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方亂起來了!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A+A-


    一座荒山外圍,鄭國桂一屁股坐在地上,拿起隨身的水囊喝了兩口喘息道:“格老子滴!!這豐臣秀吉怎麽這麽能跑!!
    京都都被咱們破了,早點投降得了,還跑什麽跑!!副將!再往東邊是哪?”
    “啟稟將軍,再向東就到了倭寇大名鬆下手刹的領地了。咱們是否繼續追擊?”
    一開始明軍打的還是比較克製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因為畢竟是客場作戰,一旦出了問題很有可能被對麵一波抬走。
    而且東瀛和華夏是老鄰居了,所以對彼此也算了解。
    可實際上正麵一交鋒,直接把戚繼光氣笑了。他到底在這謹慎個啥呢?
    明軍同豐臣秀吉麾下的倭寇一共正麵交戰三場。
    第一場是在登陸不久後,在福崗雙方交戰。
    豐臣秀吉以三千幕府兵裹挾十五萬東瀛百姓,不分男女對大明軍營發起衝鋒。
    戚繼光直接命令推出大炮,無差別轟炸。隻打了一輪,對方十五萬人就直接崩潰了。這一戰後,九州島便直接落入明軍管轄範圍內。
    第二場正麵交鋒是在四國島,豐臣秀吉以一千五百火槍兵、五千弓兵、八百武士、三萬槍兵準備來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甚至就連決戰地點都選在了海邊,指揮的東瀛將領命令士兵鑿沉船隻,全軍向死而生。
    戚繼光得到消息後二話不說,直接兵分兩路,陸軍正麵施壓,把對方往海裏趕,水軍開小船繞到對麵背後那線膛炮無差別射擊。
    這一戰直接將豐臣秀吉最後的家底徹底打了個幹幹淨淨。
    戰後戚繼光在複盤時候,對東瀛這群人做了重新的評估。
    東瀛作為華夏庶子,確實學了不少好東西,打別的國家綽綽有餘,但碰到親爹基本上就是挨揍的命了。
    小小倭寇還想來個背水一戰、破釜沉舟。
    這群倭寇壓根就沒弄明白,背水一戰不等於置之死地而後生。
    人家韓信背水一戰是在知己知彼,且敵方無法對己方造成絕對碾壓,而且事前還安排騎兵偷家的。
    是戰略、戰術、情報、心理、地利、戰陣多位一體的碾壓下才能打出來的奇跡!
    你東瀛這點人馬有什麽??
    武器?大明的大炮是倭寇破炮筒子的射程一倍還多!
    戰陣,戚繼光就是軍陣的大師,是當代的頂尖!
    情報?倭寇對明軍的實力一無所知。
    後手?豐臣秀吉現在都窮的尿血了,哪還有後手。就算有,在大明硬實力麵前都是笑話!
    人家韓信背水一戰,成了兵仙。
    你們這群學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貨敢用,那就是被趕下河裏喂王八的命!
    這群倭寇穿個三角褲頭,剃個雷劈的發型,拎把武士刀,像二比似的往海邊一站就叫背水一戰?
    可別糟踐人家兵仙的兵法了!
    兵法從來都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人們往往隻記得結果,而忽略過程就想按部就班的全抄,那隻會死的比趙四他爹還慘。
    也正是這一戰,被戚繼光發現東瀛的真正實力弱的超乎想象,直接領兵直奔京都,三日克城。兩天半用來趕路,半日攻城。
    京都一戰也是戚繼光同豐臣秀吉正麵交鋒最後一戰。
    豐臣秀吉號召百姓守城,又招募鄉野男丁,由老弱病殘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武士軍。
    加上僅剩下的不到五千的兵馬,配上所有民眾,號稱大軍三十萬,勢與京都共存亡。
    戚繼光不語,隻是一味命令開炮!
    一炮打碎武士魂,長官我是自己人!
