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一桶金

字數:4771   加入書籤

A+A-


    沒有回款難題才怪。
    2014年前後,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和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帶動,P2P行業進入全麵爆發期。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互聯網金融”,政策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台數量一度從2013年的800家起步,翻了不止一番。
    多數平台承諾年化收益超過10%,吸引大量普通投資者,甚至出現“全民投資P2P”現象,市場交易規模一度飆升至全球第一。
    但借貸狂歡背後,往往伴隨著風險。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超前消費的觀念漸漸深入人心,造就了全國上下幾百萬老賴。
    很多人抱著借到就是賺到的角度,貸出一大筆後直接獻祭通訊錄,拉黑催債方,瀟瀟灑灑把錢花的一幹二淨。
    這年頭,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家公司沒有回款難題?
    那絕對是吹牛逼。
    ......
    趣分期,正是周明遠拜訪的第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
    “真的假的,保證100%立案?”
    趣分期裏屋,裝修精美的會客室內,周明遠麵前多了一壺上好的正山小種。
    老板名叫李德海,是江城分部的負責人。
    周明遠進門隻用了三句話的時間,就被他客客氣氣請到了裏屋。
    “李總,我們公司有......你就放一百個心。”
    茶香四溢。
    周明遠抿了一口茶水,慢條斯理地說著。
    同時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頭頂的天花板。
    他雖然沒有說清究竟有什麽,但其實是相當明顯的暗示了。
    咱明理法律谘詢公司,有天線,有關係。
    不然怎麽可能做到100%立案?
    但凡是涉及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公司,大家都知道。
    公司內負責追債的相關部門,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選擇訴諸法律的。
    因為一旦走到法律程序,法官一般很難支持公司內合同約定的高利息。
    所以互聯網金融公司對當事人的訴訟,往往是追債部門提供一大堆人的名單和相關消息,統一丟給法院立案起訴。
    這哪能那麽快得到處理?
    立案審查製背景下,本來立案就沒那麽簡單,更何況這些公司動輒一立就是一大批。
    “周總,那你看這個合作,你想怎麽談?”
    李德海眼睛一亮,頓時笑容滿麵。
    做生意嘛,主打的就是一個雙贏。
    “我們明理法律谘詢公司提供一攬子服務。”
    “什麽是一攬子服務?”
    “也就是說,你們隻需要提供資料,明理公司包圓所有的相關法律服務,從撰寫起訴狀到組織證據材料,最後再到完成立案。”
    周明遠抱起胳膊,自信滿滿。
    “我們全都給你搞定。”
    “啊?”
    李德海坐直了身子,心中短暫盤算了幾秒鍾,繼續開口問道。
    “周總,那你們這個收費......打算怎麽收法?”
    他明顯有些心動了。
    按照周明遠的說法,真能這麽運行下去,趣分期的追債部門幾乎可以優化掉三分之一人力。
    “一口價,一單一千塊。”
    周明遠笑眯眯地伸出手,沾著茶杯邊緣的水漬,在桌上劃了一道線。
    “......”
    李德海摸著下頜的胡子,陷入思考。
    這年頭,律師寫一篇訴狀,大概要收費5002000元不等。
    雖說互聯網金融公司涉及到的訴求並不複雜,無非就是簡單的合同糾紛,欠債還錢的事情。
    就算一篇訴狀按最低價算,他口中的“一攬子服務”,也算不得多麽高昂。
    可以搞。
    但是,這家夥口口聲聲拍胸脯保證,會不會是騙子呢?
    李德海剛想繼續發問,周明遠像是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般,補充了一句。
    “李總,你不用擔心風險,風險我們擔。”
    “第一次合作,我們可以先辦事,立案後再算錢。”
    這下,李德海直接不再猶豫。
    “周總大氣,那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幾分鍾後,工作人員推開會客室門,給兩人呈上了一遝厚厚的A4紙。
    “周總你看,我們這批大概有120左右個借款人回款困難,要不先從這批開始?”
    “這個數字會不會太多了......”
    “我們每次去立案,不是材料不行,就是工作量太大排不上隊。”
    “專業的事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放心就行。”
    周明遠笑著擺了擺手,雲淡風輕。
    他在心裏速算了一番,一千塊錢一單,120個人,一來一回就是十二萬。
    一家公司十二萬,十家公司呢?
    一百家呢?
    想什麽呢,一百家當然不行。
    領導要是看到當月有上萬起合同糾紛案件,一股腦湧入法院,恐怕當時就得倒地不起。
    這麽幹沒問題,但一定要適度且合理。
    說白了,他這樣鑽空子賺錢,是完美地利用了內外部人員的信息差。
    既合法合規,又在合理範圍內行事。
    畢竟欠債還錢,順利走到司法程序還算是幫忙維護了公平正義。
    “對了周總,訴訟服務你們接不接,要不要聊聊......後續回款比例?”
    能夠做到這個位置,大家行事起來都帶著幾分雷厲風行。
    李德海二話不說,直接在周明遠帶來的合同上簽了字,按下手印。
    第一單合作達成!
    簽好字後,他又像是想起了什麽,拉著周明遠問道。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公司很多都是有自己的法務部的。
    打官司出庭,他們的確不缺法律方麵的人才。
    可李德海看到這位年紀輕輕的周總如此神通廣大,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這個暫時不考慮。”
    周明遠搖了搖頭,果斷回絕。
    非訴業務和訴訟業務之間的區別,他當然不是不知道。
    他也不是不眼紅真正通過庭審判決勝利後,回款下來的高昂分成比例。
    但他手上連合作律師都沒有,還真不好接這個活。
    也許有其他的法律谘詢公司,連律師都找新手大膽外包,同樣敢於承諾“關係通天”“訴訟包贏”。
    但他可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萬一露餡了呢?
    再怎麽說,他也是好不容易才和法院哥哥姐姐們打好的關係。
    靠本事掙點信息差的錢,任誰都說不出什麽問題。
    總不能讓人家以為......自己是個騙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