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炊煙未散·心火猶存
字數:5249 加入書籤
清晨的村莊還帶著露水的濕潤,微風輕拂,炊煙未散,但羅姑娘的心卻已經沉了下來。
她站在老木匠家門口,看著那位平日裏沉默寡言、如今卻坐在門檻上喃喃自語的老人,眉頭緊鎖。
“我記不得兒子的臉了……他明明昨天還在門口練斧頭,怎麽……怎麽一閉眼就模糊了?”
羅姑娘蹲下身,輕聲問:“您還記得他笑起來是什麽樣子嗎?”
老木匠怔了怔,眼眶泛紅,卻搖了搖頭。
“記不清了……像是被什麽東西抽走了……”
羅姑娘心頭一震。
命運崩解的第七天,她以為一切都會慢慢回歸正軌,卻沒想到,有些人,被命運奪走的,不是束縛,而是記憶。
她回頭望向項公子,後者也皺起了眉。
“這些人,當年被‘命核’所控,他們的人生軌跡被牢牢釘死,如今命核崩解,他們的自由回歸了,可曾經的生活軌跡,也被抽空了。”
“就像是……失去了錨點。”羅姑娘喃喃。
項公子點頭:“他們曾經靠‘命核’來維持生活的秩序,現在命核沒了,他們反而不知道該怎麽活了。”
羅姑娘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身,目光堅定。
“我們不能讓他們繼續迷失。”
她轉身走向村口,聲音清亮而堅定:“大家聽著,從今日起,我們設立‘心火堂’。誰若心有迷惘、記憶模糊,就來村口的篝火旁,我們一起,找回自己。”
村民們聞言紛紛聚集過來,眼神中帶著疑惑,也帶著隱隱的期待。
篝火被點燃,火焰躍動,映照著一張張略顯迷茫的臉龐。
羅姑娘站在火堆前,目光溫柔而堅定。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都在問自己——我該做什麽?我該記得什麽?你們不是失去了記憶,而是失去了方向。”
她輕輕開口,聲音柔和卻有力。
“我也曾迷失過。被困在鏡中世界,被虛假的命運所欺騙,誤以為自己隻是一個工具。那時候,我以為隻要完成任務,就能換來一個安穩的結局。”
她頓了頓,看向眾人。
“可後來我明白,真正的安穩,不是命運給的,是我們自己給的。”
她伸出手,指向跳動的火焰。
“這火,是人心的光。你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的溫暖時刻。也許是一頓熱飯,也許是親人的一句叮囑,也許隻是某個陽光正好的午後,你看著孩子奔跑時的笑容。”
“這些,才是真正的你們,不是命運的影子,而是自己的光。”
她的話語落在眾人心裏,像是點燃了什麽。
老木匠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掌心還留著常年握斧的繭,他喃喃:“我以前總嫌兒子笨,教他做木工的時候,他總是不得要領……可有一天,他做出了一把小椅子,高興得像個孩子……”
項公子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還記得那一刻你心裏的驕傲嗎?”
老木匠猛然抬頭,眼中泛起淚光,卻不再是空洞,而是真實的情緒。
“我記得……我記得!”
他顫抖著點頭,像是從迷霧中醒來。
“那一刻,我真想抱抱他……”
項公子笑了:“那就不隻是記憶,那是你的心。”
他轉身麵向眾人,聲音沉穩有力。
“不要去追記憶的影子,去感受你心中還存在的溫度。那才是真正的你們。”
村民們漸漸圍坐下來,有人開始低聲回憶,有人閉上眼靜靜思索。
篝火映照著他們的臉,仿佛每一雙眼睛裏,都重新點亮了光。
夜色漸深,羅姑娘靠在項公子肩上,輕聲問:“你有沒有覺得,命運崩解後的我們,其實比從前更自由?”
