,更進一步。
    將門也能出文臣,以至於曾經有一段時間,朝中高層之位,七成以上,均屬將門。
    論文論武,這些世家子弟,自小的眼界基礎,都非別家所能比擬。
    當初海東來提出主張,初設文武官學之時,不少世家雖覺不悅,內心深處,倒也不以為意。
    所謂官學,漢時便已有之,雖能選出些許英才,但也隻能被世家網羅,豈能輕易撼動世家根基?
    他們隻當海東來性情豪烈,心性嚴苛,希望看到天下能有更多人,投入習武磨練之途,以令他舒心。
    然而,大唐廣設文武官學之後,從民間選才的基數,實在太大。
    哪怕原是庶民之子,經層層篩選之後,也同樣會得到官學中的大量資源,使世家子的外在優勢,越來越小。
    以遍布大唐的內衛為引,開辦出來的官學數量,遠不是漢時的小打小鬧所能比擬。
    曾有世家中人,暗中切齒怒罵。
    內衛那些老畜生參與的功課,教出來的弟子,可不僅僅是會讀一些經學古籍,學幾套刻板拳腳,那麽簡單。
    六十多年,放在民間,已經可以說是三代人的時間。
    不乏有世家泯然於眾,乃至被連根拔起的。
    剩下的都是一些樹大根深,又後繼有人,格外難撼的家族。
    河東裴氏,便是其中之一。
    長安,裴府。
    家主裴東城,金冠黑發,丹鳳雙眸,鐵麵長須,正在書房中研墨寫字。
    紅袖添香,素手研墨,向來被讀書人視為風雅。
    裴東城在書房之時,卻隻愛靜。
    兩個用老了的仆役,守在門外,肅穆的書架,林立在書房之中。
    屋內並無婢女。
    墨條在硯台中輕旋,沙沙作響,一分分變短。
    分明該是黑色的墨汁,卻在硯台上磨出了銀絲般的橢圓狀漩渦紋理。
    若是眼力足夠,就會看見,組成漩渦圖案的每一絲銀毫,其實都是一柄纖細、修長、淬厲的寶劍。
    心血武道,心能生意。
    強大的心境足以產生石破天驚的劍意。
    這硯台中的八百柄小劍,全是幻象,但每一柄劍,都真正有斬虎屠熊,滅魄殺魂的威力。
    裴東城磨墨,便是在磨劍。
    忽然,他有所感應,停止磨墨,從懷中取出一麵三寸大小的銀白圓鏡。
    “又有急事?”
    裴東城拇指逼出一點鮮血,按在鏡麵之上。
    隨著鮮血被鏡麵吸收,他的心神也沉入鏡子之中,仿佛來到一片充滿霧氣的黑暗之地。
    另有八條人影,也陸續在這裏現身,每個人都模糊不清,仿佛被霧氣籠罩,隻能看出一個剪影輪廓。
    其中有三人,跟裴東城一樣,都是高冠古服,寬袖長袍的裝束。
    還有一個,頭紮發髻,身著勁裝,完全看不出有什麽特色。
    裴東城跟這些人打過很多交道,早已清楚,這四個人跟自己一樣,都是唐人。
    但還有四人,就屬於異族了。
    粟特人,吐蕃人,大食人,突厥人。
    中原人習慣把西方大秦等各國,統稱為泰西諸國。
    粟特人位於大唐和泰西的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諸多綠洲城池,商業繁榮,商人地位很高,在東西各國間倒買倒賣。
    不乏有粟特人後裔,遷入大唐居住的,據說當年,安祿山史思明,就具有部分粟特人血脈。
    九曜同心鏡,原本也是粟特人的一套奇寶。
    這套鏡子共有九麵,所具備的兵魂神通,沒有任何攻擊性,但卻可以相隔萬裏,隨時對話。
    哪怕處在極北冰寒之地,處在鉛汞礦洞之中,或者位於深海無名小島,也不影響鏡中神通的運轉。
    粟特人最初用這套鏡子,隻是為了勾結東西各國的王公貴戚,方便做一些陰私生意。
    但在被有心人發覺之後,就反客為主。
    如今持有鏡子的九人,早已不是最初的鏡主。
    這些年裏,他們屢次密謀,商量做成過的幾樁大事,也不是小小的商隊利益所能比擬。
    “山王神鼓的事情,又多了變數。”
    吐蕃人影率先開口,道,“神鼓到了南詔地界,先被幾個在附近風聞而至的江洋大盜盯上,攪了一通渾水。”
    “等我的部下,追到南詔王城時,才知道此鼓,已為南詔新主所得。”
    裴東城撫須道:“南詔新主,鄭天長?”
    “不。”
    吐蕃人影說道,“經我部下打聽,此人來曆不明,傳聞在片刻之間,擊潰鄭天長的王宮。”
    “更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招兩式,生擒火樹頭陀。”
    在場人影,姿勢都微微變化,顯然有幾分動容。
    另一個高冠人影說道:“一招生擒火樹,實力不俗啊,此人可以拉攏嗎?”
    裴東城看了這人一眼。
    合作多年了,他對這幾個高冠人影的身份,也早有猜測。
    多半是,淮西吳氏,嶺南孔氏,趙郡李氏。
    剛才開口的便是吳家之人。
    “恐怕不行。”
    吐蕃人說道,“此人現身不久,就解救了成辛,據聞,成辛還稱他為叔祖。”
    成辛的立場,在場的九個人都是知道的。
    吳家人一聽這話,便微微沉默。
    “諸位!”
    大食人生硬的語言響起,“你們說,昆侖,為萬山之王。”
    “所以我們這個組織,才稱為昆侖會。”
    “但以前做的那幾件事,雖然也不錯,又如何配得上萬山之王,肆意撥弄天下群山的身份?”
    大食人笑道,“殺死海東來為首的這批保守勢力,是勢在必行的。”
    “他們將本該集中的資糧,向平庸的大眾分享過去,形成很惡劣的影響,連我們國內,也因此多出不少聒噪的蟲鳴。”
    “隻有殺死他們,我們才可以讓一切回到應有的軌跡,塑造一個無比光榮,高貴的時代。”
    在場九人中,就以這個大食人的言談舉止,一向最容易營造某種狂熱的氛圍。
    “現在南詔那邊,又多出來一個舊時代的老朽之輩,還有什麽好考慮的呢?”
    “當然也是該,斬斷他,炸碎他,焚燒他,讓他不複存在!”
    吳家人輕笑一聲:“此言在理,不過,我等為了阻止現任的內衛統領去接應神鼓,已經損失了不少暗中培植的勢力。”
    “這位大食國的仁兄,可願親自相助呢?”
    大食人平靜道:“我應邀來到吐蕃,搜尋、說服山王的其餘門人,這也至關重要,隻怕還不能抽身。”
    吳家人發出一聲嗤笑。
    裴東城撫須沉吟,倏然道:“大局為重!”
    “我會再派出一人,雖隻一人,但實力遠在火樹之上,臨機更善決斷,可為此行首腦。”
    吐蕃人大喜:“此人善劍?”
    這話一出,裴東城就知道,這幫人果然也猜到自己的身份。
    他點頭道:“盡得我真傳,比我隻差一點歲月火候而已。”
    一直不語的突厥人,這時也驟然開口。
    “好,那我也會派出一人,我的族弟,心意純粹,拳法精深。”
    突厥人直言道,“約個地方,把你們各方人手,集中起來,以我的族弟為副手,以裴家的人為首腦。”
    “先讓他們見上一麵,然後,奪鼓,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