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荀子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神龍鳳凰太遠,而你就在眼前。”東皇太一依舊不讓步,顯然已經打定主意要宰了這頭老烏龜煲湯喝。
忽然,天邊出現一道流光,依稀可見一位須發皆白的蒼老道人騎著一頭“鯤”在遨遊,身影似真似幻。
道家的天地自然,陰陽家的劍走偏鋒,兩人都將天地之力玩出了花。
周元暗道:黑子,露出馬腳了吧?
楚南公此刻十分後悔來到這裏。
他沒想到這幾個堂堂掌門之尊居然會貼身保護,更始料未及的是,他們居然盯上了自己的玄龜之血。
想一勞永逸麽?
最終,他的目光看向遠處一臉幸災樂禍的年輕人。
“你算到了?”
強者,不論何時都要保持優雅,大吼大叫,肆意謾罵那是莽夫之舉。
周元聳了聳肩:“未雨綢繆而已,猜到前輩可能會從中作梗,便提醒了老師幾句。”
鑄運朝是最關鍵的一步,如果楚南公再不出手,便是大勢已成。
所以,他便在給四大掌門的邀請信中隨口提了一句,順便說了神獸之血的妙用,感歎麒麟之力相比其他三大神獸的差距。
除了儒家那位荀掌門態度不明之外,其他人一定會來。
明確共商大事後,眾人已是同一陣營,他們沒有拒絕的理由。
楚南公暗罵:“小狐狸。”
明明年紀輕輕,行事卻老練無比,而且似乎對他很熟悉的樣子。
“前輩既然不肯出手,晚輩就不客氣了。”
東皇太一居高臨下開口,聲音略顯低沉,但見他雙臂微微張開,手中凝聚出兩柄長達數十丈無形之劍。
劍氣,極致的劍氣。
以自身為爐,真氣為胚,凝聚無堅不摧之劍。
雖說天人級劍客皆有萬物為劍的能力,本質上卻有差別。
鬼穀子是取天地之力為劍,東皇太一用自身創造劍,前者返璞歸真,後者極致掌控。
兩道劍刃交叉劃過,仿佛割裂了空間,一左一右斬向楚南公。
腳下傳來陣陣顫抖,大地被這鋒利無比的劍氣撕開兩個長長的傷痕,從高空看下,就像是被劃了一個“十”字。
楚南公似乎沒想過躲避,或者說,他知道在這籠罩整片區域的劍氣麵前,根本無處可藏。
整個人盤膝而坐,身上凝聚出一道屏障,但與漫天劍氣相比,顯得無比渺小。
然而,連大地都能撕裂的劍氣,竟沒能破去這一屏障。
就在這時,北冥子出手了,整個人像是剛睡醒一般,手臂緩緩抬起。
天地瞬間黯然失色,仿佛被一隻遮天巨手籠罩,隨後重重砸在老人身上。
轟,轟,轟...
一次,兩次,毫不留情,更不知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將楚南公所在之處生生砸得塌下數丈,形成一個巨大的深坑。
東皇太一也沒閑著,不斷揮舞雙刃斬下,在大地留下道道傷痕。
“這就是強者的交鋒嗎?”明珠夫人臉色古怪。
此情此景像極了回合製擂台,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方主攻,一方主守。
“原本不該是這樣,可他們麵對的是一位老烏龜。而且...聚氣成刃的威力太強。”周元不禁感慨,幾次親身體驗過,知道這劍法的恐怖之處。
烏龜最擅長的是什麽,麵對強敵時,龜殼就是他的最大武器。提前凝聚防守之勢,好過受傷之後無力抵擋。
所謂的幾成功力,其實就是取決於調動內力的程度。
如果將身上的全部內力盡數凝聚成劍氣,便是十成功力。
東皇太一是活了上百年的人物,功力不知何等深厚,此刻卻能肆無忌憚的施展十成功力,無怪乎楚南公要忌憚三分。
對攻,他未必能勝,何況還有北冥子在旁虎視眈眈。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防守,我就是不還手,打得動算我輸。
周元不禁試想,如果是現在的自己去當東皇太一的聚氣成刃,巫體能支撐多久?
堅持片刻是可以的,但以他如今的修為,要與烏龜殼比擬很難。
當然,他如今通曉空間之道,並不需要一味的防守,不滅巫體走的是攻守兼備的路子。
...
“老師!”
新鄭城內,正待離開的韓非遇到了一個始料未及的人。
荀子,這位常年待在小聖賢莊,一心研究棋局的老人,今日竟舍得出門了。
“裝死?”荀子單刀直入,目光不善。
韓非不禁脖頸一縮。
“老師,你聽我解釋。”
“伸手。”
荀子掏出藏於背後的戒尺。
此時的他不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也不是當時頂尖的四大掌門,僅僅隻是關心學生的老師,正滿懷被欺騙的憤怒。
當初得知學生死訊時,他差點沒忍住殺到鹹陽討說法,但終是遏製住了。
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國不現實,不過是斬殺數千鐵甲,引得無數家族破滅罷了。
韓非有些無奈,但也知道老師是個傳統,固執的大儒,說打就一定要打,不得不乖乖伸出手。
啪,啪,啪...
直到將韓非抽得手掌通紅,荀子才解氣的收了手。
“你修的這是什麽邪道,那小子教你的?”荀子一臉審視,以他的眼力,自然不會看不出學生身上的變化。
一身死氣,這是與邪靈共生的麵相。
“是我自己選擇的。”韓非正色道。
雖然他身上的變化,源於某人的建議,但做出選擇的還是自己。
便是——與逆鱗徹底融合。
如此一來,他便可直接擁有不錯的根基,彌補這些年落下的修行,擁有追逐仙道的資格。
就像那人說的:萬般皆是道,逆鱗護了你這麽多年,難道還信不過他嗎?
“當初讓你與我學習君子六藝,為何不學?”
“難道讀書就不能入道嗎?”
“我儒家哪裏比不上他道家?”
荀子一連三問,語氣很是不滿。
韓非一時啞然,撓著腦袋尬笑道:“當時還不知道仙道之事,以為武藝用不上,便不想用功。”
見老師依舊沒消氣,又補充道:“老師放心,我如今是儒,劍同修,而非道家之道。”
“哼。”
“對了老師,你怎麽會來韓國,也是受青元兄所邀嗎?”
喜歡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時請大家收藏:()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