項公子低頭看她,溫柔一笑:“因為自由不是命運給的,是你我選擇的。”
羅姑娘輕輕一笑,望向遠處。
她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風浪
“我們不是被命運定義的人,而是定義自己的人。”
就在這時,遠處的村口傳來一陣腳步聲。
趙師姐走了進來,一身白衣在火光中顯得格外清冷。
她看著羅姑娘,眼神認真而堅定。
“羅姑娘,其他村落也出現了類似症狀……但我在推廣你的心火堂做法。”
羅姑娘一怔,看向她。
趙師姐微微一笑:“因為你讓我們明白,命運可以崩解,但人心不能熄滅。”
她停頓了一下,像是有什麽話要說,卻終究沒有繼續。
夜色深沉,篝火未熄。
而屬於他們的旅程,也才剛剛開始。
趙師姐站在篝火映照的陰影裏,目光如雪,卻帶著一絲暖意。
她緩步走到羅姑娘麵前,輕聲道:“其他村落也出現了類似症狀,有些老人開始忘記親人的名字,有些婦人忘記了自己為何而哭……他們像是被抽去了靈魂的殼。”
羅姑娘心頭一震,眼神中浮現出一絲擔憂。
“但你的心火堂,已經在三個村落地生根。”趙師姐語氣堅定,“我教他們點起篝火,教他們回憶,教他們感受。你知道嗎?有個失去丈夫的婦人,昨天在火堆旁,第一次笑出了聲。”
羅姑娘望著她,眼底泛起柔光。
“你不再是那個需要力量的少女。”趙師姐看著她,語氣輕緩卻有力,“你是照亮他人的光。”
這句話落在心頭,像是一滴溫熱的水珠,緩緩滲透進羅姑娘的血液。
她低頭看著自己微微顫抖的手,忽然想起那個被困在鏡中世界的自己,想起那些被命運操控的日夜,想起她曾以為自己隻是個工具,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離。
可如今,她的火,不僅點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
“謝謝你們。”她輕聲道,聲音裏帶著笑意,也帶著堅定,“但我不會止步於此。”
趙師姐點頭,轉身離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夜幕降臨,村莊在篝火的照耀下顯得溫暖而安靜。
心火堂的火堆旁,已經坐滿了人。
有拄著拐杖的老人,有抱著孩子的婦人,也有沉默的農夫、織女,甚至還有幾個偷偷跑出來的孩童,圍坐在火堆旁,睜大眼睛聽老木匠講他兒子第一次做出小椅子時的模樣。
“那孩子啊,手笨得像隻剛學走路的小狗,可笑得比春天的桃花還燦爛。”老木匠笑著,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我爹也教我砍柴,我總砍歪……”一個少年插話道,聲音稚嫩卻真誠。
“後來呢?”
“後來他誇我砍得像條龍,其實那柴火歪得像條蛇!”少年說完,眾人哄笑起來。
笑聲在夜色中蕩漾開來,像是風拂過麥田,又像是星星落進了人間。
項公子坐在一旁,靠著樹幹,目光溫柔地望著羅姑娘。
她正和一個失憶的小女孩說話,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引導她回憶母親的歌聲。
“我……我記不得了。”小女孩眼圈泛紅。
“那我們一起唱吧。”羅姑娘輕聲哼起一段簡單的調子,聲音輕柔如水。
小女孩怔了怔,隨後跟著哼了起來。
那歌聲像是一根線,將她心底的某個角落輕輕牽動,記憶如漣漪般泛起。
“我……我記得了!我娘也唱過這首歌!”她忽然睜大眼睛,臉上綻放出久違的笑容。
項公子看著這一幕,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這一刻,他忽然明白,羅姑娘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他保護的女孩。
她,成了別人的光。
林邊,小白狐靜靜站著,望著篝火與人群,嘴角微揚。
“命運雖滅,人心不熄。”他低聲道,身影緩緩隱入夜色。
風起,火光躍動。
而在這溫暖的光中,誰也沒注意到,村口那片林子裏,一道模糊的影子悄然一閃而過。
夜深了,村莊歸於寂靜,唯獨心火堂的篝火仍在燃燒,仿佛永遠不會熄滅。
直到某夜,一個少年在心火堂外徘徊,雙眼無神,口中低聲念叨:“你們看不見……它還在看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