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楚青山

字數:3935   加入書籤

A+A-


    “誰?”
    羅棣的第一反應是警惕。
    小兵麵露喜色,拱拱手,稟告道:“是那位名叫楚青山的讀書人,他三歲便可作詩,五歲便可誦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遠近聞名呐!”
    田威聽了楚青山的名字,亦是驚喜萬分,眼睛一下子睜大了。
    “楚青山?真的是他?聽說他智勇雙全,能夠解答世間所有難題,宛如文曲星降世!”
    “燕王殿下,想必是您近日名聲大噪,楚青山聽聞後前來投奔……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殿下,這就是您要找的謀士的最好人選!”
    楚青山是誰?
    羅棣滿臉茫然。
    原身隻在乎吃喝玩樂、驕奢淫逸,對人才絲毫不關心,自然沒聽過楚青山的名字,羅棣在腦瓜子裏搜尋遍了,也沒想起和此人有關的信息。
    看眼前兩人興致勃勃的樣子,想必有很大可能是個人才。
    不過,古人口中的人才,和他想要的謀士並不能相提並論。
    他要的,可不是那種隻會背書的書呆子,而是能夠洞察事物本質、靈活應變、輔佐他成就一番大業的真正的聰明人。
    將信將疑之下,羅棣挑了挑眉頭:“是嗎?帶上來給本王瞧瞧。”
    “是!”
    不多時,一名穿著白衫、仙風道骨的男子款款走入大殿之中,對著羅棣畢恭畢敬的行了禮。
    雖然是一介平民,但走入宮殿之中時,男子神情不卑不亢,舉手投足平靜有度,渾身散發的氣場的確不是成人才能比擬。
    “草民楚青山參見燕王殿下!”
    “免禮。”
    羅棣打量著麵前的白衣男子,也不跟他廢話,開門見山道:“聽說你是遠近皆知的讀書人,才華橫溢,千年難得一見,如今來到燕王殿,是來投奔本王的?”
    “是。”楚青山拱拱手,聲音低沉沉穩,“草民從小便立誌報效家國,為天下百姓請命,如今聽說燕王乃是一代賢王,故特來投奔。”
    男子冷哼一聲,眼睛裏醞釀著些許懷疑神色,警惕的望著他。
    “既然你如此有才,又想要為民請命,為何不通過科舉考個狀元探花,當個高官,既能實現願望,還能家財萬貫,何不妙哉?”
    言下之意,如果真如楚青山所自稱那般,他早就是當朝高官了,怎麽可能還是個隻穿得起素衣的平民百姓?
    自相矛盾,不對勁。
    楚青山似乎早已猜到羅棣會如此想,隻是微微一笑,解釋:
    “很簡單,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草民雖然有報國之心,但朝廷所作所為實在讓人心寒,我若去了,恐怕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群頑固不化的老東西置百姓性命於不顧,束手無策。”
    “如果大勢無法改變,草民便隻有通過遠離廟堂反抗暴政,另一方麵也能眼不見為淨,此生逍遙於山水之間即可。”
    “但燕王殿下,您率領軍隊打敗匈奴、護一方百姓平安之事讓草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這話絕對不是楚青山在拍羅棣馬屁。
    從他早年所做的詩裏便可看出對入朝為官的渴望、以及對朝廷腐敗的憎惡與無可奈何。
    這話讓羅棣有些動搖。
    京都朝廷有多腐敗,他身為皇子,雖然被流放到了邊疆,但多多少少也會聽到些消息。
    的確不忍直視。
    如果楚青山所說為真,是因為官場腐朽才拒絕入朝,那麽,他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
    才不才華的放到一邊暫且不談,此人對京都皇帝、王爺不滿,卻偏偏對他一個私生子讚賞有加,若以後雙方發生衝突,楚青山便能像田威一樣堅定地站在他的陣營,不必擔心他被對方收買反戈一擊。
    沉默片刻,羅棣繼續開口。
    “那本王問你幾個問題。”
    “如今鎮遠城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數量都在下降,若不幹預,人口將會大大流失。對此,楚公子可有什麽高見?”
    這是鎮遠城近年來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
    本以為多多少少會難到楚青山,沒想到楚青山隻是沉思了三五秒,便給出了他的答複。
    “回燕王殿下,物資不足,氣候惡劣是一方麵。”
    “但真正的症結在於,民眾衛生意識不高,不懂得如何照顧新生兒,才導致新生兒夭折現象普遍發生,新增人口率年年下降。”
    “隻要倡導宣傳嬰兒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便可有效改善。”
    這話一針見血,直直說到了羅棣心坎裏。
    剛剛穿越來時,羅棣便發現此地居民生活習慣草率不堪。
    成年人倒無所謂,孩子不一樣。
    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幼兒,免疫力弱,若不細心照顧,很快便會產生疾病。
    “不錯,那你再說說,本王想要發展勢力,第一步首先要做什麽?”
    “回燕王殿下,草民私以為,燕王殿下和其他幾個王爺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地勢。”
    楚青山麵不改色,對答如流。
    “您地處邊塞,若能再禦敵或攻城方麵有所建樹,為大齊保衛邊界甚至開疆擴土,解決朝廷十餘年來的心頭大患,皇上想必會愈發看好殿下,大肆獎賞,升官加爵。”
    “而與此同時,殿下手中也積累了兵權和左右幹將,若是發展到一定程度,恐怕連皇上都要忌憚,更別提那幾個王爺了。”
    “隻有手中掌握實權,才能不被其他王爺踩在腳下。”
    這些話,換做其他人,絕對不敢隨隨便便說出口。
    古代講究的就是一個君臣之禮,三綱五常。
    如此大逆不道,但凡碰到一個上綱上線的皇子,都是掉腦袋的大罪。
    楚青山能夠光明正大的在羅棣麵前說出來,足以證明其觀念並不被世俗規矩所裹挾,也算是交給羅棣的投名狀。
    “好好好,本王也是這樣想的。”
    羅棣摸著下巴,心中對麵前白衣男子的看法逐漸改變。
    看得出來,他不是腐儒,而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家夥。
    “正好本王近日也打算招攬謀士,負責後勤和管理民生事宜,本王才好騰出精力來帶兵作戰,拿下北疆地區的中間平原。”
    “即日起,本王任命你為主簿,為本王分憂解難!”
    交給楚青山,他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