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俞大猷

字數:3203   加入書籤

A+A-


    商隊在山道上緩緩前行,車輪碾過碎石發出沉悶的聲響。陸淮安騎在馬上,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時刻警惕著四周的動靜。他身著普通商賈的褐色短打,腰間暗藏一柄精鋼短刀,那是戚繼光臨別時所贈。
    "孫掌櫃,前麵就是黑鬆林了,聽說最近不太平。"商隊領頭的漢子老趙湊過來低聲道,粗糙的臉上布滿憂慮。
    陸淮安——此刻化名孫二——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前方那片幽暗的樹林。五月的陽光被茂密的樹冠過濾,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讓大家打起精神,加快速度通過。"他沉聲道,右手不著痕跡地按在了刀柄上。
    商隊剛進入樹林不久,陸淮安的耳朵就捕捉到了一絲異響——那是金屬輕微碰撞的聲音。他瞳孔微縮,正欲示警,變故已驟然發生。
    "殺!"
    一聲暴喝從林間炸響,五六個蒙麵匪徒揮舞著刀斧衝出,見人就砍。一個走在最前麵的腳夫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斧劈中肩膀,鮮血噴濺而出。
    "結陣!背靠貨車!“陸淮安厲聲喝道,同時縱馬前衝。他身形如電,短刀出鞘的瞬間已精準格開劈向老趙的一斧,金屬相擊迸出火星。
    老趙驚魂未定,就見眼前這位平日寡言的”孫掌櫃“手腕一翻,短刀如毒蛇吐信,精準刺入匪徒咽喉。溫熱的鮮血濺在陸淮安臉上,他卻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貨物在外,人在內!圓陣!”陸淮安再次高喊,聲音裏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商隊眾人被他的氣勢所懾,下意識按他吩咐將貨車圍成一圈。幾個膽大的夥計抄起隨身的棍棒,與匪徒對峙。
    匪徒顯然沒料到會遭遇如此有組織的抵抗。他們幾次衝鋒都被打退,留下三具屍體。領頭的蒙麵人見討不到便宜,吹了聲尖銳的口哨。
    "點子紮手,扯呼!"
    就在匪徒準備撤退的瞬間,一道青影如鬼魅般從林間掠出。劍光如雪,兩個逃得慢的匪徒應聲倒地,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來人收劍而立,竟是個三十出頭的精瘦男子,一襲青衫洗得發白,麵容冷峻如刀削,唯有手中那柄長劍寒光凜凜,劍尖還滴著血。
    陸淮安眼睛微眯,此人出手狠辣精準,絕非尋常江湖人士。
    "多謝壯士相助!"他抱拳道,同時暗中戒備。
    青衫男子還禮,目光卻犀利地打量著陸淮安:"掌櫃的好身手,不像是尋常商賈。"他的聲音低沉有力,帶著一種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
    陸淮安心頭一緊,正欲解釋,卻見對方從懷中取出一物——一枚與他懷中一模一樣的"戚"字銅牌。
    "在下俞大猷,奉戚將軍之命,特來接應陸先生。"男子壓低聲音道。
    俞大猷!陸淮安瞳孔微縮。這位後來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竟親自來接他!曆史的長河在此刻掀起一朵意外的浪花。他曾在史書中無數次讀到這個名字,卻從未想過會以這種方式相見。
    "俞將軍。"陸淮安鄭重行禮,隨即意識到失言,迅速改口,"在下如今是藥材商孫二。"
    俞大猷會意一笑,眼角浮現幾道細紋:"孫掌櫃,此去泗泉林尚有百裏,不如由在下護送一程?"
    夕陽西下,兩人的身影在官道上拉得很長。陸淮安注意到俞大猷走路幾乎沒有聲音,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這位未來的抗倭名將此刻正值壯年,眉宇間既有書生的儒雅,又有武將的剛毅。
    "陸先生從登州來?"俞大猷突然問道。
    "正是。"陸淮安謹慎回答,”戚將軍可好?"
    俞大猷眼中閃過一絲複雜:“將軍日夜操勞,隻恨不能即刻掃清倭患。但朝中..."他話鋒一轉,”先生到了便知。"
    陸淮安聽出弦外之音。看來即使在嘉靖三十五年這個時間點,抗倭事業也並非一帆風順,朝中必有掣肘。
    一夜無話。次日午後,兩人離開官道,轉入一條隱蔽的山路。泗泉林的清晨霧氣尚未散盡,乳白色的霧靄籠罩著崎嶇的山路。陸淮安跟隨俞大猷穿過最後一段陡峭的山路,眼前豁然開朗——
    山穀中赫然隱藏著一座規模驚人的軍營。數千頂軍帳如白色蘑菇般散布在山穀中,校場上士兵們正在操練,喊殺聲震天響。遠處溪流邊,幾十名工匠正在打造兵器,鐵錘敲擊聲不絕於耳。
    "這…"陸淮安倒吸一口涼氣。他雖知戚繼光在秘密練兵,卻沒想到規模如此之大。
    俞大猷嘴角微揚:"戚將軍三個月前就開始籌備了。這裏的三千人,是從浙江、福建、山東各衛所精挑細選出來的好苗子。"
    陸淮安目光掃過營地,敏銳地注意到幾個關鍵點:營帳排列呈放射狀,便於快速集結;糧倉分散布置,避免被一網打盡;崗哨位置刁鑽,幾乎無死角。這分明是戚繼光後來在《紀效新書》中記載的紮營之法,沒想到此時已經成型。
    "孫掌櫃可還滿意?"一個渾厚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陸淮安轉身,隻見戚繼光一身短打裝扮,腰間懸著那把熟悉的倭刀,正含笑望著他。與登州初見時相比,這位將軍曬黑了不少,但雙目如炬,精神奕奕。他身後跟著幾名親兵,個個精悍異常。
    "將軍布局精妙,在下佩服。"陸淮安鄭重行禮。
    戚繼光擺擺手:"閑話少敘,來看看這個。"他引著二人來到一處用木柵圍起的特殊校場。場內,十二名士兵正演練一種奇特的陣型——前排持盾,後排持長槍,兩側各有狼筅手掩護。
    "鴛鴦陣?"陸淮安脫口而出。
    戚繼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先生果然見識不凡。此陣我初創不久,尚未定名,先生怎會知曉?"
    陸淮安暗叫一聲糟糕,這又是他說漏了未來之事。急中生智道:"形如鴛鴦交頸,攻守兼備,故有此猜。"
    戚繼光若有所思地點頭,隨即皺眉道:"陣是好陣,但實戰效果總不如預期。尤其是夜間遇襲時,陣型極易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