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山與山之間形成小溪
字數:3006 加入書籤
第024章山與山之間形成小溪
顧鴻光正式接話過去了:“大家再看每個攔截大壩中間上麵,好像有一個可以漂流的斜麵,是不是像局域網上小丸子共享的一個視頻上,有一個竹排會爬上水壩,然後掠過去再向下一個水段!把竹排旅遊給搞活起來!”
屈香火這時接上了說:“大家再看環村溪崖邊的水上浮床蔬菜區邊上,有承包人的小船,小船好像也有遊客一般,是不是承包人承攬的遊客上船摘菜的旅遊項目,就像局域網有一個視頻一樣,顧客自己到草莓地裏摘自己喜歡的草莓?”
尹高軒開心地說:“人家蔬菜區承包人,在自己承包的溪段,利用自家的生產工具小船,搞個小船運輸,讓遊客坐遊船搞旅遊采摘活動。這樣是一舉多得的溪水開發,是不是也非常的棒呢!”
老村長也插話了:“搞這樣的旅遊活動有點危險,那是十幾米深的水裏,安全十分重要!必須切實加強安全措施!”
“哈哈哈哈,老村長!那是六龍看到小丸子的畫聯想起來的,你怎麽當真起來了!不過,如果真的有這麽一天,還真的需要加強安全措施!”大嘴婆很開心地笑起來說。
不過,對於屈香火說的旅遊項目,大家聽了倒是很開心。胡桃花心裏在想:“天哪,屈香火能把那小溪琢磨出這麽個旅遊項目的味道來,這屈香火父子,還真有他們厲害的地方呀!屈香火這個兒子會天才繪畫,做天才的父親居然會想出這麽多非常美妙的東西來。”
聽著屈香火和其他六龍在上麵對小丸子畫的解讀,村裏麵有一些人卻做起了記錄,有些人寫的快,也有些人寫的慢,小丸子看到了心裏在想:“到時候,我幫他們把記錄的東西都給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桶子村發展報告了。”
當鄉親們在私下嘰嘰喳喳地議論的時候,屈香火又大聲的進一步說:“鄉親們,現在再看看這幾個山頭之間,由於水位提高到十四米的時候,也形成了新的小溪了,小丸子在畫上作了標注,稱原先的環村溪叫做外流溪,六個頭山之間形成的內部的小溪叫作內流溪。
大家再看看畫中,一座座小山之間,也就是一頭山到六頭山之間,所形成的小溪上,好像有東西往上跳。大家再仔細看看,是什麽東西在往上跳呢!是魚蝦。因為小山之間的小小溪,水比較淺,魚蝦很容易往上麵跳,做運動,在外流溪裏麵的魚蝦,由於水比較深,所以魚都在水底下麵跑。
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我們可以在內流溪裏麵,發展觀賞魚業!盡可能地把水草種的非常的好看、繁華,讓魚蝦在裏麵拚命地做伸展運動,同時,讓魚去裏麵拚命地高興地跳!讓遊人盡可能獲得觀感和快樂。於是,遊人就形成這樣的一種畫麵:在一個美麗的水的世界裏麵,各種各樣的水草伸展著,各種各樣的魚蝦自由自在的遊蕩著。
大家再繼續看著水麵上,有一根根水管正在往溪裏麵噴水。那就是說,要通過一個裝置,讓溪水在進行循環流動,同時,引得魚兒們不斷去尋找水流,去衝浪!這樣的魚才能夠開心地在遊動啊,在跳啊,我們才能看到魚蝦這樣歡樂的生活的世界。”
被屈香火這麽一解讀,鄉親們仿佛感覺到魚蝦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神仙一般了。
屈香火接著說:“但是,在我們桶子村的小溪裏,讓魚蝦們天天地跑出來運動、遊玩,我們不能僅僅去幻想,除了雨以外,任何東西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我們去研究,去思考,去努力,去創造。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能做些什麽事呢:
第一件事,我們要想辦法,讓那個小溪裏麵的水,保持一定的流動狀態,以滿足魚蝦生存生長的需要。同時,在小溪邊上建設各種各樣的小裝置,使水流不斷地流動。請大家來想象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既省力、又省事、又能滿足需要的各種各樣的設施呢?
第二件事,就是積極地去培育水草,發明出更多的、更好看的水草。讓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水草,生長在我們的小溪裏麵,從而創造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小溪的水的世界。
第三件事,就是要去積極地尋找、並且培育出各種各樣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五彩繽紛的魚蝦。
這些事情,都要我們全村的人積極的去努力、去發明、去創造,你們都可以去申請這方麵的能手,去申請這方麵的發明、創造與絕活,反正,能夠發揮我們智慧的地方很多,需要我們去努力的地方很多。
我們之所以拚命地向大家講解這方麵的事情,無非是想讓大家心裏有個數,有個努力的方向和奔頭。讓我們全村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創造出我們幸福美麗的家園,讓我們桶子村祖祖輩輩的祖先們,看到我們作為他們的後代子孫,沒有辱沒他們的英名。我們的努力,更加創造出了可以讓他們引以為驕傲的偉大的業績。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子孫們,能夠認識到,我們這一代人,是怎麽樣的、拚命的、刻苦的努力和創造,為他們帶來了無限美好的生活!”
屈香火的慷慨陳詞,讓鄉親們熱血沸騰,讓他們感受到:責任在肩,任務重大,生活美好,充滿向往。
這時候,又聽到屈香火大聲的說:“鄉親們,大家再看看,畫裏麵的小溪的岸邊,是一個什麽樣的景色?鄉親們,大家要認真的再去一個個的看,屈河生畫出來的畫裏麵的小溪,岸邊是一個什麽樣的東西?它向鄉親們說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小橋,第二是岸邊的樹很多。”
屈香火又開始感慨地說:“是啊,我們在小山之間形成的小溪,山與山之間的交通就出現了問題,總不能隻有一座跨山大橋可以跨越,溪岸之間,也不能總是不斷地用竹排撐來撐去吧?!”
這句話,讓鄉親們從仙境回到了現實之中。是啊,如果山與山之間形成了新的小溪之後,大家要到對麵的頭山上麵去,除了開自行車火車穿越跨山大橋外,到對岸去就變得困難多了,不方便多了,也難受多了。所以,如果在小溪上建築小橋,就便於行走交通了。雖然竹排也可以把人帶來帶去,但是總沒有橋那麽好走,那麽方便。
隻聽屈香火說:“大家請想一下,所有的小山與小山之間,需要交通,要多架設很多的小橋才行。那麽,這麽多的小橋架設,如果不建水泥橋,就得用毛竹去架設,那麽哪裏來那麽多的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