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做媒

字數:5302   加入書籤

A+A-


    徐家。
    佳珍在灶房準備好飯食,還在堂屋擺好了好茶和瓜子甜點。
    她有些緊張,畢竟是她第一次當別人親家。
    聽說對方家庭是縣城販酒的酒商,家產頗豐。
    “該來了吧。”
    佳珍在院子裏來回踱步。
    “淡定。咱這隻是相親,先見一見,能不能成還兩說呢。說不定對方瞧不上咱,也可能咱瞧不上他。”
    徐福貴也是第一次當別人嶽丈,但他比較冷靜。
    他疑惑的是,對方家境那麽好,怎麽甘願娶他家女兒?
    此時,徐孝霞在自己臥房裏,扒著窗戶縫偷看外麵的情況。她不必露麵,這第一次是爹娘與對方接觸。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爹娘是第一道關卡。
    隻有她爹娘同意了,再看她的意願。以這裏的習俗,爹娘的話語權更大,孩子的話語權很小。
    ————
    門外。
    徐孝苟、徐孝雲、徐孝安三兄弟聚在一起。
    “我倒要看看倩嬸給二姐介紹的是什麽人物。”
    徐孝苟雙手抱於胸前,門神似得攔在門口。他得知王倩給二姐介紹婆家,心裏很不得勁。
    “二姐嫁給別人,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回來了?”
    徐孝安發問。
    “別瞎說,二姐不管嫁給誰,都姓徐,是咱徐家的人。”
    徐孝雲剛說完話,就看到王倩帶著一人前來。
    他連忙轉身跑回家:“爹娘,來了,倩嬸帶那人來了!”
    徐福貴和佳珍走出門迎接。
    “三苟你這是幹什麽?”
    “我想看他夠不夠格當我姐夫。”
    “去去去,你帶著弟弟在旁邊玩,別搗亂。”
    這事兒是徐福貴和佳珍為主,不是徐孝苟三兄弟能摻和的。
    三兄弟乖乖讓路,站在旁邊圍觀。
    王倩帶著潘文彬趕來,熟絡地給雙方介紹。
    “這位是我表外甥,潘文彬。”
    “文彬,這位就是徐家家主,這是徐家夫人。”
    潘文彬禮貌打招呼:“徐叔好,嬸子好。”
    徐福貴對潘文彬的第一印象還不錯,這人身材高大、儀表堂堂。
    他介紹身邊的徐孝苟等人:“這是三子孝苟,四子孝雲,五子孝安。”
    “弟弟們好。”
    潘文彬依次給眾人打招呼。
    “快請進吧。”
    眾人走進徐家宅院,走進堂屋。
    潘文彬一進門,忍不住四下張望。這一看,更加失望。
    和杜海家比起來,徐家的條件更差,這房屋破舊、不知道多久沒有翻新。
    他強忍著心裏的嫌棄,在堂屋落座,掃了眼桌上的點心瓜子、毫無胃口。
    徐福貴和佳珍一左一右、坐在上位。
    潘文彬坐在二人左手側,王倩身為媒人、坐在右手邊作陪。
    於是,端茶倒水的活兒輪到徐孝苟。
    至於徐孝雲和徐孝安,沒他們什麽事,他們坐在小板凳上猛嗑瓜子。
    ————
    眾人開始交談。
    “潘公子,你家裏是做什麽的?”
    徐福貴詢問。
    他沒當過嶽丈,但是該了解什麽他很清楚。無非是家世背景、能力喜好之類。
    “城裏的五穀良釀酒肆,是我家開的。”
    潘文彬禮貌回應,言語間帶著淡淡得意,同時觀察眾人的表情。
    然而讓他失望了。
    徐福貴不喝酒,徐孝苟等人更不用說。對於“五穀良釀”,他們並不知曉。
    潘文彬連忙補充一句:“城裏的酒樓酒館,有三成都是我家供貨。”
    桐古縣大大小小的酒樓酒館很多,他家占三成,儼然是首屈一指的大酒商。
    “那你家生意做得挺大,厲害呀。”
    徐福貴客套誇了一句,又問:“你有多少兄弟姐妹?都婚配否?”
    “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都已成婚。”
    潘文彬覺得不對勁,正常情況對方得知他的家世,不應該喜笑顏開商討婚事了麽?
    以他的家境,娶一個山村農戶的女兒,對方有什麽理由拒絕?
    “那你練過武沒?”
    徐福貴一眼看出來潘文彬沒練過武,他隻是疑惑,以他家的情況都讓徐孝苟練武,為何潘文彬不練武?
    “沒。”
    潘文彬被這個問題問住了,他心思急轉:“我家不需要我練武,雇傭了好幾個武者護衛。”
    他說謊了。是他吃不了苦,練了沒兩年就放棄。
    自身練武,和武者護衛是兩碼事。
    “你讀過哪些書?”
    “……”
    潘文彬坐在椅子上,屁股下像是有刺似得讓他很不舒服,額頭上開始有汗水滲出:“詩詞歌賦,我都讀過一些,不甚精通。”
    “平時有什麽喜好和興趣?”
    “我閑時喜歡釣魚,或是射箭。”
    此時的潘文彬,心裏很難受。
    他堂堂潘家三公子,竟然被別人幾個問題問的額頭冒汗、渾身刺撓。
    不練武,因為他吃不了苦。
    不讀書,因為他一看書就頭暈眼花。
    興趣愛好?他喜歡喝酒打牌、逛青樓。
    他二十多歲,至今未婚,前些年吃喝玩樂逛青樓,家裏的生意不去幫忙,典型的遊手好閑紈絝子弟。
    以他的家世,想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不可能。
    因為他的名聲在縣城傳開,稍微一打聽就清楚。哪個富家小姐肯把女兒嫁給他?
    他爹娘無奈,隻能尋求家庭差些的親家,比如村裏的富戶。
    一來村裏富戶可能不知道潘文彬的作風,二來就算知道了、可能也會因為家境的懸殊而答應婚事。
    潘文彬其實很不情願,憑什麽他大哥和二哥娶的媳婦既漂亮、家世也不差,輪到他就得娶個村婦?
    他不願意來,可是在爹娘的脅迫下隻能答應。
    給他介紹了那麽多姑娘都黃了,拖到現在的年紀,他爹娘發狠心管教他,說他不成婚的話就斷了日常開銷。
    沒有錢還怎麽耍?
    潘文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無奈前來。
    ————
    徐福貴已經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他又閑聊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後起身送客。
    潘文彬滿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這次“相親”是否成功,疑惑離開徐家。
    王倩去送潘文彬。
    家裏。
    徐孝苟問徐孝雲:“四弟,你怎麽看他?”
    “那個人愛說謊,眼神還喜歡亂瞟,不像是個正直的人。”
    徐孝雲注意到潘文彬進門就四處打量的眼神,還有剛才回答問題時候心虛的神色。
    “咱倆這次眼光挺一致的嘛。那個姓潘的,腳步虛浮,眼窩泛黑,一看身體就虛弱的狠,不堪一擊。這樣的憑啥保護二姐?”
    徐孝苟不屑地撇撇嘴。
    片刻後王倩回來:“福貴,佳珍,我那表外甥如何?”
    徐福貴搖頭:“算了吧,不行。”
    “怎麽?”
    王倩沒看出什麽來,可能是先入為主、覺得人家條件好,自動忽略了很多細節。
    “倩嫂,你去城裏打聽一下,我估摸著他名聲不太好。”
    徐福貴做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