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龍磨牙霍霍向地方

字數:4199   加入書籤

A+A-


    天邊一抹魚肚白漸漸浮現,暈染雲端,日華照耀天闕,宣告著新的開始。
    太和殿外,景陽鍾聲響徹宮闕,餘音繞梁,經久不絕,仿佛貫徹悠遠的過去而來。
    新年的第一次大朝會,文武百官紛紛著朝服魚貫而入,進殿靜待隆慶帝聖嘉降臨。
    朝服和補服不同,乃是祭祀、祝賀、朝見之時才會穿的衣服,和補服不同。
    所有官員不論品級,文武,統一著赤羅衣,頭戴梁冠,根據衣服的紋路以及頭頂梁冠的梁數細節區分文武、品級。
    而今天乃是一年之始,也是太子結束監國,隆慶帝還朝的日子,文武百官自然要對隆慶帝進行恭賀。
    隆慶帝的身影出現在龍椅之上後,殿內官員便開始行大拜之禮。
    “一元之始,萬象更新。臣等恭賀陛下!”
    隆慶帝剛坐回龍椅的一瞬間,第一反應是:這破椅子有點冰屁股,大早上的還是摟著梓童躺床上舒服。趕緊把正事弄完,傳位下去!這個破地方真是一天也不想待了。
    事實證明,人一但曠工久了,再上班是真的會怨氣橫生的,皇帝也一樣。
    可當聽到群臣的恭賀之時,隆慶帝一個變臉堆起笑容回應著道:“嗯,眾卿平身。年前朕身體抱恙。
    幸太子聰敏,加之眾卿盡力輔佐,這才讓朕難得有了休息的機會。太子和眾卿家辛苦了。”
    太子上前一步,率先謙遜道:“啟稟父皇,兒臣不敢言辛苦。”
    “臣等不敢言辛苦。”
    看著太子的樣子,隆慶帝眼底盡是滿意,揮手示意平身退下。
    夏守忠在征得隆慶帝的旨意後,一甩拂塵,近前幾步:“上朝!!!”
    隨著話音落下不久後,鴻臚寺官員手捧卷宗開始稟報:“啟奏陛下,現在京外任官員二十一人。
    離京返回任職之地官員一百七十三人,告老還鄉者十七人。在京因守孝丁憂離職者五人……恭請陛下聖裁。”
    這是大朝會的流程之一,由官員唱禮,稟報離崗的、外派的人數,還需要匯報過來開會的人數,以及請假的人數。
    聽著高大上,實際上和後世傻屌公司開早會一個尿性。
    鴻臚寺官員念完後便收起榜單退回原位。
    聽過該官員的匯報後,隆慶帝的目光在官員中掃視而過,隨後揮了揮左手寬大的袖袍,將手搭在龍椅的扶手上。
    “眾位愛卿,可有事要啟奏?”
    除非十萬火急的事情,如軍情、或者哪裏起了叛亂外,否則新年第一天文武百官不會給皇帝找不愉快。一般有事上奏也都是些好事,或者小事。
    畢竟百官讓皇帝難受一天,他能讓百官難受一年,也可能是一輩子。
    所以這個時候不論派係、文武,大家的意見是高度統一的。
    簡單的幾個官員的奏請處理完畢後,文武百官不再有人站出來上奏。
    隆慶帝嘴角微微上揚,哦?沒人給朕找事兒了是吧?那朕要給愛卿們找事兒嘍!!!??w??
    “既然諸位愛卿今日暫且無本可奏,那正好,朕有事也要通知眾愛卿。
    朕今年要辦三件事。
    這第一,便是改漕運為海運。我大明水師強盛,江南沿海一帶海賊流寇,實不足為慮。
    傳朕詔令,升,戚繼光,為天津衛衛指揮使,統帥全部水軍。
    年前呂宋一戰,水軍打出了我大明國威,使得南地番邦紛紛來貢,特賜戚繼光三等忠勇伯,賜玉帶一條,金冠一頂。參戰全體官兵,一律論功行賞。
    工部宋應星,鑄造火器有功,擢升工部郎中,賜金百兩……
    眾位愛卿,經此一戰,想必愛卿們也都發現了,這一片汪洋之外,也有我大明意想不到的肥沃土地。任重而道遠啊!
    對了,弗朗基將於六月份左右派遣使者前來贖回俘虜自己戰船。屆時,由單老愛卿負責交涉,禮部配合。”
    單守才老大人雙眼透露著奸詐……堅定的目光,手持笏板一拜:“臣必不負聖命,好生款待來使。”
    群臣暗自在心底翻了個白眼,得了吧,同殿為官這麽多年,誰不知道誰啊?你不把對方坑的就剩條底褲就不錯了。
    次次陛下批點銀子款項,去找你要都和要你命一樣!!
    這好不容易冤大頭過來了,不扒層皮下來,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這第二件事,便是重啟江南造船廠,除此之外,朕還要在北方額外建造一處船廠,以備不時之需。水軍的名額也該酌情擴充了。
    以上兩件決策,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改漕運為海運,這不用說,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漕運從南往北走,碰到落差大的河段得怎麽辦?上人力唄!靠纖夫拉!
    浪費時間不說,對沿途百姓也是巨大的負擔。
    可海運就不一樣了,聽說過河水江水有落差的,誰t聽說過海水有落差的??
    以大明現在的船隻技術,從江浙一帶,乘船到天津衛,僅需十五日,也就是半個月,甚至運氣好,順風天多的話,可以更快一些。
    無論是糧食、鹽業的運輸,還是兵馬的調動,都比漕運要方便太多了。
    而且海運運輸量也遠非漕運可比。
    之前明朝之所以禁止海運,主要還是海上海盜橫行,加之地方官員勾結,海盜窩藏於小島上,爛泥地中。加之太上皇時期,水軍羸弱,難以根除。
    你水軍來了,我就藏,你跑了我再出來。
    所以朝廷對江南四省的海盜水賊也很無奈。
    可現在不一樣了!!隆慶帝既然決定開海,收拾江南四省的地頭蛇。那這群水賊海盜就都得先滅了!
    先斷江南四省地方勢力一臂。
    不服?誰敢不服,站出來,讓朕看看。
    哪怕是嚴唯忠,也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江浙一帶的大海盜頭子,不少可都和他們家有點聯係呢,每年也沒少上貢。
    可嚴唯忠明白,這個朝廷之上隻有一個天,那就是隆慶帝。
    做官員可以無法,絕對不能無天。
    “這第三件事,便是朕要變法圖新!清丈江南四省田畝、清查人口,整改稅製……”
    我滴媽呀!!!
    隆慶帝第一句話,變法圖新四個字一出,不少官員直接腿軟了。
    變法這倆字太重了,重到出口就一定會死人!
    而當隆慶帝後麵的話說出來後,文武百官更是肝膽皆顫!
    清丈田畝!清查人口!整改稅製!
    年初就玩兒這麽大嘛陛下??
    “臣反對,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