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賈府目標轉移,薛虹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隆慶帝拿著手上的折子,遞給了尹皇後:“梓潼,看看朕的兩位肱骨之臣。
    別人在那忙著推脫責任的時候,真正的忠臣幹臣已經在想著辦法解決困難了!
    薛虹年紀輕輕,幹事卻是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朕的眼光錯不了!!
    這一對兒師徒是先祖見朕勤勉降給朕的!”
    尹皇後接過奏折一看,上麵的內容寫的明明白白。
    江南大批糧食物資及時運至河南,在太子的監督下,工部尚書李如圭的指揮下災民清理河道,引水入淮,修複城池、建造房屋已經開始提上日程了。
    最次,也可以在飄雪之前勉強給災民們一個容身之地,不至於讓災民餓死、凍死在河南。
    而且江南一地的糧食還在源源不斷的運輸過去。
    薛虹所督糧食到的如此及時,還這麽多,這樣一來另外兩人的時間就會寬裕不少。
    河南方麵太子和工部尚書李如圭的可操作空間也就越大!
    最讓人開心的莫過於,這一大批的糧食物資,全是白嫖的,屬於江南的愛國富商們捐贈。
    後續的物資也僅僅隻是溢出市麵價格三成,和隆慶帝給的底線比要低太多太多了。
    而薛虹本人則是帶著老師林如海在揚州募捐得來的一百五十萬兩紋銀乘船回京。
    出去一趟用最短的時間事辦了,糧食也以幾乎最低的價格采買成功,還把對江南的影響幾乎壓到了最低。回來人家還又拉了好幾船的銀子!
    什麽叫做效率!什麽叫做精幹!
    尹皇後也為隆慶帝慧眼識珠找到薛虹而開心。
    因為薛虹不單單是她丈夫的臣子,未來更是她的兒子、當今太子的肱骨、棟梁。
    隆慶帝叉著腰,一瞬間突然感覺,天地萬物突然又順眼起來了,這禦花園裏的花長的還挺東西的!
    隆慶帝嘴角帶著壓不下去的笑意指著奏折開口:“這已經是這對師徒第二次給朕下及時雨了。
    如海的功勞朕會暫且記著,等江南穩固後入京再行封賞。
    至於薛虹嘛……今年朕已經給他升過官職,畢竟資曆太淺,再行擢升難免有人妒忌……
    這樣吧,賜玉鬥一對,束冠一頂。朕今天高興,再賜他一幅墨寶。他的功勞等過來年,再行升遷,今年就先這樣吧。”
    此話一出,幾乎周圍的所有人都有些驚訝。這裏麵的偏心幾乎演都不演了。
    多少四品的官員幹大半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幅皇帝的墨寶。
    更何況隆慶帝本就不喜歡隨意賞賜,當然也有窮的原因,更多的還是他有意控製這種東西的流出。
    能被當做賞賜使用的皇帝墨寶,都是蓋了私印的,家裏有這東西,隻要不改朝換代,哪怕家裏有人犯罪了,往放有墨寶的屋子一蹲。
    順天知府親自過來,也不敢進屋抓人呐!
    隆慶帝卻表情無所屌謂,薛虹師徒倆已經是他的人了,跑不了,而且當師父的還給自己幹著玩命的活。
    未來當徒弟的更是傳家的帝弓,偏心點怎麽了?
    隆慶帝吩咐太監下去抬桌子、文房四寶來,一側目就發現了尹皇後身邊的宮女換人了。
    除非必要,否則隻要得了空隆慶帝恨不得天天往坤寧宮鑽,自己媳婦手底下有幾個人長什麽樣他能記不住?
    看到隆慶帝的眼神尹皇後便明白了,主動介紹道:“這位是從甄太妃宮裏出來的宮女,因其是榮國府的出身,我便封了她做女史,侍候在我身邊。”
    榮國府→甄太妃→混到坤寧宮=給朕有多遠滾多遠
    隆慶帝最討厭的幾顆雷賈元春幾乎踩了個遍。
    出身勳貴頭子賈府,太上皇鐵杆狗腿子,和隆慶帝對著幹。
    進宮後還被甄太妃收走了,四舍五入等於收到了太上皇麾下。
    結果現在又放出來了,還混坤寧宮裏去了,你t要臥幾個底呀?
    三百六十宮,宮宮有你賈元春唄?
    隆慶帝隻是深深的看了賈元春一眼後,沒有任何表情便移開了目光。
    待到桌子同筆墨紙硯到後,夏守忠立刻上前研墨。
    隆慶帝銀鉤鐵畫的大字躍然於紙上。
    弓承君子風,明昭發宇外。
    丹青尤記事,蒼生均以賴。
    寥寥幾筆,短短四句,既包含著對薛虹的肯定,更承載著隆慶帝對薛虹的期望。
    以君子之性化天子之弓,在未來揚大明昭昭之德於海外。
    令千戶丹青記載下這佳話,傳頌下去。
    護土開疆,天下的百姓得之庇護賴以生存!
    四句話對薛虹的評價和期望躍然於紙上!
    這一刻,就連尹皇後都覺得這賞賜……貌似重了些。
    尹皇後輕聲笑道:“陛下,這孩子才二十歲,你便壓上這樣的期望,未免重了些吧?”
    隆慶帝笑的極其自信,將手中的毛筆放下:“誰叫朕的帝弓就隻有二十歲呢?年紀小不是問題,冠軍不也是未及雙十便立下不世之功嗎?
    朕既然要行非常之事,就要敢用非常之人!”
    而一旁的賈元春更是垂著頭,心頭狂跳。
    她雖身處宮中,卻並不是對外麵事一點也不知道的。
    薛虹考中探花,還和自己的姑父是師徒,成為了一門雙探花的佳話,這些賈元春也知道。
    隻不過一開始她雖然羨慕,幻想著未來她的弟弟寶玉有朝一日也能金榜題名,可說到底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探花雖清貴,但也不是多麽稀缺的東西,三年一位,這滿朝中就有十幾位狀元探花在。
    可今天的消息確確實實令賈元春震驚。
    聽著皇帝的意思,未來林姑父大概率是要入京任職重用,大概率要入閣的。
    還有那位薛虹,在此之前賈元春從未想過有人能在弱冠的年紀得到皇上這樣的稱讚!
    話裏話外之意無外乎在明說,朕死之後,大明朝的頂梁柱,太子登基的良臣還是這位薛虹!
    這算什麽?皇帝還活的好好的,就把托孤重臣定好了一個?還是個比太子還小的托孤重臣??
    賈元春太心動了,這樣的人要是能像林姑父一樣被收入賈家……
    薛虹一個人,就可以保家族百年的安穩!
    別看這群勳貴罵文臣一個比一個狠,可實際上他們比誰都羨慕!他們也不是傻子,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新帝的絆腳石,如果不能轉型,哪怕熬過了隆慶帝,後麵也會遲早被清算的。
    薛虹一身的才華,還有著一門雙探花的光環,把他收進賈府,那未來賈府的年輕一脈也就有希望了。
    賈元春將薛虹的事暗自記下,想著以後祖母進宮的時候將此事分說一番。
    這樣的人物,可千萬不能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