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字數:6416   加入書籤

A+A-


    有了這般的喜事,再說高氏被冊立為側福晉一事已成定局,其餘格格登時沒了說酸話的興致,眾人話題一轉,皆是興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討論起前往圓明園的事兒。
    福晉見狀,也是心下滿意,又與富察格格聊起兩位阿哥的安排來:“汗阿瑪開恩,說是要大阿哥與二阿哥一並去圓明園,屆時要喚兩個阿哥到跟前考教一番。”
    當下,寶親王膝下有兩兒一女。
    其中大阿哥乃是富察格格所生,時年六歲,入學已近三年;二阿哥則是福晉所出,年僅四歲,入學也有一年多了。
    富察格格聞言,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的是兒子得蒙皇上召見,擔憂的是雖然身為後院侍妾的她從未麵聖過,但從宮裏各處的傳聞來看,雍正帝都是一位嚴厲苛刻之人。
    “永璜生性愚笨,若是出差錯……”
    “瞎說,永璜聰明著呢。”福晉瞧出富察格格的怯懦,暗暗搖了搖頭。
    富察格格的外貌與性子堪稱是截然相反,明明相貌大氣又端莊,卻是一個包子性格,換作金佳格格或是海佳格格,恐是磨掌擦拳要回去拉著兒子教誨,教他們在皇上跟前好好展現一二。
    福晉腹誹罷,又溫聲細語的安慰著富察格格:“妹妹放心,汗阿瑪對待兒孫便如尋常人家一般。”
    就是富察格格信不信,那就是另外一碼事。畢竟他當年給八弟九弟改名不提,還愣是把走近他們的親兒子弘時過繼出去的事,至今尚在宮廷裏流傳。
    富察格格欲言又止,半響還是沒敢說出大不敬的話語來。
    高真如對兩位母親之間的話題興致闌珊,對其餘格格所聊的衣服首飾也無甚興趣。她嫌枯坐著無聊,目光不自覺再次轉向身側的點心碟子,手腕輕抬,拈起一塊豌豆茶糕送入口中。
    請安時辰實在有些早,她都沒來得及進些吃食墊墊肚子。起初倒還能忍耐,可嚐了一口豌豆茶糕以後,高真如腹中饑餓之感愈發強烈。
    高真如先是吃了兩塊茶糕,而後又吃了兩塊豌豆黃,覺得口中甜膩以後,又拿上一塊雲腿鴛鴦夾子,用這鹹口的雲腿鴛鴦夾子搭一下,那味道便恰到好處。
    高真如吃得津津有味,期間還不時輕抿一口清茶,以免噎著。
    周遭人對此習以為常,甚至無需福晉開口吩咐,福晉身旁的宮婢竹韻見側福晉身邊的碟子空了,趕緊使人再端上兩碟子點心,並將茶水重新滿上。
    福晉眼角餘光輕輕掃了高真如一眼,見她放下第二盞茶,吃了有六七塊點心,這才抬手揉了揉眉心,麵上露出些許疲態。
    富察格格很有眼色,見狀便領著眾人行禮告辭,隻留下待會兒還要跟著福晉一同去景仁宮請安的高真如。
    待眾人退下,福晉眉眼瞬間舒展開來,剛剛的疲態消失得無影無蹤。她起身行至高真如的身邊,捏著帕子給高真如擦了擦嘴角,無奈道:“你啊,今日怎又起晚了?”
    “還有你屋裏的人。”
    “也不知提前備好點心吃食,讓你填填肚子。”
    即便福晉的聲音平淡,高真如身後的宮婢也是嚇得花容失色,當即跪下請罪。
    高真如滿不在乎,親昵地挽著福晉的胳膊,嬌聲撒嬌道:“是我讓他們不必準備的,比起我屋裏的,我就愛來福晉姐姐這裏用。”
    “你又看上哪個做點心的灶人了?”福晉瞥了一眼桌上的空盤子,“許是那做鴛鴦夾子的?我使人交代一聲,往後便讓他負責給你——”
    高真如哭笑不得,連忙阻攔福晉繼續說下去:“我才不是要灶人,就是想到姐姐這裏用嘛。”
    “我說的可都是實話,千真萬確!真的不用了!”
