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韓韋陽的想法
字數:4851 加入書籤
楊若綺這個名字,聽起來帶著幾分江南水鄉的溫婉韻味,仿佛應出自水墨畫中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但本人卻是個實打實的嗎,生長於北方黑土地上的姑娘。
她身材高挑勻稱,目測接近一米七五。
長期的警校訓練塑造了她挺拔如小白楊般的體態。
五官明豔大氣,眉宇間自帶一股尋常女孩少有的英氣,笑起來時卻眉眼彎彎,極具感染力。
性格更是爽朗不拘小節,與李亦在後海邊的夜市排檔坐下後,她很自然地叫了冰鎮啤酒,喝起來頗為豪氣,與她那漂亮得有些過分的臉蛋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李亦淺酌著杯中的酒液,對她所描述的警校生活倒更感興趣些。
擒拿格鬥、體能極限、戰術演練、案件分析……這些詞匯從一個即將畢業的預備役警官口中娓娓道來,帶著一種真實的瑣碎與熱血。
畢竟前世,他與各國警察、特工組織打過不少交道,隻不過大多是在槍林彈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進行“物理交流”。
像現在這樣,平靜地坐在煙火繚繞的夜市中,聽一個未來的執法者講述其日常訓練,理論學習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憧憬,於他而言,確實是一種全新而奇特的體驗。
仿佛透過一扇從未開啟的窗,窺見了某種“正常”秩序世界的一角。
“李哥,你好像對警察這個職業特別感興趣?”楊若綺放下喝掉大半的啤酒杯,笑著問道,白皙的臉頰因微醺泛著自然的紅暈,眼神依舊清亮。
“有點。”李亦隨口應道,目光不經意間掠過她因冰涼酒液潤澤,而顯得格外飽滿紅潤的唇瓣,並未多做停留。
楊若綺不疑有他,很多人對警察這個既常見於日常生活,又因影視作品渲染而帶點神秘和危險色彩的職業抱有好奇心,再正常不過。
她並未深究,隻覺得眼前這個氣質獨特的男人關注點有些特別。
“李哥,光說我了,你呢?”
楊若綺很是豪爽地將杯中剩下的啤酒一飲而盡,然後非常自然地轉換了話題,一雙明亮的眼睛帶著毫不掩飾的探究望過來。
“你是做什麽的?看你的氣質……怎麽說呢,不像普通的上班族,有種……嗯,很沉穩,但又好像對很多東西都不太在意的感覺。”
她努力尋找著合適的詞匯來形容。
“我啊……”李亦聳聳肩,語氣平淡得像是在說明天的天氣,“以前學畫畫的,可惜最後落榜了。”
他再次搬出了這個半真半假的借口。
“真的嗎?”
楊若綺微微睜大了眼睛,顯得有些意外。
但隨即又了然地點點頭,認真地打量著他,“不過仔細想想,你的氣質的確很像藝術家,有種……嗯,說不清的遊離感,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但又很吸引人,想去探究。”
她說著,還特意眨了眨她那長長的、自然卷翹的睫毛,目光坦誠而直接,毫不避諱地表達著自己的欣賞。
毫無疑問,李亦的容貌在男性中屬於頂尖水準,更難得的是那份曆經兩世沉浮,執掌龐大黑暗與光明勢力所沉澱下來的神秘,深沉且略帶疏離的氣質,對異性而言,如同磁石般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楊若綺顯然也不例外,她性格直率,並不掩飾這份好感。
晚餐在輕鬆甚至略帶一絲曖昧的氛圍中結束。
兩人沿著後海燈光迷離,倒映著酒吧霓虹的岸邊散步。
晚風帶著湖水特有的微腥水汽,輕輕吹拂,恰到好處地驅散了夏末傍晚殘留的最後一絲悶熱。
最終,他們被一陣低回傷感的民謠歌聲吸引,走進了一家看起來頗有年頭的小酒館,又各自點了一杯酒,安靜地坐了一會兒,聽著歌,偶爾低聲交談幾句。
直到夜色漸深,酒意微醺,恰到好處地烘托著情緒,兩人才並肩,踏著朦朧的燈火,慢步走回下榻的酒店。
在電梯口互道晚安時,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幾分未散的、微妙的暖意。
……
第二天上午,韓韋陽帶著他那精明幹練的秘書,專程來到李亦所住的總統套房,恭敬地匯報與華國方麵關於航天航空專項合作的最新進展。
其實大部分核心情況和合作框架,昨天初步會麵時已經溝通得七七八八,今天韓韋陽帶來的,不過是補充了一些最新的、細節性的溝通反饋和文件流程問題。
這本是電話裏或者一份簡短郵件就能說清的事,但韓韋陽堅持親自前來一趟,目的無非是在李亦麵前多露露臉,加深印象,展現自己事必躬親的嚴謹態度。
韓韋陽心裏如同明鏡一般。
李亦將國內依托康瀾和斐特集團的龐大產業網絡交給他打理,看似充分放權,極少過問具體事務。
但這種信任與倚重並非一成不變,更非毫無保留。
他必須時刻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鞏固自己在李亦心中的地位。
“這麽說,華國方麵的技術專家團隊,經過初步論證,認為在科摩羅群島建設我們規劃中的大型航天器發射場及配套基地,從常規的地理條件、長期運營成本和綜合經濟效益上看,並非最佳選擇?”