    到底是未經過訓練的百姓,當大明的炮彈落下,他們親眼看到一個人被炸的四分五裂之時,瞬間就把京都的守衛給帶崩了。
    至此東瀛近乎四分之三落入大明勢力範圍內,僅餘一個北海道島苟延殘喘,豐臣秀吉領殘部逃了過去。
    京都將軍府內,戚繼光懷抱雙臂,看著眼前的地圖,計算著時間以及行軍的速度。
    堂內左右諸將分坐,朱煇靠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胳膊拄在扶手上,臉靠在胳膊上,也不出聲,靜靜等待著戚繼光的號令。
    “全軍修整十日,收編當地百姓負責治理地方,各城各關,除了要地外,隻留一部分士兵負責監管鎮守。
    主力全部調至京都附近修整。十日之後,兵發北海!掃滅叛逆!
    各將領切記約束麾下,不可濫行屠戮百姓之事。但若有反抗,包庇叛逆,或是不敬天威者,亦不可留。
    東瀛四島初歸故國,摩擦在所難免。陛下曾言道,此地將來或許將是我大明進取寰宇的重要一站,絕不容有失。敢有不臣者,誅族,無需上報。”
    “是!謹遵將軍之命!”
    ……
    就在東瀛戰事接近尾聲之際,一隊弗朗基的使者匆匆忙忙的進京。
    是夜時分,薛虹正摟著黛玉入眠,忽聞有人在呼喚自己。
    “老爺,宮裏急召,說是請老爺過去一趟。”
    薛虹睜開眼睛,迅速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正要起身便看見黛玉也睜開了眼睛。
    “師妹安心,想必是陛下有什麽事情,你不必起來,天還早著呢,繼續休息吧。”
    薛虹直接下床穿好鞋子,在雪雁的伺候下開始更衣,隨後乘車直奔東華門。
    入了東華門後,過乾清門、日精門,直奔景陽宮後麵的禦書房。
    禦書房的位置在東六宮的後麵,本朝這裏一般是太子和太上皇的住所。
    是不住妃子的,妃子全在西宮,所以深夜偶爾皇帝召見大臣也沒有什麽忌諱的。
    一到禦書房門口,薛虹就聽見正德帝在裏麵笑的正開心,同時還自言自語道。
    “打仗好啊!!你們不打起來,朕怎麽插手?這一仗打的太妙了!!”
    薛虹扭頭看向過來接自己的王承恩:“王公公,陛下這是……”
    王承恩隻是笑著道:“還是讓陛下自己同薛大人說吧。確實是好消息。”
    薛虹走進了禦書房,停在門口處,整理儀容後躬身行禮:“臣薛虹應召而來,參見陛下。”
    正德帝聽到聲音一喜,直接快步走到門口拽著薛虹的袖子往一旁的桌子前走去,拿起上麵的折子遞給薛虹:“景瑜,打開看看!”
    薛虹打開折子後一目十行迅速閱讀了起來。
    “小弗朗基獨占一州之地,壟斷物資航道,引得諸國不滿。
    是以英吉利、尼德蘭、英格蘭、弗朗基數國聯手意圖與其抗衡……”
    “景瑜,你怎麽看?”
    薛虹將折子合上後,開始思考。
    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恐怕再過不久,英吉利就要打敗小弗朗基,開始成為西方霸主了。
    真讓薛虹來看,其實小弗朗基要比英吉利好對付一點。
    英吉利那是徹頭徹尾的強盜,不能說不幹人事,也是畜生不如。
    而且小弗朗基的國本依賴吸血殖民地,本土幾乎不發展科技、工業、戰術,潛力有限。
    如果按照正常的劇本,英吉利是可以打贏小弗朗基的。
    但薛虹不希望英吉利贏,也不希望小弗朗基成為最大的贏家。混亂才是薛虹希望看到的。
    “陛下,臣建議派遣使者、封舟前往西方各國,盡可能的搜集信息,聯弱伐強。
    至於咱們,眼下當務之急,一是消化呂宋、緬甸、東瀛三地,複啟分封。
    而後謀取身毒,以養大明。再徐徐圖之。”
    總而言之,他們打他們的,咱們發展咱們的。隻不過必要時,大明會充當攪屎棍子的身份,讓西方繼續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