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勒索正德帝的準噶爾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王爺,陛下現如今正在氣頭上呢,奴才們無旨意又不能擅自前往龍首宮。
    隻能請王爺多勸勸陛下,以免氣大傷身,傷了龍體啊。”
    朱煇一邊大步流星的向著禦書房走去,一邊低聲問道:“誰惹陛下了?”
    “還不是外邦胡人鬧得,奴才不便多說,王爺請吧。”
    朱煇一進禦書房就看見正德帝背對著自己,雙手撐在桌子上一言不發。
    “臣弟參見陛下!”
    聽到朱煇的聲音,正德帝轉過身來,臉上帶著莫名的笑意,也不說話,指了指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繡凳,讓朱煇入座,又命宮女上茶。
    正德帝從桌子上抽出一份折子扔給朱煇,朱煇接住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是一封準噶爾大汗發來的折子,或者說是勒索信。
    信裏的大概意思是說願意與大明修好,但大明必須承認準噶爾建立汗國,並且要每年支付一百萬石的糧食,作為準噶爾為大明戍守西域的謝禮。
    甚至這折子裏還明裏暗裏的表示,有人在聯絡他們要一同對付大明。言語之中滿是威脅之意。
    正德帝端起茶盞抿了口,潤了潤唇齒,開口笑道:“老四,朕長的很像好欺負的樣子嗎?”
    朱煇連忙搖頭,開玩笑!自家大哥可是深得孔聖人掄語真傳,能徒手展示“仁”的存在。
    “從來都是朕搶別人的份,今天倒是頭一次見到有人敢勒索朕的!老四,在京裏待悶了沒有,想不想帶點人出去散散心?”
    朱煇連忙起身:“準噶爾冒犯皇兄天威,弟願領兵討伐!”
    正德帝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吩咐一旁的太監:“你去一趟禮部,將有關準噶爾人口、兵力、產出的相關典籍全部調過來。
    老四,朕要你這一仗全勝,萬萬不可失了本朝之威嚴。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今夜你便陪朕在禦書房裏睡吧。看過這些典籍後,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給朕。”
    大明現如今兩征朝鮮抗倭,克緬甸、收呂宋、複東瀛,幾乎是一種全勝的姿態。
    軍威也日盛,這個時候萬萬不能吃敗仗。
    四方部落國度受天災影響嚴重,都對大明虎視眈眈,隻是礙於實力不敢顯露。
    若是單打獨鬥,大明可以輕易碾壓任何一方。但怕就怕四處起火。
    國內也正是全國推行清查人口、田畝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一但失去了軍隊絕對武力的威懾,四方群起而攻之,那先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所以正德帝想要再給大明的軍威添上一把火。也是借這個機會,看看能否引動暗處的老鼠。
    不多時,幾冊被整理好的書本便被呈在木盤上送了過來。
    “嗯?這麽少?”
    “回陛下,準噶爾本就是本朝所敗的瓦剌支部,人口有限,雖甚為驍勇,卻地處荒涼所在。因此調查情報之時便並未太過重視。”
    正德帝同朱煇便開始查看起了準噶爾的情報,一看一個不吱聲。
    人口不足百萬,可戰之兵最多不過五萬。且裝備簡陋,與羅刹國、舊元庭、葉爾羌汗國都有摩擦,說白了四麵皆敵。
    撐死了能拿出來兩萬人抵抗大明的肘擊。
    這樣的國力兵力,你敢勒索朕?!!
    正德帝一時間不知道該懷疑準噶爾大汗的腦子,還是該懷疑書上記錄的信息真實性。
    “王大伴,你跑一趟薛……算了。你再去禮部,把凡是有關準噶爾記錄的典籍書冊通通拿過來。
    另外,派人去查一查草原方麵的消息,既然是瓦剌殘部,那就一定會有相關的記錄在。”
    正德帝再一次懷念薛虹在京的時光,有問題需要查資料,直接一個人肉搜索。
    哪裏需要費這麽大的力氣。
    一番忙碌後,最終證實了,準噶爾就是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剛剛立國不久的汗國。
    準噶爾之所以名氣大,那是因為他是距離華夏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滅族。不是因為他有多強。
    根據清實錄以及康熙朝滿文奏折朱批全譯,康熙出動了三十萬(實際十五萬人),打了準噶爾整整兩年,被準噶爾八千人拖住了。直到康熙去世都未能建功。
    這能說明準噶爾強嗎??隻能說明康熙點將失誤,戰略失誤。
    甚至康熙都被準噶爾搞的魔怔了,後期甚至玩起了詛咒,希望可以將準噶爾的國王詛咒死。
    更搞笑的是,康熙晚年甚至寄希望於道士李慶安的“仙術”,六丁六甲神法打敗對方。
    沒有抹黑,算是正史,這事清朝自己可能覺得太抽象,太丟人了,所以本來都被抹掉了。
    結果後人翻出來康熙時期的滿文密折又給翻譯出來,公之於眾了。
    康熙甚至修改了部分曆史,掩蓋第一次遠征西藏的失敗,但凡來過,必留痕,孤史不證。
    這段曆史最終還是被後人給還原了出來。
    大慫有個宋欽宗,以六甲神兵對抗金軍。
    大清有個康熙帝,也用六甲神兵對抗準噶爾。
    這一波屬於是新版本致敬老版本了。
    隻能說搞抽象康熙確實有一套,但這並不能證明準噶爾有多強,隻能證明清朝初期內部問題多,對外戰爭羸弱。
    準噶爾有火器不假,都是淘汰了快一百年的老貨,遠不如清朝的火器。而且準噶爾四麵樹敵,難以全麵抵抗清朝的進攻。
    在人口、軍隊人數、後勤能力、裝備、情報全方位碾壓準噶爾的情況下,康熙被人家磨的精神失常。
    還能說啥?指揮能力弱唄!
    準噶爾被吹成了一個大的汗國,可但凡動腦子想一想也知道,一個人口不到百萬的國家,再大他能大到哪裏去?
    至於後世營銷號所謂的準噶爾統治範圍大……他一個遊牧民族出身,統治地區三分一是大沙漠,剩下的地方也幹旱嚴重。
    為啥不往水土豐茂的地方跑嘞?是不喜歡嗎??還是仁義,把好地方留給友好鄰邦??
    &n打不過嘛!!!
    至於什麽中亞霸主,那都是吹出來的戰績。
    朱煇看過了所有有關於準噶爾的信息後,當即起身道:“皇兄隻需給弟三千騎兵,一萬蒙騎。必可剿滅準噶爾擾軍,揚我大明國威!!”
    就準噶爾這個接壤的版圖,豁出去老命能集結出來三萬人和大明對掏,那都算朱煇看的起他。
    在絕對的裝備優勢下,一萬打三萬!朱煇有這個自信!
    至於為什麽要帶蒙騎?
    一來,是給蒙騎一個立功,融入朝堂的機會。
    二來,準噶爾那破地方,狗都不如,一般人還真不好找路。這時候就得有請專業人士了。
    漢人找不到你們藏哪?你們老表難道還找不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