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安分的姬玉瑤
字數:5506 加入書籤
當一切吩咐下去,
高晚秋便以最快速度,安排人在洛京城外,準備好了場所。
同時,
除了老鐵匠外,
還召集了周邊地區,所有技藝高超的鐵匠。
其中還包括一些道士、方士,也就是對火藥有所了解的人,為的就是能夠盡快製作出武器。
至於平叛大軍,
在決定要研製火器後,
高晚秋直接下令撤軍,僅僅留下三萬精兵,由謝雲逸指揮,繼續駐紮在前線牽扯叛軍。
對於這個命令,
高晚秋當然知道,韓子成肯定能夠無壓力的發展。
但是!
她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
畢竟從先前的模擬結果來看,憑借目前齊國的軍力,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徹底剿滅韓子成的。
即便能夠一次次的重創,
但隻要韓子成一天沒死,
轉眼間,
就能悄無聲息的召喚出數萬兵馬,其中還包括具裝甲騎。
這種恐怖的發展速度,也是高晚秋先前絕望的原因。
畢竟齊國的兵馬隻會越打越少,反觀韓子成卻是越打越多,你就說這種敵人,怎麽打吧。
現在想到火器的高晚秋,也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然冷兵器不行,
那就嚐試一下火器!
至於說為什麽要留下幾萬人在前線,也是為了不讓韓子成痛痛快快的發育。
雖然無法阻止,但延緩還是能夠做到的。
而大軍的撤退也能讓後勤,不用承擔那麽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
還有一點也是高晚秋所考慮到的,
那就是陳國和燕國的威脅!
燕國暫且不提,
就單說陳國,每一次模擬時間來到昭寧四年的三月,都能看到南陳出兵北伐。
問題還不是一次兩次,
而是每一次!
對於這種注定要發生的事情,高晚秋肯定要未雨綢繆。
至於燕國,
雖然模擬中,
燕國南下的內容出現的次數較少,
但也不是沒有!
而且,
最近一段時間,
根據細作傳來的消息,燕國已經有整軍備戰的跡象。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燕國突然出現這種舉動,什麽意思不言而喻。
高晚秋可不相信,姬玉瑤那個女人會閑的沒事,沒有任何理由的做這些事情。
別的不說,
但從姬玉瑤登基之後的這幾年,她的所作所為來看,幾乎是把野心兩個字刻在了臉上。
勵精圖治、變法圖強!
燕國近幾年可是日新月異的發展著。
如果不是被韓子成牽扯了太多精力,高晚秋怕是早就對燕國出手了。
畢竟她可不願意看到,
齊國的北部,
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國。
相比之下,
宋國無論是皇帝的昏庸,亦或者是宋國重文輕武的國策,都讓高晚秋十分安心。
一群一無是處的書生,能有幾個會領兵打仗的?
如果不是陳國、燕國的存在,宋國怕是早就被齊國吞並了,根本不會存活到今天。
其實燕國在之前,
也是孱弱不堪。
隻不過因為國土過於偏僻,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一直以來都沒被中原大國放在眼中,所以才能殘存到今天。
但姬玉瑤登基之後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讓高晚秋感受到了威脅。
“韓子成......”
“我真的是被你逼到絕境了!”
嘴角流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高晚秋自嘲的搖了搖頭。
原本的她,
是真打算要放棄了,
甚至於,
有那麽一段時間,她都在考慮,投降韓子成的可行性了。
畢竟,
相較於齊國的滅亡,
能夠保留齊國的國號,肯定是能更好一些的。
隻是想到要成為韓子成的皇後,這一點讓高晚秋有些無法接受,可是在想要放棄的那段時間,高晚秋還真想過這件事的可行性。
隻是到最後.......
還沒等她做出決定,
就已經有了解決辦法。
雖然這個辦法,
高晚秋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至少帶給了她希望。
一個能夠終結重甲騎兵的武器!
當然了,
結果如何,
等下一次模擬就能看出來了。
"火器......"
高晚秋低聲喃喃著這兩個字,這個名字是那個鐵匠所講出來的,而在模擬中,她記得韓子成稱呼這種武器為槍。
了解到攻擊的原理後,
現在仔細想來,
高晚秋感覺,後麵畫麵中的那些武器,很可能是這種火器不斷發展的完全體。
就比如那所謂的槍,到了後期已經不再需要反鎖的步驟,直接就能攻擊。
“若是現在就能擁有這種武器就好了。”
“百步之外,直接取了韓子成的狗命,這樣朕也能睡個安穩覺了。”
歎息一聲,
高晚秋想到了齊國的曆代帝王,
“也不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列祖列宗的身上,他們又會如何應對。”
對於身上肩負的重擔,
說實話,
高晚秋是真的感覺有些累了。
要不然,也不會無數次的想要房子。
她感覺現在的自己,也不過是在強撐一口氣,如果在後續的模擬中,依舊失敗了,那自己這口氣怕是也要泄了。
“還剩不到兩天半的時間,很快就能看到結果了。”
十天的時間,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可每一次都讓高晚秋度日如年。
這一次,
顯然也不例外。
.......
就在高晚秋已經回到洛京,一邊關注著火器製作的進程,一邊等待係統冷卻結束的時候。
並州北部,
得到消息的韓子成,卻是有些懵逼。
不是,
她真的撤軍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韓子成甚至懷疑是假情報,亦或者是齊國在引蛇出洞。
畢竟,
在確認高晚秋知曉自己擁有金手指的前提下,
韓子成實在想不明白,她就這麽輕易的放棄了對自己的圍剿。
難道她就不怕自己安穩發育,然後推翻齊國嗎?
事出反常必有妖。
雖然感覺事情有些反常,
但韓子成實在想不到原因。
難道真的是因為糧草不濟,再加上天氣嚴寒,所以就退兵了?
“不應該啊。”
“不管怎樣說,她也該拚一拚才是,總不能直接認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