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太平盛世

字數:4845   加入書籤

A+A-


    二狗子從藏書室出來時,借了好幾本書。
    一本《大周史》,一本《大周地理圖誌》,一本《大周仙道隨筆》。
    這幾本書,他在藏書室中隻隨意翻閱了一下,就已經被裏麵的內容深深吸引。
    抱著幾本書回到房間裏,用了三天時間,才把這三本書細細地讀完。
    以前他雖然跟著李半仙學習,增長了很多見識,但一直懵懵懂懂。
    直至今天,他才知道世界的真正模樣。
    從此,他的眼界不再局限於三岔子鎮和安昌縣城。
    據書中所說,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前,這一片土地上人類與妖魔鬼物混雜,宗派林立。
    普通人類隻能依附於少數修仙大宗門,才得以苟且偷生。
    這些仙道大派實力確實不弱,門內飛天遁地的高手無數,足以保一方無憂。
    這些仙道大派雖然同屬人族,但立場不同,內部又分為正道,魔道,鬼道等流派。
    這些流派內部,又分為各種不同的山頭,比如正道裏麵,又有器宗,劍宗,傀儡宗,丹宗等。
    甚至這些小山頭內部,又有許多不同的團體,麵和心不合。
    不同的流派和山頭,各懷心思,相互之間攻打殺伐。
    人族之間三天兩頭地爭鬥攻打,就從來沒消停過。
    以至於經常元氣大傷,反而被妖魔所乘,連累普通人跟著遭殃。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名散修出身的奇男子,率領人族修仙者殺退妖魔,蕩平四方,終於建立起大一統的大周王朝。
    新的王韓吸取教訓,抑製仙道宗派的發展,將所有資源與力量,都牢牢掌控在手裏。
    組織強大的修仙者軍隊,與周邊妖魔鬼怪抗衡,守護王朝國土。
    對內又以科舉的方式,層層選拔武秀才,武舉人,武進士,吸納大量人才,為王朝效力。
    一旦發生戰亂,這些被選拔出來的人才就能發揮巨大作用。
    不過,為了天下安定,大周王朝將所有仙道修煉功法都收集到了官府手裏。
    對於私自傳修仙功法者治以重罪。
    普通人連修煉之法也接觸不到,從此天下太平,無人敢有二心。
    以修仙者治理天下,統治普通百姓,普天之下,無不順服。
    據《大周史》記載,曆史上曾經有好幾次大規模的刁民作亂,當時聲勢浩大。
    但朝廷派出由修仙者組成的大軍,舉手投足之間,便已經將作亂的刁民屠殺得幹幹淨淨。
    經過無數次之後,那些敢犯上作亂,不守本分的刁民都被殺得幹幹淨淨。
    大周王朝的民風愈加淳樸,那些刁民再也刮不起作亂的刁風。
    從此大周王朝進入全盛的太平盛世,一直延續至今。
    二狗子合上《大周史》的那一刻,不禁感歎,幸虧自己生在一個太平盛世。
    那本《大周仙道隨筆》,對於修仙之路徑做了大概講述。
    大部分初學者,都以武道入門,修煉各種武學。
    當武者能感應到天地靈氣的那一刻,正式踏入仙道門檻,成為練氣一層的修仙者。
    看完這本書,二狗子才知道,他不但已經成功踏入仙途,而且修為已然達到了練氣三層。
    果然師父沒騙自己,他是真的冒著殺頭重罪,傳授了珍貴的仙家功法。
    自己有時候竟然懷疑師傅,真是豬油蒙了心,恩將仇報。
    下次遇到師父,一定要好好報答師父。
    不過師父他老人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看不上俗世的錢財,視錢財如糞土。
    如果送些錢財俗物,反而汙了師父的仙風道骨。
    還是平時多奉幾盞茶吧。
    唉!自己這種俗人,永遠體會不了師父那種心境。
    二狗子得知自己是修仙者,且擁有練氣三層的修為,也隻高興了小片刻。
    區區練氣三層好像也沒什麽可稱道的,不值得自豪。
    《大周史》中記錄的人物,隨便提溜個不起眼的,也是築基以上。
    練氣十層之後才可以築基,築基之上還有金丹,金丹之上還有元嬰。
    接下來的幾天裏,二狗子每天都與書為伴,如饑似渴地了解書中的知識。
    每隔兩三天,他就去藏書室借幾本書回去閱讀。
    用了十餘天時間,他大概把藏書室所有書籍的底細摸了個遍。
    果然是什麽書都有,就是一本仙道功法也找不到。
    《大周史》所言非虛,為了天下安定,便於統治,官府收走了民間所有仙道修煉功法。
    師傅留下的修煉功法,他感覺不是很完整,有很多地方語焉不詳。
    而且最多也隻能修煉到練氣十層,後麵的功法就沒有了。
    他還是不死心,找到司馬副堂主,想要打聽什麽地方能得到修仙功法。
    答案跟他猜測的差不多,民間功法都被官府收走銷毀了。
    隻有考上武舉人,為大周王朝效力,才有機會得到王朝賞賜的功法。
    看來,如果想要走修仙之道,從正規渠道得到修仙功法,考武舉成了唯一的道路。
    其他一切方法,都有掉腦袋的風險。
    在縣城停留了十幾天過後,二狗子終於背了一大包書籍離開縣城。
    這些書籍大部分是些武道功法,以及兵法戰策,對於將來考武舉會有所幫助。
    當他剛剛走出縣城十幾裏,迎麵走來一男一女兩人。
    男的俊秀,女的嬌豔,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從小沒曬過太陽,沒幹過粗活的那種。
    “對麵可是張秀才?”
    兩人遠遠地就向二狗子行了一禮,問道。
    “正是,不知兩位有何見教?”
    “我們倆是丁家莊的丁秀丁香,奉家主之命,特來邀請張公子到丁家莊做客。”
    丁秀說著,雙手奉上一張大紅請帖。
    二狗子接過請帖,隻見封麵竟然用金箔裝裱花紋字跡,寫著大大的“丁家莊”三個金字。
    丁家莊的名頭,他在正武堂聽人提起過,算是富甲一方,地位比起司馬家族,也不相上下。
    不過丁家莊比較低調,不怎麽參與官府的事情。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僅僅這本請帖就價值幾百錢了。
    既然人家盛情邀請,他就順便去丁家莊打打秋風。
    當即跟著兩人從官道拐進了另一條大路,三人都是武者,腳程很快,很快就走了十餘裏山路。
    當他們轉過一座山穀的時候,眼前是一片很寬廣的田地,金黃色連成一整片。
    好一片稻田!
    做為一個農民,他走到任何地方,第一眼就會下意識地觀察莊稼長勢。
    眼前大片金黃色的稻田被風拂過,如波濤滾滾。
    禾苗生長旺盛,稻穗飽滿低垂,一片豐收景象。
    但現在已經是秋冬季節,百草凋零,其他的地方和稻穀早就收割了。
    “你們這裏的稻穀怎麽還沒收割?”
    “哈哈哈……”
    “這個正是我們丁家莊的特產——貓牙米,在整個三陽郡都很受歡迎,縣城裏鴻雁樓就用我們這個米煮飯,釀酒。”
    丁氏兄妹向二狗子介紹自家特產時,顯得很是自豪。
    “貓牙米是我們丁家老祖親自培育的品種,需要生長10個月才能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