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兵臨長安
字數:4103 加入書籤
“啊”?
張濟眼中帶著詫異,顯得有些震驚的問道!
“文和,我跟隨太師久矣,而且還犯下了不少罪行,被這些人稱為西涼賊子,亂世屠夫,要是開城投靠衛將軍,恐怕會遭到清算吧”
賈詡聽到這話,搖搖頭,開口解釋道!
“將軍請放心,隻要你將長安城拱手相讓,從今往後全心全意投靠衛將軍,對方不僅不會處置,你甚至還會好好重用於你”
“因為衛將軍雄才大略,禮賢下士,重情重義,從不在乎出身,也不在乎先前犯下了什麽罪,隻要能夠真心投靠,他都願意重用”
“所以將軍不用擔心,以後會被清算的問題”
張濟聽到這話,臉上依舊帶著猶豫,倒不是說忠心董卓,並不想背叛對方,關鍵他們的身份,確實讓很多人引起反感。
最主要是進入洛陽,犯下的罪責太深重,挖皇陵,燒皇宮,毒殺少帝,他根本就不敢保證,劉錦會不會秋後算賬,將他們悄悄弄死。
賈詡看著張濟那猶豫的模樣,臉上不由得帶著難看之色,冷聲喝道!
“將軍,唯一的活路我已經跟你說明白了,你要是能夠聽進去,你就聽進去,投靠衛將軍”
“要是聽不進去,那你便死守長安城,跟衛將軍抗爭到底,實在不行,棄城逃跑,期待董卓留你一命”
說完這話之後,賈詡當即就一甩一拋,準備離開此處。
張濟看著準備離開的賈詡,心中一咯噔,總感覺這話裏有話。
當即就走了過去,拉住賈詡的衣袖,客氣說道!
“文和,我我同意”
說到此處,重重歎息一聲,徹底下定了決心一般。
賈詡聽到這話,邁動的腳步,緩緩停頓了下來,麵容依舊是古井無波,顯得非常的平靜。
張濟猶豫了一番,開口問道!
“文和此番說道,莫非心中已經做好準備投靠劉錦”?
賈詡聞言,倒沒有隱瞞,而是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唉,實話告知吧”
“其實衛將軍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派人招攬於我,隻是我那時候心中存著誌向,想要追隨一名涼州出身的明主,希望能夠保護好涼州”
“所以拒絕了對方的征辟,幾年之後再看此事,不由得覺得有些可笑,終究是我看走了眼”
“沒曾想,當初以為的英雄,到如今卻成了一條惡犬,禍害了這麽多百姓,導致生靈塗炭”
張濟聽到這話,愣了愣,心中詫異無比,沒想到衛將軍,竟然這麽早就發現了賈詡的才能。
心中不由得有些佩服,要知道,賈詡到現在都不怎麽出名,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知曉對方的才能。
就這樣深藏不露的賈詡,還能被衛將軍給發現,派人前來招攬。
隻見賈詡深邃的眼眸,看向大堂外的明媚陽光,緩緩說道!
“所以機會又出現在我眼前,這次我不能錯過,必須得好好把握住,無論如何都會追隨對方,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負”
“而不是蹉跎一生,成為那無用之人,在這亂世之中苟延殘喘”
說完這話之後,身上衣袍,微微一甩,直接朝著大堂外走去。
張濟見此情況並沒有阻攔,而是看著對方離開,心中喃喃自語起來。
回想起這些年的經曆,確實有些不堪回首,做的都是一些喪盡天良之事,身為大漢將領,不僅沒有保護百姓,反而燒殺劫掠。
心中有那麽些悲哀,搖頭歎息一聲之後,眼中充滿堅定,自己必須得改邪歸正,絕不能繼續這麽蹉跎下去,成為那廢物之人。
事情想明白之後,張濟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就派人告訴自己侄兒張繡,將這邊的事情全權告知,隨後又讓他找個機會投靠漢軍,希望能夠倒戈一擊,建立功勳。
幾天之後!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正有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而來,攜帶著烏雲壓頂的氣勢席卷而來。
沿途縣城無不望風而降,主動打開城門,迎接劉錦大軍,因為他們都知道董卓敗亡之日已經到來,沒必要為了他繼續賣命下去。
就這樣,大軍暢通無阻,直接抵達了長安城外。
劉錦騎在馬上,身穿甲胄,腰跨利刃,整個人顯得意氣風發。
眼睛微微眯起,正遙遙看著眼前這座城池,乃是大漢舊都,如今近在咫尺。
心中頗為感歎,搖頭晃腦說道!
“昔日落魄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聚在身邊的田豐,程昱幾人,聽到這話,心中有些詫異。
細細回想一番之後,詫異轉而變成了震驚之色。
沒曾想,自家主公竟然還會吟詩,要知道這番話的意思,和眼前此景確實有著相同之處。
無非就是告別以前的地位,從今以後宣告自己春風得意,挾天下大勢之威,踏入長安城,看透各種權貴鬥爭,又有誰能夠與之匹敵?
可以說是既狂傲又膽大,壓根就沒有將朝廷權威,或者天子權威放在眼裏,甚至是以藐視的姿態。
隻見城頭上的西涼士卒,瑟瑟發抖,都充滿著恐懼之色,顯得非常的害怕和惶恐。
因為他們也有些懵逼,壓根就沒有得到什麽消息,衛將軍就已經率領大軍朝著此處殺來,將整個長安城圍得水泄不通。
站在長安城樓上的張濟,見此情況,早已經下定了決心,看一下我們旁邊的另一位長安城守將樊稠?。
沉思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義伯,眼前這個情況,想必你也已經看明白了,漢軍早已經攻破了函穀關,朝著此處殺來,咱們已經被那李文優給坑害了”
樊稠?聽到這話,臉色越發難看,剛剛得知漢軍到來的消息,他就感覺有些不對勁。
怎麽自己才接手長安城幾天,漢軍就已經到來,這也太巧合了吧。
結果聽到這番話之後,已經是瞬間明白李儒,為什麽放下大權,交由他們兩人管理長安城。
原來是想找兩個替罪羊,抵擋漢軍的進攻。
守不住的話,必定會被漢軍所殺,要是逃跑的話,又會被董卓嚴加處理,大概率也是死路一條,所以說進退都是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