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與譚家的合作
字數:6681 加入書籤
在西河堡一間茶樓的隔間內。
譚雲與李原翠娘兩人,相對而坐。
此時,翠娘與譚雲倆女正在互相打量。
李原對於管理工坊,與商隊合作之事。
都想逐步放手交給翠娘打理。
所以這一次,便將翠娘帶過來與譚雲見上一麵。
倆女雖然已經互相見禮。
但都沒有急於開口說話。
翠娘打量著對麵的譚家大女,心中很是豔羨。
譚雲今日穿了一件水雲色衣裙,臉上略施粉黛,發髻挽起未帶配飾。
譚雲的容貌非常柔美,此時她眉頭輕凝,似乎心中略有憂思。
看上去沉靜內斂,溫婉端莊。
那種大族貴女的修養與氣質,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
看著眼前如此絕色的女子,翠娘心中隱隱的有些不安。
不過李原還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讓她沉穩應對即可。
與李原想的不一樣。
譚雲見了這位青原伯,直接就擺出了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對於譚家的困境沒有絲毫的隱瞞。
“伯爺,實不相瞞”。
“我們譚家的生死,皆在伯爺手中。”
“換瓶販酒,是我們譚家唯一的生路。”
“伯爺若是願意出手相助,”
“我們譚家必湧泉相報。”
譚雲故意將自己和譚家放到了弱者的位置。
兩家合作的細節,也是任由李原安排。
實話說,這也是因為形勢比人強。
譚家確實沒有什麽談判的籌碼。
另外一點,就是這位譚家大女這些日子對李原的觀察。
那就是這位伯爺的性格,吃軟不吃硬。
譚家隻要說出難處,誠懇相求,這位伯爺反倒會以誠相待,不會對譚家太過苛刻。
顯然,譚雲的小心機成功了。
李原對譚家的態度很是滿意,點頭說道。
“我既然帶你們來青原。”
“自然是想跟你們譚家好好合作的。”
“你們行商千裏,將本求利,也不容易。”
“這樣吧,”
“一切皆按我們之前商定的來。”
“我們工坊以彩瓷瓶換裝忘憂漿,在由你譚家販賣到山南道。”
“此外東嶺道三州,江北道五州,林越道四州也可是你們譚家出貨的地盤。”
“但山北道以北諸州,包括中川道,東川道,還有上京,你們不能販賣。”
“我另有安排。”
上京的市場,是李原留給小侯爺趙承誌的。
而北川道中川道,以及東川道,李原則是給自己留的。
譚雲連忙點頭。
“伯爺請放心。”
“我們譚家,必定遵從伯爺的安排。”
隨後又問道。
“這次我們譚家,能拿到多少酒。”
李原轉頭看向一旁的翠娘。
翠娘略一思索就回答道。
“工坊按您的吩咐,這段時間減少了出貨。”
“現在東鄉村的庫房中,有一千五百瓶忘憂漿。”
“百花釀與青原漿也各有三千瓶。”
李原又看向了譚雲。
“你們的彩瓷瓶帶了多少?”
譚雲忙回道。
“三色瓷瓶與五色瓷瓶,我們各帶了兩千個。”
那位說,之前在上京譚雲換瓶販酒,不是已經使用了一些嗎,怎麽還會有兩千瓶。
其實遠途運輸瓷器,為了防止路途上不小心破損,無法按數額交貨。
譚家商隊通常都會攜帶一些備貨,也就是多出來的貨。
而在上京,譚雲用的也多是備貨,所以商隊中,仍有兩千瓶存貨並無問題。
李原點了點頭,心中盤算了一番說道。
“這樣吧。”
“忘憂漿我讓工坊灌裝到五彩瓷瓶中,化名仙人釀,這次給足你們一千瓶。”
“青原漿用三彩瓷瓶重新灌裝,化名天仙釀,給你們兩千瓶。”
“這三千瓶酒,由你們運回山南道販賣。”
“剩下的彩瓷瓶,可先存放到我的酒坊中。”
“我會讓酒坊提前灌裝好,用於下一次交易。”
譚雲忙點頭說道。
“是,就依伯爺安排。”
譚雲又小心問道。
“青原伯,那這收益您看該如何分配?”
