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驅霆策電的宗教瘋子

字數:4678   加入書籤

A+A-


    “啥玩意??工部手底下科技司死了十幾個人?!!”
    薛虹穿著裏衣從床榻上坐了起來,伸手製止了要起來的黛玉,又替黛玉扯了扯被子,然後穿上鞋看向窗外的狂風驟雨,以及漆黑如墨的天空中不時閃爍的雷霆,隻覺得大腦一片空白。
    “師兄……”
    “師妹不必擔憂,為兄去去便回。雪雁,幫我更衣。”
    薛虹迅速穿戴整齊,批好鬥篷、外穿蓑衣大步流星朝著外麵走去。
    ……
    工部一處試驗場地,十個身著道袍、西洋修士服的煉金術師渾身焦黑的躺在地上。
    本就已經黑的快要反光的宋應星臉色再次黑了三分。
    這些宗教人士屬於工部中的高端人才,這一下子死了十個,著實讓他心疼的不行。
    “長庚,情況如何了?”
    聲音響起,眾人立刻抬起頭來看去,隻見遠處仿佛一團火迅速滾了過來,照亮了室內的陰霾。
    本就被這件事弄的人心惶惶的眾人,仿佛瞬間有了主心骨。
    “薛侍郎。”
    “侍郎大人!!”
    “屬下見過司主!”
    眾人的稱呼五花八門,薛虹也對著眾人點頭算做還禮。
    一旁的兩名官員見薛虹身上的蓑衣還在滴落水珠,連忙上前主動替薛虹解下。
    “到底怎麽回事??怎麽會好端端的死這麽多人?”
    宋應星額頭青筋瞬間暴起:“還不是這些瘋子不聽指揮,私自在這樣天氣靠近引雷針!想要引雷做試驗!”
    “這樣的雷爆天氣去引雷針下麵做實驗?!!他們不知道後果嗎??”
    外麵的雨水幾乎成了水幕,積水幾乎沒過的腳腕。
    這樣的天氣一道雷落下來,方圓百米內一個活物都剩不下!
    宋應星又氣又惋惜的道:“他們這些人就是工部對雷電研究最深的一批人了。
    不久前,他們其中一個人提出了一個推論。之所以雷雨天氣後莊稼的長勢會變好些,不隻是因為降水。
    他們認為可能是雷霆起到了某種作用,或者說雷霆的存在引動了天地間的正炁,促進了莊稼的生長。
    因此他們便申請使用工部的引雷台,想要證明這個觀點。
    可是工部中的項目很多,再加上雷天難得,所以短時間內根本沒有這個機會去證實。
    再加上今天的雷雨過於極端,所以我便下令將引雷台封了起來。
    沒想到他們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隻穿戴了簡單的防護措施便私自進入引雷台研究。
    結果……
    唉!!等我們發現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聽到宋應星的話後,薛虹瞬間心痛到無法呼吸。
    損失的這十位宗教人士個頂個的是奇才啊!!
    居然這麽早就能推斷出雷霆催化出氮氣對莊稼的影響。
    “長庚,以後務必要加強工部的監管措施,人比什麽都要重要。
    至於引雷台的問題,我會向聖上上書索要經費,多建造幾處。這樣的事情以後不該再發生了。
    這十位道長、修士的仙逝是為了天地間的道理,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欲。理當嘉獎。我明日便上書為他們請封。”
    人類的進步總是少不得犧牲的。
    現如今大明科學的火苗剛剛燃起,萬萬不能被熄滅。
    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薛虹要讓天下人看到朝廷對於科學的重視。
    上有所好,下必所效。長此以往之下,華夏重利重實踐而輕理論的風氣必然有所緩解與改變。
    除此之外,薛虹又關心了一下工部的進度。想看看對方有沒有搓出來什麽黑科技。
    結果還真有!!
    道教配合西方煉金術師,鼓搗出來了不少奇奇怪怪的東西。
    其中有幾種產物貌似對於農作物產量有著不少的提升。
    薛虹連忙開口詢問是誰弄的,他好請封嘉獎。
    宋應星一指地上躺著的那十位。
    薛虹:?o·(? ??????????? ?o·?
    死十個一百個、一千個官員都比死十個頂級科研人員強的多啊!!
    ……
    第二天一早,薛虹便將工部發生的事情,簡潔明了的做了匯報,並提十名犧牲者請封。
    奏折中明確的指出,這十人是為了研究能夠替天下萬民增加莊稼產量的方法才在尹雷台雷擊而死。
    正德帝也不吝嗇封賞,當即降旨,加封十人為“懷仁崇善顯德都水官十真人”,立下碑文以贔屭背負,銘刻功績,供後人瞻仰。
    與此同時,薛虹和宋應星花了一些時間,對工部科技司試驗做了嚴格的規定。
    力求日後盡可能避免再出現這種慘案。
    ……
    第二天下了朝會後,回到家中薛虹依舊為這十位的犧牲而惋惜。
    對於底層百姓而言,這個時代能搞出來增加產量的化肥的意義比任何項目的意義都要重大!
    這十個人如果不犧牲,興許未來二十年內,就可能找到量產化肥的辦法。
    即便效果遠遠比不上後世的化肥,可哪怕能提高一絲一毫的產量,對於天下的百姓來說也是意義重大非凡!
    可就是這麽十個鎮國級別的人才,居然因為意外都沒了!!
    下了早朝後,正德帝還在勸薛虹想開點。
    薛虹覺得,如果自家陛下要是知道這十個人代表著什麽,可能會比自己更心疼。
    就在薛虹捂著額頭垂目坐在椅子上時,冰涼、柔軟的觸感從太陽穴處傳來。
    一雙素手輕輕攀上薛虹的眉間按動著。
    薛虹也順著力量將頭微微後仰,靠在黛玉的懷裏,緊繃的神情也漸漸的放鬆了下來。
    黛玉的氣息縈繞在薛虹的鼻翼四周,令他不自覺的安心了下來。
    “師兄,可好些了?”
    “嗯,多謝師妹。”
    黛玉沒有去問薛虹發生了什麽,而是輕聲的道:“莊子有雲:巧者勞而智者憂。師兄不必將所有的事情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天下萬事萬物,終究逃不過自然而字。一切的發展有其順序和道理。
    縱使師兄學究天人,又能扛的住多少事呢?”
    自從薛虹回京後,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往往天還不亮就出門,直到曉月星殘時分才回來。
    遠洋外貿司的事情薛虹一手抓。
    科舉的事情皇帝會詢問他的建議。
    戶部的新政改革,薛虹也要參與。
    工部的治河、工具的研發都需要薛虹的間接參與。
    有時候黛玉也難免生出些怒火來,卻不是對自家夫君的,是對朝堂上袞袞諸公的。
    滿朝之人何其無能,什麽事都要落在自己師兄的肩上?!
    但黛玉也在為薛虹而驕傲。
    這樣一個肩上挑著天下,心懷著天下的大丈夫,是獨屬於自己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