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群情激奮

字數:3719   加入書籤

A+A-


    轉眼,兩天時間過去。
    事態的發展,由於宣傳部和輿論控製部門的強力介入,在社會麵,已經平息了不少。
    不過,在體製內部,造成了不小的風波和影響。
    幾家歡喜幾家愁!
    林峰這個家夥,最近一年以來,鋒芒畢露,盛氣淩人。
    自然讓很多人非常的不爽,哪怕是無冤無仇,可,由於你太過高調張揚,就已經擋住了既得利益者的路子。
    綜合算起來,反倒是歡喜的人,比憂愁的人多得多。
    林峰也是“不負眾望”,回到東陵之後,變的意誌消沉……
    誰的電話也不接,什麽工作也不幹。
    據“有關部門”和“有心之人”的了解,此人在出現了此次好大喜功,貪功冒進的行動事故後,回到東陵第一時間就是借酒澆愁,呼呼大睡……
    甚至還因為心不在焉,在開車過程中,與老百姓的車輛發生了剮蹭,造成了一定的財產損失……
    雖然最終在交管部門和保險公司的介入後順利解決了問題,可,這種消極怠工的狀態,是決不允許的!!更是不能夠容忍的!
    三天之後。
    由於林峰同誌的情況特殊,所以,在命名為“722行動事故”的總結會議暨幹部任用處分的會議上,參會人員級別很高,不僅有主管縣級幹部的臨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洪棟,還有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潘劍也位列其中。
    再加上,“津湘高鐵”遷移工作已經到了即將落實的階段了,這個遷移工作,是省一級的大項目,林峰同誌又是總指揮,事關重大, 以至於,對於林峰一個小小的處級幹部的處分討論會議,更是直接上升到了省一級的層麵。
    會議由米洪江書記主持,盛安華,唐豐年,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等等,全部列席。
    會議現場。
    米洪江率先發言:“同誌們都到齊了,我們就不繼續耽誤時間了。”
    “這次會議,主要的議題是,關於東陵縣縣長林峰,在722行動事故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暨關於行動中決策失誤的主要幹部的任免等問題的討論。”
    “過去幾天,我也跟在座的各位,私下裏都聊過,關於林峰同誌的問題……”
    “整體來說,是褒貶不一……”
    “說該同誌好的方麵也有,而且是實至名歸。”
    “說不好的方麵也有,也同樣是有理有據。”
    “好的方麵,包括但不限於,過去一年時間來,在輝明,在東陵兩地,做出的亮眼的成績,這些都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甚至在上一次,我們的會議,以及我們的民主生活會上,我還提起過,幹部年輕化的問題……”
    “我上次還提出,請大家結合實際情況討論一下,是否請林峰同誌,也參與到我們的民主會議上來,請年輕幹部,以年輕心態,給我們這些老同誌們上一課, 輸輸血,活躍活躍心態和工作角度……”
    “隻可惜,還沒等到這個想法的具體落實,就已經出現了不好的事情……”
    “是啊,真是可惜了……”
    “太遺憾了啊……”
    不少人也紛紛點頭,表示扼腕惋惜,林峰同誌,是個工作紮實的年輕的好同誌,如今出了這檔子事兒,再怎麽想保他,可錯誤終究是事實啊。
    米洪江繼續開口:“所以,功是功過是過,曆來,功過不能相抵,所以才有了今天這個會議。”
    “我們大家暢所欲言,充分討論一下,這位同誌該怎麽處理的問題。”
    “是罰還是打,是罰了不打,還是打了不罰。”
    “誰先說一說自己的看法?”米洪江眼神掃過眾人。
    盛安華率先看向唐豐年,其實也是故意的,當這種人的麵說:“唐書記,據我所知,這位林峰同誌,是你一年前親自點將送到輝明主要領導幹部的位置上去的。要不然你先說說?”
    “好。”
    唐豐年笑了笑:“既然盛省長讓我說,那我就說說。”
    “林峰同誌的工作作風和態度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常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認為,工作過程中出現了紕漏,我們當然不能容忍,可,如果因為犯了一次錯就一棍子打死,那對於我們那些想幹事,能幹事的同誌來說,是不是一種積極性的打擊和破壞呢?”
    “是啊是啊……”
    “唐書記說的有道理……”
    “我認可唐書記的說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不可避免的分出個敵我雙方。
    唐豐年的態度沒有任何曖昧和模棱兩可,是直接拋出了自己的態度來了。
    自然有人擁躉。
    “嗯!唐書記說得有理……”
    盛安華對林峰雖然沒什麽大的意見,可,自己的上頭,對林峰不太滿意,那麽自己的態度,自然要跟隨上麵。
    “不過,唐書記……如果說,一個幹部,貪功冒進,急功近利,也要全麵的認可為工作紮實,這是否激進了點呢?”
    “如果按照你的說法,那是不是以後所有的幹部,都可以想一出是一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甚至那些有一定成績和功勞的同誌,是不是可以胡作非為,大展拳腳橫衝直撞,到頭來出現了問題,犯了錯誤,都用這種說法來為自己開脫??”
    “如果體製內的同誌都這麽幹事情了,我不敢想象老百姓的日子該怎麽過,我們的發展該怎麽穩中有序!!古人也曾經說過,三思而後行!!莽撞行事,後果隻能是不預則廢!!”
    “沒錯!!”
    “我也認為,犯錯了就是犯錯了,不能開脫,更不能從輕發落!唐書記的話我固然認可,但是,犯錯了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一時間,雙方派係,你來我往,爭的唾沫橫飛,精彩至極!
    要論唐豐年和盛安華的含權量的話,盛安華是高於唐豐年的,本來理論上是可以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的。
    可由於米洪江對林峰也稍顯曖昧,所以,就天然給唐豐年這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加持,導致雙方的勢均力敵……一時間也算是分庭抗禮,難分難解。
    米洪江對這個場麵很是滿意,最終把話題,拋給了潘劍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