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談判達成!最終握手!

字數:5178   加入書籤

A+A-


    魚台賓館的宴會廳內,燈火通明,暖意融融。
    巨大的圓桌上擺滿了精致的菜肴,既有國宴級的珍饈,也不乏接地氣的特色風味。
    觥籌交錯間,氣氛熱烈而融洽,仿佛隻是一場老友重逢的歡聚。
    李亦坐在主賓位旁,應對自如。
    在座的除了幾位核心領導,還有特意安排的幾位“陪客”。
    一位是國內材料學領域的泰鬥,談及新型複合材料時眼中閃爍著純粹的光。
    一位是肩扛軍銜的軍方代表,話語不多,但眼神銳利,偶爾問及的問題都切中要害。
    還有一位是負責國際經濟與戰略對話的外交部高級人員,言辭圓融,善於引導話題,調節氣氛。
    在座的無一不是曆經風雨、洞察世情的人精。
    刻意營造之下,席間的氛圍自然不可能冷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茅台與拉菲交替間,卻不見誰真正露出醉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天南地北,國際風雲,經濟發展,科技前沿……話題信馬由韁,無所不包。
    李亦大多時候是安靜的傾聽者,麵帶微笑。
    偶爾在關鍵處插上一兩句話,往往能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本質。
    或是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基於全球視野的視角,引得在座眾人或若有所思,或點頭稱許。
    這看似閑適的交談,實則是一場精心安排的、對李亦其人的全方位評估。
    時至今日,誰也不會再將他視為一個運氣爆棚的醫藥新貴或金融奇才。
    鋼果金的“雷霆Ⅰ型”、科摩羅的神秘崛起、與全球諸多敏感區域的千絲萬縷聯係……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這個年輕人手中掌握的力量和影響力,早已超越了商業的範疇。
    華國方麵需要透過這場酒宴,更直觀地感受他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潛在的底線。
    李亦心知肚明,卻也樂得配合。
    他沒有在此刻展露過多的鋒芒與野心,隻是恰到好處地展現著自己的見識、能力與——至少表麵上的——友善。
    兩個小時後,宴會在賓主盡歡的氛圍中結束。
    李亦被恭敬地送回了下榻的套房。
    而關於他的討論,在華國核心決策圈的相關層麵,其實才剛剛開始。
    不過,李亦對此並不十分關心。
    他相信實力才是最好的語言。
    然而,蜂後的信息觸角是無孔不入的。
    當翌日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入房間時,一份關於昨夜內部討論的摘要分析,已經以最高加密等級呈現在李亦的個人終端上。
    情報來源無可追溯,內容卻清晰扼要。
    分析指出,基於此次接觸和過往所有情報的綜合評估,國內對李亦的總體印象集中在幾個關鍵詞上:
    “背景深厚神秘”、“掌握超越時代科技”、“行為邏輯難以常理度之”、“目前表現出合作與善意傾向”、“戰略價值極高,潛在風險並存”、“需保持最高級別關注與審慎接觸”。
    李亦快速掃了幾眼,隨手關閉了界麵。
    這些評價在他的預料之中,既不意外,也無須過多反應。
    神秘感本身,有時就是一種保護色和威懾力。
    當天上午,在魚台賓館一間莊重而不失現代感的會議室裏,第一輪正式談判拉開帷幕。
    李亦並未親自出席,而是由韓韋陽率領著精幹的談判團隊打頭陣。
    華國方麵出麵接待的,同樣是一位副部級的領導。
    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專業。
    雙方在鋪著墨綠色絨布的長桌兩側落座,交換了厚厚的文件資料。
    最初的幾個小時,幾乎都是在相互試探底線、闡述原則立場、以及就合作框架的宏觀方向進行初步碰撞。
    韓韋陽準備充分,據理力爭,在維護核心利益的同時,也展現出足夠的合作靈活性。
    中午,又是一場工作午宴。
    這一次,氣氛稍微輕鬆一些,商務部幾位以“海量”著稱的官員加入,似乎有意在酒桌上再試探一下李亦這邊的“實力”。