李原沉吟了一下,然後看著譚雲笑著說道。
“我倒是很想聽聽,你們譚家是怎麽想的?”
譚雲一愣,她心中暗自想道。
青原伯想聽譚家的方案?
莫非是想要考驗一下,我們譚家嗎?
這倒是無妨。
譚雲略一思索,便對李原說道。
“山南道雲州,可說是富甲天下。”
“這些酒隻要能運到雲州。”
“一瓶忘憂漿可賣到五十貫,一瓶青原釀也可賣到三十貫。”
“這三千瓶酒,獲利不會低於十一萬貫。”
“拋去成本,至少可得錢九萬貫有餘。”
“我譚家畢竟舟車勞頓,長途跋涉,可分得四萬貫。”
“另五萬貫,為伯爺所得。”
“您看如何?”
李原聽了,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這位譚家大女的方案,既給自己譚家保留了應有的收益。
又給自己這位伯爺,掙取了足夠大的利益。
“可以,那就按這個方案來吧。”
之後,翠娘又與譚雲協商了一番換瓶販酒的細節。
最後譚雲帶著擬訂好的契書,回邸店與家主譚繼明匯報。
見譚雲出了門。
翠娘才鬆了一口氣,她一直怕自己做的不夠好,給李原丟人。
李原看著她拘謹的樣子,笑著對翠娘說道。
“別緊張,今日隻是小場麵。”
“這忘憂漿必然名動天下。”
“以後來找你談生意的,少不得名門望族,勳貴權臣。”
“翠娘可要趕緊適應。”
翠娘連忙紅著臉點頭。
“李郎放心,奴家一定不負李郎所托。”
隨即,翠娘眼神一轉,小聲的對李原說道。
“李郎,這位譚家大女。”
“不但人長的好看,更是擅長商賈之術,。”
“相公若是能將這位譚姑娘收了。”
“定然可以成為李郎的助力。”
李原沒有說話,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不多時,譚家家主譚繼明與譚家幾位話事人都到了茶樓。
譚雲帶回去的條件,譚家也沒什麽意見。
家主過來,就是準備與李原簽訂商契的。
一見麵,譚繼明主就對著李原一躬到地,滿懷感激的說道。
“多謝青原伯,搭救之恩。”
“譚家必不忘伯爺的恩情。”
李原與譚家合作換瓶販酒,確實是等於救了譚家。
所以譚繼明對李原感激也是情理之中。
雙方各自簽下契書,這筆生意就算是談成了。
不過李原卻發現。
譚雲不知為何,臉色似乎並不太好。
一直站在後麵,低頭沉默不語。
這時譚繼明,對著李原拱手說道。
“青原伯,在下還有一事,想請伯爺幫忙。”
李原一愣,忙說道。
“但老先生,您但說無妨。”
“何事需要我幫忙?”
譚家家主,略一沉吟便說道。
“我家大女譚雲。”
“一路上跟著商隊奔波勞頓。”
“她一個女兒家的,怎吃的了這般辛苦。”
“煩請伯爺,讓我家大女,在您這裏住上一陣。”
“這一次返回雲州,她就不跟著回去了。”
聽聞此言,李原就是眉毛一挑。
一番思索,他也大概明白譚繼明的意思了。
譚家這次從李原手中運走了價值數萬貫的酒漿。
按照行商的規矩,是必須要有抵押物的。
但現在的譚家商隊既拿不出錢,也拿不出什麽像的樣抵押物。
沒有物,那就隻能抵押人了。
而且一般人還不行,要麽是譚繼明的兒子譚虎,要麽就是家中大女譚雲。
譚虎,譚家老爺子看來是舍不得。
作為商隊的護衛隊長,譚虎的能力回去的路上還不可或缺。
而大女譚雲,就成了抵押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