李亦背對著韓韋陽,站在那占據了整麵牆的巨大落地窗前,俯視著樓下如螞蟻般穿梭的車流和渺小如塵芥的人群,聲音平靜無波。
“是的,李董。”
韓韋陽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語氣謹慎的說道:“華國方麵對這次尖端技術合作確實非常重視,為此組織了航天工業、空氣動力學、地質氣象等多個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進行了聯合初步評估。”
“他們認為,科摩羅群島雖然緯度較低,具有一定的發射優勢,但畢竟孤懸海外,遠離全球主要工業供應鏈和核心技術支持圈,初期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預計會異常高昂。”
“而且,該區域在某些季節存在熱帶氣旋等氣象風險,對於需要極高發射窗口穩定性的航天活動而言,是潛在的不利因素。”
李亦靜靜地聽著,微微點頭,。
華國專家們的這些顧慮,完全符合當前主流的、基於現有技術的航天工業認知。
靠近赤道發射,能最大程度借助地球自轉帶來的線速度,有效提升有效載荷,節省大量寶貴的推進劑。
這些道理他都懂。
但是,他手中所掌握的,是由蜂後統籌推進的,又豈是當前市麵上主流的那些,需要按部就班的常規航天技術?
科摩羅基地的選址,涉及更深層次的戰略隱蔽性、未來深空航向規劃以及蜂後基於全局計算出的最優解。
些許的“常規”成本損耗和“公認”的技術難題,在他所能調動的資源和技術儲備麵前,並非不可逾越。
“告訴華國方麵,”
李亦轉過身,語氣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我方經過慎重且最終的評估,決定,就在科摩羅建造發射場。”
“所有由此產生的、超出他們評估預期的技術難度、額外的資源損耗和建設成本,均由我方一力承擔,他們無需為此擔心。”
“明白了,李董。”韓韋陽立刻應下,“我會將您的決定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華國合作方,並確保他們理解我方的堅定立場。”
正事匯報完畢,韓韋陽識趣地沒有多做停留,很快便躬身告退。
刷臉、表忠心的目的已經達到,過多地停留在上位者的私人空間裏,反而會惹人生厭。
畢竟,沒有哪個掌握至高權柄的人,會喜歡一個男人總是在自己眼前晃悠,尤其是在可能的私人時間。
乘坐專屬電梯下樓時,韓韋陽望著跳動的樓層數字,腦中忽然閃過一件事。
去年,他效仿於朝軍討好李亦的方式,也曾精心挑選並安排過一個國內頂尖藝術院校的姑娘,短暫地陪伴過李亦一段時間,那姑娘好像叫夏悠悠,氣質清純,很懂分寸。
聽說那姑娘後來憑借這層若有若無的關係和自身條件,在娛樂圈已經初步嶄露頭角,拿到了幾個不錯的資源,成了個小有名氣的新晉小花。
想到這裏,他側頭對跟在身邊、默不作聲的秘書低聲吩咐道:“聯係一下夏悠悠,就是去年陪過李總的那位。”
“告訴她,李總來到首都了。”
秘書心領神會,立刻點頭,壓低聲音回應:“好的韓總,我記下了,這就去聯係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