    “好吧。”福晉這才作罷,吩咐人伺候高真如整理儀容,而後又細細叮囑幾句,方才領著她去熹貴妃處請安。
    接待二人的乃是熹貴妃跟前的錢嬤嬤,錢嬤嬤笑盈盈的,引著二人往主殿而去。
    待進了殿內,她又趕忙吩咐宮婢上茶與點心,和聲請二人在此稍事休息,而後便恭謹退下。
    未過多時,便有宮婢手捧托盤而來,托盤上擺著一壺茶水,與一碟精致糕點。這糕點總共不過四塊,塊塊小巧玲瓏,顏色各不相同,教高真如不由自主分神去看,又迅速收回目光。
    起初,高真如還坐得端端正正。
    可隨著時間緩緩流逝,她的心思也漸漸飄散,目光不自覺地直直落在那碟糕點之上,再難移開分毫。
    高真如覺得這不怪自己,要曉得乾西二所雖說也在後宮範圍之內,但廚房的灶事卻是與宮裏分開的,故而她也不曉得宮裏的點心究竟是何等滋味。
    高真如按捺不住內心的饞意,偷偷抬眸瞥了一眼福晉。
    見她正專注於別處,未留意自己,高真如趕忙伸出手,迅速撚起一塊白玉糕丟進嘴裏。而後她抿著嘴,唯恐咀嚼動靜大,索性用唇齒吮吸,細細品味。
    那白玉糕入口即化,率先迎上前的便是濃濃的牛乳香味。高真如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隻覺得這甜味恰到好處,真真是多一分嫌膩,少一分則教人遺憾。
    果然,宮裏的點心更勝一籌!
    高真如雙眼閃閃發光,賊眉鼠眼地又朝著盤子探去。她先伸手撿了一塊奶油卷酥,緊接著又拿起一塊金絲小餅。
    奶油卷酥芳香撲鼻,甜而不膩,入口便是馥鬱奶香。
    金絲小餅表皮酥脆,咬下去時吱嘎作響,教高真如身體一僵,確定福晉沒聽見才像倉鼠般努力咀嚼。至於內餡更是奇妙,胡椒與麻椒帶來的獨特香味,與肉香互相交融,讓高真如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就在她下意識朝著最後一塊點心探去時,高真如不經意抬眼,竟對上了福晉那似笑非笑的眼眸。
    高真如登時心中一慌,嗖地一下把手收了回去,眼觀鼻,鼻觀心,老老實實地坐好。臉上還泛起一縷紅暈。
    福晉看著她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架勢,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氣的是自己來之前千叮囑萬叮囑,讓她注意儀態,不過半刻鍾就被她拋到腦後。
    笑的是高氏便是一個大饞丫頭,心大得要命,頭回到景仁宮裏來請安,還是忍不住不偷吃。
    可她瞅了一眼高真如那微紅的臉頰,終究還是心軟了:“就剩下最後一塊了,吃吧。”
    高真如聞言,眼前一亮,不過這回她沒直接拿走整塊,而是把豆沙雪糕一分為二,一半遞到福晉的嘴邊:“姐姐請吃。”
    瞧她這沒臉沒皮的樣!
    偏偏這般的性子,都是自己與王爺平日嬌慣出來的,福晉無奈地張開嘴,輕輕咬了一口。
    外層的麵皮軟糯,因著加了薄荷腦,入口之後,一股清涼之意瞬間彌漫開來,隨即屬於紅豆的甜香接踵而至,在涼意的襯托下越發醇厚香濃。
    “是不是很好吃?”