    推杯換盞間,目標隱隱指向了李亦。
    然而,他們失算了。
    李亦來者不拒,酒到杯幹,神色卻始終清明,眼神銳利依舊。
    幾輪下來,試圖“攻堅”的幾位反而麵露酡紅,言語間多了幾分謹慎。
    李亦用實力證明,無論是在談判桌還是酒桌上,他都不是輕易可以被拿捏的對象。
    如此節奏,反複進行了數日。
    談判,宴請;再談判,再宴請……每一天,雙方的意見都在碰撞中相互靠攏,共識的區域在一點點擴大,分歧的範圍在逐漸縮小。
    大量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初步技術交換意向書被起草、修改、初步確認。
    直到第七天,最關鍵也是最後一輪的核心談判終於到來。
    這一次,李亦親自步入會議室。
    長方形的談判桌對麵,華國方麵出席的,也正是此前設宴款待他的那位核心領導。
    四目相對,無需再多寒暄與鋪墊。到了這個層級,最終的博弈已不再是細節的糾纏,而是戰略層麵的權衡與決斷。
    “李先生,請。”領導伸手示意,語氣平和而鄭重。
    李亦微微頷首,開門見山,清晰地道出了他最終的需求清單。
    在航天航空領域,他需要華國傾舉國之力,開放核心研發體係,共享關鍵基礎設施,並輸送數以萬計的各領域工程師和科學家。
    全力支持“星槎”計劃及後續深空探索項目。
    同時,在科摩羅、鋼果金等地的存在和活動,需要獲得華國在國際事務中最大程度的理解與戰略背書。
    條件堪稱驚人,幾乎是要將一個超級大國的部分國之力,綁定在他個人的宏大計劃上。
    領導靜靜地聽著,臉上看不出喜怒。
    待李亦說完,他緩緩開口,提出的要求同樣直指核心。
    華國希望獲得“雷霆Ⅰ型”動力裝甲及其背後技術體係的完整轉讓,包括能源、材料、人工智能集成,以及……最關鍵也最敏感的——基因戰士的改造技術。
    會議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這是觸及最底層牌的時刻。
    李亦沉默了片刻,手指在光滑的桌麵上輕輕敲擊了一下,仿佛在權衡某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最終,他抬起眼,目光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完整的基因改造技術,涉及倫理、穩定性和絕對忠誠等複雜問題,恕我無法提供,這並非籌碼問題。”
    他頓了頓,觀察著對方神色的細微變化,繼續說道:
    “但是,我可以提供效果弱化、但安全性極高、旨在全麵提升人體機能、延緩衰老、激發潛力的‘基因優化液’基礎配方與生產技術。”
    “這足以讓貴國的精銳部隊和頂尖人才,在身體素質、神經反應、大腦活性等方麵,獲得一代甚至兩代的提升。”
    “這,是我的底線。”
    他用一個相對溫和、更具普適性、也更容易被接受的“基因優化”概念,替換了充滿禁忌色彩的“基因戰士改造”。
    既守住了核心秘密,又給出了一個對方難以拒絕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替代品。
    領導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顯然在快速評估著這個替代方案的巨大價值與戰略意義。
    全麵提升國民體質,尤其是軍隊和科研人員的基線水平,其長遠影響,或許並不亞於獲得少數超級士兵。
    會議室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隻有雙方高級助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以及無聲的眼神交流。
    最終,領導緩緩站起身,臉上露出了一個鄭重的笑容,向李亦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李先生,為了人類共同的未來。”
    李亦也站起身,握住了那隻象征著龐大國家力量的手。
    “合作愉快。”
    兩手相握的瞬間,不僅僅是一份空前合作協議的達成,更意味著一個隱藏在幕後的科技巨頭,與一個東方大國之間,正式建立起了一種深刻而複雜的戰略捆綁關係。
    未來的世界格局,必將因這次握手,而掀起新的、難以預測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