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蔣幹:此事切莫外傳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A+A-


    ......
    蔣幹別過戲誌才,尋夏侯惇商議三日後與周瑜等人裏應外合之事。
    “元讓將軍,屆時不僅有周瑜、孫策領孫家兵內亂,更有雷簿、陳蘭相助。
    他二人本部軍馬雖被袁術收服,但時日尚短,士卒仍感其恩義,願追隨他們。
    以雷、陳二人之將才,周公瑾之智謀,輔以孫伯符之勇,則袁術雖有十萬之眾,足有小半將生內亂。
    我等隻需趁此時機,裏應外合,使其內外不能相顧,從而軍心潰散,則袁軍必破!”
    夏侯惇聞言,臉色凝重,未有蔣幹預料中的欣喜之色。
    蔣幹不由詫異,“元讓將軍,莫非不信我?
    周瑜、孫策及雷、陳二人,皆被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其間言辭細節可互相印證,句句真心,皆是實言,如若不信,盡管詳問。”
    “子翼先生,江左名士,舌辯之才,當世罕有,主公亦常稱讚,惇豈敢不信?
    計是好計,先生與戲軍師籌謀多時,有此成果,我又如何不喜?”
    話至此處,他眼底隱有無奈之色。
    “隻是...連日守城爭戰,目下陽翟守軍已不足萬人,以此出城攻襲袁軍十萬之眾,即便裏應外合,亦太過弄險。
    一旦陽翟失陷,我等後方兗州將一馬平川,幾無兵力可守,如之奈何?”
    “如此機會千載難逢,一旦錯過,麵對袁軍攻勢,將軍又能堅守幾日?
    屆時陽翟同樣城破,又該如之奈何?”
    聽蔣幹如此說,夏侯惇亦知其所言有理,蔣幹也明白他有心殺賊,奈何兵力不足之無奈。
    二人麵麵相覷,一時無言。
    恰在此時,一陣咳嗽聲自背後響起,戲誌才素衣狐裘,形容枯槁,不知何時已至他們身後。
    “敵強我弱,與其坐以待斃,不若殊死一搏。”
    他聲音虛弱,語氣卻極為堅定,眼底閃過一抹狠色。
    “兵力之事不必憂慮,我早已提前抽調樂進將軍領梁國、陳國、沛國三郡四十餘縣守城縣兵、鄉勇、民壯,將近兩萬人來援,不日便至。
    集豫州全境之力,一戰擊潰袁術,成敗在此一舉!”
    “軍師遠慮,我等不及。”
    與蔣幹得知他甘冒奇險,好容易完成的裏應外合之計得以實施而欣喜不同。
    夏侯惇看著麵前枯瘦如柴,隻有一雙黑洞洞的眼睛攝人心魄的戲誌才,隻覺一陣不寒而栗。
    繼潁川郡之後,戲軍師終於又將整座豫州也壓上了賭桌。
    “軍師,梁國、陳國倒也罷了,可沛國譙縣,乃主公故鄉,亦是家族根基所在......”
    “正因如此,那裏才有我軍最後一支精銳。”
    戲誌才輕咳一聲,勉強笑了。
    ”不必多慮,若我等有失,豫州單憑郡縣之兵又如何能守?
    與其等陽翟城破,潁川徹底淪陷之後,袁術揮軍南下橫掃豫州,不若我等此刻集全境之力,一戰破袁,置之死地而後生。”
    他眸光沉穩而深重,沉甸甸壓在夏侯惇心頭,“元讓,破袁隻在三日,主公基業皆係你此戰成敗。”
    夏侯惇雙拳緊握,長舒一口氣,拱手行禮。
    “末將領命。”
    ......
    諸事商議妥當,蔣幹終得回居所休憩。
    家中童子早已備好吃食,見他歸來,趕忙相迎。
    可當蔣幹見到案前那尊煙霧升騰的青銅鼎時,他望著其中湯水沸騰冒泡間看不真切的肉塊,某種熟悉而又不妙的回憶湧上心頭。
    “鼎中何物?”
    童子誠惶誠恐。
    “是先生平日最愛的羊肉,今日可是不喜?”
    “非是不喜,隻是......”
    聽聞隻是羊肉,蔣幹臉色稍緩,可腦海中殘肢斷臂、杯盤狼藉的景象卻怎麽也揮之不去。
    他對著青銅鼎,終是難以下咽,“撤了吧,我今日想吃些清淡素食。”
    童子見他臉色不佳,舉止古怪,遂問緣由。
    蔣幹對貼身童子亦無隱瞞,況且這些事他憋在心裏,礙於麵子又不好同戲誌才、夏侯惇講述,此刻早已不吐不快。
    遂將袁營中的可怖經曆娓娓道來,嚇得童子臉色煞白,連連後退。
    事後,他認真叮囑童子,“此事我隻說於你一人,切莫亂傳,以免影響軍心。”
    童子點頭稱是,“先生放心,小子曉得輕重。”
    ......
    待伺候蔣幹休息,童子回至房中,同伴見他有羊肉吃食,不由驚異。
    “你...你怎敢偷食先生羊肉?”
    “非是偷的,而是先生不要的。
    這裏麵緣由,你有所不知,我隻悄悄告訴你一人,你可千萬別說出去。”
    “諸位大人府上,童子、下人之間,誰人不知我嘴最嚴?
    隻管說來。”
    ......
    未幾,諸府童子、下人之間,謠言漸起。
    “諸位有所不知......”
    “什麽?袁軍皆是魔窟裏來的餓鬼,出來就是為了食人?
    潁川一十四縣的百姓,已經被他們吃盡?”
    “噤聲!我隻偷偷說與你們,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放心!我等亦知輕重。”
    ......
    兩日後,袁軍皆是食人餓鬼,來此不為攻城略地,隻為吃掉他們以飽肚皮的謠言甚囂塵上。
    夏侯惇所率鎮守陽翟的曹軍,悉為精銳,雖也有所動搖,但其中不乏曾追隨程昱鎮守東阿的老卒混跡其中,有他們言傳身教,軍心尚且穩固。
    可樂進帶來兩萬人,皆為郡縣之兵,平日裏除了欺壓百姓外,見到黃巾軍來犯,都要惶恐驚懼,不可終日,又哪裏見過這等凶人?
    眼下被抽調過來,就聽聞自己竟要麵對此等食人餓鬼,死後供其飽餐,哪有不怕的?
    夏侯惇與樂進幾次禁止討論袁軍之事以鎮壓謠言,都收效甚微,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直至第三日夏侯惇來尋蔣幹,與他一同準備著接下來反攻袁營,裏應外合諸事時,猶自抱怨。
    “也不知是誰在造謠,本是殊死一搏,偏偏在此時傳出這等謠言亂我軍心,當真可恨。”
    蔣幹有些心虛的移開視線,好不尷尬,“是呢,你說是誰這麽壞呢?依幹以為,此事定是袁軍細作所為!”
    “料也無有旁人。”
    夏侯惇深以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