    “……的確不錯。”福晉微微頷首,輕聲應道。往日她到景仁宮來,時常侍奉熹貴妃用膳,不過點心什麽的,大多是擺在一旁,看看罷了。
    畢竟吃了點心,落得一身碎屑難免有失儀態,更重要的是即便偶爾嚐上兩塊,她的心思也都在熹貴妃身上,很難注意到糕點的味兒。
    福晉想到這裏,拍手拍去高真如落在衣衫上的糕點渣渣,悄聲道:“時辰差不多了,坐好。”
    幾乎兩人剛剛重新擺好端莊的架勢,那邊便傳來太監和宮婢的喚聲:“貴妃娘娘到——”
    高真如跟著福晉,站起身來,蹲福行禮。她隻見數道身影從身前走過,再然後便是熹貴妃喚兩人起身的聲音。
    高真如還是頭回見到熹貴妃,她用眼角餘光去瞥,隻見熹貴妃身穿鈷藍色繡團福花紋宮裝,眉眼舒展,盡顯從容之色,臉上帶笑,頗為溫和地看著兩人。
    她已四十歲出頭,可保養得當,瞧著不過三十來歲的模樣。
    熹貴妃注意到高真如的視線,卻也並不在意,教人到自己跟前來,使人賞了數樣物件,又照舊吩咐一些教高真如尊重福晉,安心侍奉寶親王的話語,便教她回去了。
    再然後,高真如便是做那壁花花瓶,聽著熹貴妃與福晉你問我答,不時應和幾句,增加下自己的存在感,便算是大功告成。
    走出景仁宮以後,高真如登時覺得自己鮮活起來,要不是還沒回到自家院裏,她都想蹦躂兩下。
    ……
    待兩人走後,熹貴妃才喚人上前詢問。
    那宮婢此前一直隱匿於角落,將寶親王福晉與側福晉的一舉一動盡數記錄下來,此刻繪聲繪色,將所見之事盡數描述給熹貴妃聽。
    熹貴妃靜靜聆聽,神色間不辨喜怒。
    錢嬤嬤瞅著貴妃的神色,微微欠身,終是為高氏說了句好話:“主子,奴婢瞧著,側福晉不像是張狂之人。”
    “我就知道先皇後不會看錯人的。”熹貴妃隨口應道,身體緩緩向後靠去,隨即抬手示意宮婢上前,為自己捏捏肩膀。
    她雙目微閉,心中懸著的巨石總算落了地。嘴上說是這麽說,可看著前途光明的兒子突然開口求皇上超拔高氏為側福晉,熹貴妃心裏便七上八下,唯恐高氏便是第二個年妃。
    往昔雍親王府裏的那些紛爭,如今回想起來,熹貴妃仍心有餘悸,不禁低聲喃喃:“富察氏的運氣…… 比先皇後要好。”
    “富察格格是個老實的,這高氏如今看來……也是個好的。”
    熹貴妃回想宮婢所言,目光又落在空蕩蕩的點心盤子上,忍不住輕聲出聲:“也是,倒是我多慮了。真要是心思敏銳複雜的姑娘,又怎會一口氣將一盤子點心吃得幹幹淨淨。”
    “多吃是福,多吃是福。”
    “剛剛側福晉吃的是哪幾樣點心?教人端上來與我嚐嚐。”
    熹貴妃想了想,又吩咐身邊人道:“瞧那丫頭饞的,除去例賞外,便再賞她兩盤點心吧。”
    宮婢恭聲應了是,退下去辦了。
    一時間,殿內安靜下來,片刻後熹貴妃忽地斜睨錢嬤嬤一眼,冷不丁問道:“說吧,是誰給了你好處,讓你給側福晉說好話的?”
    錢嬤嬤聞言,忙不迭跪在地上,老老實實交代道:“王爺與福晉都給了奴婢銀錢,不過兩位主子並未要求奴婢替側福晉說好話,隻是吩咐奴婢要將側福晉的舉止原原本本告知主子。”
    熹貴妃愣了愣:“是弘曆與富察氏給的好處?那高氏呢?”
    錢嬤嬤神色奇妙,半響搖了搖頭:“側福晉給的都是慣例的賞賜,未曾額外給奴婢銀錢好處。”
    一時間,熹貴妃無言以對。
    饒是她這般在旁人口中無甚眼力見,也不愛與人打交道的,當時因弘曆備受先帝爺青睞,而受到先皇太後召見時還知道事先與嬤嬤、太監與宮女賣好,不求對方說自己的好話,便求對方不要說自己的壞話便是。
    更何況高氏沒送銀錢,倒是自家兒子與兒媳巴巴打點。
    熹貴妃想到這裏,又回過味來,夫婦兩人竟是都是讓錢嬤嬤按著事實說話,也是說夫婦兩人竟是同樣有著百分百的信心,覺得側福晉能得自己的喜歡?
    熹貴妃沉思,熹貴妃疑惑。
    熹貴妃的興趣冒出來了!
    她喚回要去送賞的宮婢,又道:“與寶親王福晉說一句,就說本宮瞧著側福晉甚是喜歡,教她明日再到宮裏來坐坐。”
    宮婢心下震驚,麵上還是一派冷靜,應了聲退下去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