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誥命

字數:5078   加入書籤

A+A-


    第45章
    “太太,大少爺來了。”
    佩蘭抱著貓回環秀堂, 還帶回了梁虎。
    梁虎是過來給謝玉惜請安的:“小嬸子。”
    二房的長輩,他都特地去請了安,沒道理不來謝玉惜這邊。
    “阿虎。”
    謝玉惜欣喜地放下扇子,道:“正好,我讓秦媽媽給你準備了一些書院裏麵用的東西,一會兒你順路帶回去。”
    秦媽媽帶著兩個婆子進來,搬了一隻大箱籠。
    “打開。”
    謝玉惜吩咐道。
    婆子從命,梁虎看到裏麵有很多衣裳,鞋襪,護腕之類的。
    秦媽媽笑道:“大少爺,時間來不及,隻有襪子是太太親手做的。”
    衣物都尋常。
    但這是謝玉惜的一番心意,看在梁仲驍的麵子上,梁虎也不能敷衍。
    他拱手道:“侄子謝謝嬸子。”
    “一家人,不用這麽客氣。”
    謝玉惜心說,梁仲驍不怎麽重禮節,梁虎卻很周到,看來在白桐書院也學了不少規矩。
    “阿虎,你常住書院,這些隻怕也不夠用,其餘的我改日送到你書院去。山長會不會不允許?”
    “送到書院?”
    梁虎黑眸微亮,露出兩個酒窩,回答謝玉惜的問題:“不會,我們山長巴不得學生家裏來人。”
    不然怎麽撈油水?
    不過,能派仆從去書院裏看孩子的人家,被撈了也心甘情願。
    就盼著花了錢,書院裏的先生能多照拂自家孩子。
    還有親自來看孩子的父母,比仆從更上心。
    想到此,梁虎眼裏閃過一絲落寞。
    “嬸子怎麽想著養貓了?”
    梁虎忽問。
    謝玉惜笑答:“院子裏太安靜,養別的又怕太鬧騰,就讓佩蘭挑了隻乖巧的來。”
    倒不提她的打算。
    聽著與妹妹無關,梁虎便不多問,告了辭,帶著兩個婆子把東西搬回他的院子裏。
    按時去書院之前,還特意過來給謝玉惜辭行。
    等到馬夫回來說:“已經把大少爺送到了書院。”
    謝玉惜立刻往桐源衛所去了一封書信,告訴梁仲驍,梁虎安全到了白桐書院。
    收到信,梁仲驍看完,便裝回原樣,收著。
    他派了衛矛回家遞口信。
    謝玉惜知道的時候,還覺得納悶:“衛矛親自回來?”
    他是梁仲驍在外麵最得力的人手,怎麽派他回來傳這種口信?
    衛矛來時,謝玉惜聽他說完,便道。
    “伯爺寫封信回來我就知道了,不用你特地跑一趟。”
    衛矛眼神微閃,作揖回話:“太太,不麻煩的,小的幹的就是跑腿的活兒。”
    這就謙虛了。
    誰不知他在外行走,外人還要稱一聲“衛爺”。
    “伯爺在衛所裏可好?”
    謝玉惜問了幾句閑話,讓她看起來像個很賢惠的妻子。
    “甚好,”衛矛笑道:“不過定是比不上在家裏太太照顧伯爺舒坦。”
    惹得丫鬟們笑了起來。
    謝玉惜的確也很關心好奇梁仲驍在外的生活,知道他一切都好,便放衛矛走,讓他快點回到梁仲驍身邊。
    “太太,我看大少爺待您倒沒什麽變化。”
    秦媽媽很謹慎,等到梁虎離開伯府,才肯定自己這兩天的觀察結果。
    含茹點著頭,道:“還是佩蘭姐姐說的對,大少爺沒那麽容易受外人挑唆。”
    秦媽媽猶然擔心:“我看二房的人也未必就死心。”
    “靜觀其變吧。”
    謝玉惜很從容,她起身道:“該去議事廳了。”
    這幾天,二房的人都沒有露麵,仿佛被逼著避開謝玉惜的鋒芒。
    不知是不是做給梁虎看的。
    若是,梁虎明顯不吃她們那一套,梁虎一走,她們應該就要來了。
    “二嬸子。”
    果然,謝玉惜一到議事廳,就看到了儷二太太。
    二太夫人卻不在。
    因為她說:“耐心等著,她總有露馬腳的時候。”
    儷二太太就來做一尊吉祥物,倒也不插嘴謝玉惜如何治家,但卻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她一定會抓到謝玉惜的錯處!
    自掌家後,謝玉惜擬定了新的規矩,到了午膳時候,若無及時就讓議事廳裏的人都散了。
    她回環秀堂用膳,橘色小貓立刻跑到她裙子邊,抓咬她的裙擺。
    “小東西,這可不能亂咬。”
    佩蘭過來抓小貓。
    謝玉惜抱著貓兒,笑道:“沒事。喂過羊奶了?”
    “還沒,正要喂,它聞到您的味道,就跑出來了。”
    謝玉惜身上有一股特別的香氣,小貓每次吃好吃的,就會聞到這種味道。
    謝玉惜一回來,它聞著味道便追出來迎。
    “我來喂。”
    謝玉惜親自喂養小貓,還給她剪爪。
    養了才幾天,瞳孔藍膜就漸漸褪了,活潑的不得了,最喜歡抓咬環秀堂的盆栽。
    “太太,喜事!”
    謝玉惜正拎著小貓後脖子,不許她咬花,含茹便跑了進來,道:“衙門送誥命文書來了。”
    秦媽媽大喜:“封誥下來了?”
    含茹點頭,說前院管事去接文書了。
    等了好幾天了,謝玉惜鳳眸瑩亮,笑著和秦媽媽說:“您替我跑一趟前院,該打賞的打賞。”
    幾個丫鬟太年輕了,隻能讓秦媽媽去和管事打交道。
    “是,”秦媽媽又問:“娘家老爺太太那裏,是不是派人去傳道話?”
    “不用,文書是從桐源府衙發來的,父親定是知道了,擺酒的時候再正式請吧。”
    的確,謝元昌比謝玉惜更早見到那文書。
    “文昌兄,恭喜恭喜啊,京城裏發來的誥命文書,你看看。”
    桐源知府黃大人親自跟謝元昌道喜。
    自打謝氏兩個女兒高嫁,謝元昌在衙門裏的地位水漲船高,和黃知府走得十分近。
    “誥命?我家的?”
    謝元昌很疑惑,知府太太還沒拿到誥命,小周氏怎麽會有?
    黃知府為他解惑:“你家嫡長女的。”
    “這麽快便下了誥命文書?”
    謝元昌驚道,女兒才嫁過去多久,中央辦事什麽時候這般高效了!
    他打開一看,赫然寫著謝玉惜的名諱,正三品誥命夫人。
    “元昌兄,你得請酒啊!”
    黃知府拍著他的肩膀。
    “一定一定。”
    謝元昌滿麵春風回了家,小周氏都奇怪:“老爺,何事高興?”
    知道小周氏小心眼子,謝元昌不想聽她抱怨,便道:“沒什麽,隻是想著,我這一府同知的位置也坐得太久了,什麽時候能挪一挪就好了。”
    可政績從哪兒來?
    便是有人拉一把,也得做出點政績才行。
    他有點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