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事實是,是他差了些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A+A-


    喬吟舟的腦海裏回蕩起顧榮那一番清醒的聽起來有些絕情的話。
    她說,嫁他,就讓她受盡委屈。
    她說,喬家是花團錦簇的險地。
    在踢踏踢踏的馬蹄聲中,他不得不承認,榮榮說的對。
    這五年,榮榮孤身一人站在狂風驟雨裏,卻不忍見絲毫的水漬汙泥濺在他的青袍上。
    他不是榮榮的良配,也護不住榮榮。
    是他虧欠榮榮,而不是榮榮虧欠他。
    倏地,喬吟舟有些無顏見顧榮。
    他母親的輕慢、鄙夷、偏見,皆是一把把刺向顧榮的匕首。
    年少時,他不知嗎?
    他知道。
    他竭力勸解,依舊不得其法,便想著再委屈顧榮些許年歲,待他成家立業,待他給顧榮請求誥命,他再做顧榮的靠山。
    或許,從那時起,結局就已然注定。
    哪怕,當年顧榮沒有登門解除婚約,他們二人依舊會蘭因絮果潦草收場。
    喬吟舟攥著韁繩,粗糲的紋路磨的掌心生疼。
    越是清醒的認知,心就頓疼越厲害。
    一直以為,他和榮榮隻是差了些緣分差了些時間。
    不,事實是,是他差了些。
    是他給榮榮的底氣少了些。
    從沒有一刻,甚覺如此無用,如此絕望。
    汪然緊趕慢趕追了上來,見喬吟舟怔愣的站在原地,氣喘籲籲道“公子,您沒正冠啊。”
    何止是沒有正冠。
    一縷墨色長發垂至腰間,僅用一條暗紅色發帶隨意束起,直襟長袍寬鬆地披在身上,全無一絲一毫的端莊與嚴謹,更像是個不拘小節的放浪形骸之人。
    一雙眼睛茫然又自厭,猶如一汪望不到底的深海。
    喬吟舟下意識別過臉去,又抬手撫著頭頂。
    汪然隔著被風拂起的發絲,隱隱約約看到似有水珠從自家公子的下巴滴落。
    汪然心中一緊,不敢再多看,連忙低著頭,雙手將發冠捧了過去。
    見顧大姑娘,公子總歸要得體些。
    喬吟舟回首抬眼,自嘲一笑“不去了。”
    “回府。”
    “讓家丁攔著衛嬤嬤,莫要擾了顧大姑娘的清淨。”
    解釋亦無用。
    換個角度想想,他的解釋何嚐不是在替母親開脫。
    似乎,多年來,他的話說的很漂亮,真正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所以,他有什麽資格遺憾呢。
    汪然愕然,不由得脫口而出“為何?”
    話剛出口,便知自己逾矩。
    喬吟舟眉眼低垂。
    為何?
    因為,歸根到底,他的母親才是最大的問題。
    因為,他的每一次勸說和解釋,對於榮榮來說,都得吞下退讓的委屈。
    今兒是榮榮的好日子,他若出現,就是添晦氣。
    喬吟舟一甩馬鞭,馬兒嘶鳴,風吹動衣擺,恰如年少時,他牽著馬,榮榮坐在馬上,笑靨如花。
    可惜了。
    這一遭,顧榮不知。
    神出鬼沒無處不在的宴尋知。
    宴尋嘴角叼了片樹葉,輕嘖一聲,感慨道“好一個失意人。”
    的確是可憐的緊,但他的立場一如既往鮮明。
    不過,要不要讓財神娘娘知道呢?
    宴尋看著腰間鼓囊囊的荷包,頓覺,如若不告知財神娘娘,一張張銀票拿的實在燙手。
    如若告知……
    不就是給喬吟舟創造被財神娘娘心疼機會嗎?
    最後,宴尋屈從於銀票。
    當然,不是他貪財,而是他相信財神娘娘和小侯爺的兩情相悅。
    此時,顧榮正埋首於賬本間,劈裏啪啦的撥弄算盤珠子。
    忙裏偷閑時,不忘詫異一下喬夫人竟改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秉性。
    這怎麽不算長進呢。
    “小姐,宴統領求見。”
    抱著一碟子冰過的瓜果,倚在廊下欄杆的青棠,囫圇咽下一顆小果子,朗聲稟報
    顧榮“進來。”
    “姑娘,喬吟舟策馬而來,又徘徊片刻後,走了。”宴尋拱了拱手,直接道。
    顧榮有須臾怔愣,快的一閃而逝,無人察覺。
    “或許是因為了解到喬夫人的無禮行為,想要代表其母親表達歉意,這才急忙趕來。”
    至於為何離去。
    顧榮心中隱隱有猜測。
    喬吟舟終於徹徹底底的相信了,她當日那番拒絕求親的話,皆是肺腑之言,絕無半句托詞。
    不同於喬夫人,喬吟舟自始至終都清楚,婚約一事,從不是她不知廉恥的高攀。
    常言道,成大事,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喬吟舟,就是她必須得團結,不能放棄的力量。
    顧榮的眸底深處掠過一抹隱晦的鋒芒。
    至於這縷鋒芒裏,到底是不忍和懷念多一些,還是誌在必得多一些,她自己也分不清。
    顧榮將賬本退至一旁,淡聲道“思來想去,我身為晚輩拒絕喬夫人的盛情相邀,實為不妥。”
    “麵對長輩,理應恭順。”
    “青棠,替我更衣。”
    她要趁此機會,讓喬吟舟對喬夫人的愚蠢有更深刻的認知。她要讓喬吟舟成為束縛喬夫人的枷鎖,讓喬夫人再也無法隨心所欲興風作浪。
    喬家,是她的!
    毒瘤和蠢貨,就該及早剔除。
    總不能讓喬吟舟因著喬夫人那麽個蠢貨,陰溝裏翻船。
    青棠不假思索,頷首應下。
    宴尋眉心動了動。
    這可不像恭順服軟的氣勢,更像是去火上澆油的。
    顧大姑娘,又想做什麽呢?
    宴尋心底不可抑製的升起濃濃的好奇心。
    “宴尋,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我?”顧榮見宴尋似又在失神,邊整理案桌上的賬本,邊隨口問道。
    宴尋“怎麽可能!”
    顧榮挑眉,疑惑道“還真有?”
    “瞞了我何事?”
    講真的,本來隻是一詐,沒想到真詐出了隱秘。
    宴尋搖著頭朝門外退去。
    顧榮輕飄飄道“你不說,我就親自去問謝小侯爺了。”
    宴尋有所隱瞞,必定是謝灼特意吩咐過。
    宴尋撓撓頭“姑娘,小侯爺和南小公子,孰輕孰重?”
    顧榮白了宴尋一眼,沒好氣道“廢話!”
    “日前,小侯爺在獵大雁時遇刺,幸虧小侯爺機警敏捷文武雙全,這才逃過一劫。”
    “刺客是南小侯爺。”
    宴尋隻覺堵在心口好幾日的石頭終於移開了。
    顧榮聞言,瞳孔一縮,厲聲說道“這麽大事情,你們瞞的這麽緊?”
    宴尋頭皮發麻,囁嚅著“小侯爺毫發無傷。”
    “姑娘,您別擔心。”
    顧榮的神情沾染著薄怒,細眉緊蹙“倘若下手的是旁人,不是武藝稀疏的南子奕呢!”
    宴尋:早知道該打死不說的。
    但,他有時候又覺得,顧大姑娘有知情的權利。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知小侯爺是不願顧大姑娘勞心傷神,可每一次隱瞞就好比是在繩子上打了個結,長此以往,是要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