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獨享陸地清福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天下人皆知皇宮禁地是那藏天下武學秘笈的五層藏書樓,但隻有極少的人才知道皇宮之中還有一處地方比藏書樓更可怕,更不得進。
    是禁地中的禁地。
    因為那裏住著一位可影響天下大局的老怪物。
    那處地方就是元龍宮,一座不存在於皇宮建製,皇宮輿圖上根本沒有記錄的宮殿,一座皇宮中九成九人都不知道的宮殿,一座走遍整座皇宮也不可能找到的宮殿。
    衡順帝擺駕元龍宮,走過大半個皇宮,來到皇宮中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
    冷宮!
    進在冷宮街道上,冷宮中獨有的淒風苦雨夾雜著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娘娘們日日夜夜以淚洗麵的百年愁和千古恨。
    龍輦在冷宮最深處的冷螭宮前停下。
    韓仁禮恭敬地請衡順帝下輦,韓仁禮在前推開冷螭宮宮門,引衡順帝而入,其他人等均在外等候。
    冷螭宮中花團錦簇,時至寒冬之末,冷意不絕,但這裏的草木百花卻有違天時的長得茂盛,極富生機。
    隻是這冷螭宮中人少的很,花草茂盛卻透著冷冷清清。
    冷螭宮的屋簷下置著一口有一隻半人高的琉璃大缸,盛水千斤,植有八九株青蓮,亭亭玉立,蓮下有十幾尾肥碩紅鯉悠遊其間。
    有一華美宮裝,體態雍容的美婦人站在琉璃魚缸前,端著一盞琉璃瓷碗,神情慵懶的拋撒餌料到缸內,引來紅鯉歡快遊曳。
    衡順帝走過時,她也未抬頭,專心喂魚逗魚。
    衡順帝倒是看了一眼她。
    鯉貴妃,這位名義上應當是他小娘。
    衡順帝還是皇子時便傾心這位當時極得寵的鯉貴妃,衡山帝駕崩,他登上皇位後就打算金屋藏嬌。奈何天不隨人願,老龍也看上了她,將她帶入了冷螭宮中。
    曾經豔壓三千妃嬪的宮中第一美,好似歲月不忍敗她芳華,已過二十六年,朱顏不改分毫,依舊美豔照人,更難得的是歲月打磨後更是珠圓玉潤豐韻味。
    衡順帝感歎了一句:“龍氣是真養人啊。”
    衡順帝穿過內堂,進入一間朱紅細漆,雕花紫檀的內屋,屋內空蕩,隻有一條向下的青石台階。
    元龍宮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在冷宮,更是因為在地下。
    尋常人又怎能想到皇宮最貴的老龍居然住在冷宮地下。
    順著青石台階而下,走過三百步玉石甬道,有潺潺流水聲。再往前走,可看到一座巨大的地下湖。
    湖中央坐落著一座重簷廡殿頂式的明黃宮樓,氣派程度尤勝太和殿。
    元龍宮正匾之下有一副匾,口氣極大,上書獨享陸地清福。
    衡順帝每每見到這座明黃宮樓都會吃驚,在近百米的地下建造這麽一座恢弘宮殿,工程量之大難以想象。
    地下湖上架著一座白玉橋,於橋上行走,可觀湖中景。
    地下湖種滿青蓮,花開十裏起香風。蓮下有一條條肥碩大鯉遊動,不是鯉貴妃那單一的紅鯉,各色皆有,如彩帶在蓮下遊舞。
    白玉橋中間有一重簷歇山頂的黃琉璃瓦廊亭,專門用來觀景賞蓮。
    此時廊亭之下坐著一位眉發須白的老人,他手執一根竹竿,在悠閑垂釣。
    這老人便是李家活了好幾個百年的老祖宗,世間少有的幾個有資格說出獨享陸地清福的老怪物。
    衡順帝快步上前,作揖道:“李征見過老祖宗。”
    老人指了指亭中石凳,平靜道:“坐吧。”
    衡順帝依言落座,老人才說道:“我答應了你不管甘州之局,任你施為一次。眼下太子破了甘州局,你不該再動手。”
    衡順帝沉聲道:“我並沒有要對他動手,隻是傳旨召他回京而已。他卻半路攔截。阻攔聖旨等同於抗旨,我也任由他胡來嗎?”
    老人平聲靜氣道:“你認為他為何會攔截聖旨?”
    衡順帝沉默不語,半晌後道:“老祖宗告訴他了?”
    老人輕輕一笑,搖頭道:“甘州收官對大衡是極好結果,老頭子自然不會破壞。”
    衡順帝又一次沉默了,老人繼續說道:“甘州這一局你埋子二十年,二十年後一子收官,氣魄程度不亞於那亡國賊荀青衣的蜀地局。
    但是草蛇灰線,伏脈千裏,終有痕跡。
    太子能循跡溯源,識破此局之根本比以力破巧,強開死局還要難得。
    你就不要再動手了,讓他隨心所欲放肆一把。”
    衡順帝陰沉道:“甘州是西征的基礎,隻有徹底控製了甘州,西征才有把握,老祖宗不是一直想要開土擴疆嗎?”
    老人淡淡道:“你說了多少年了,北境、西境至今未移半步。太子比你有魄力,我可以等著他繼位。”
    衡順帝冷冷道:“我勵精圖治二十六年才讓大衡安穩,但內部依舊不能同心。若不能國內同心,如何能抗住兩國之力。
    膽氣魄力或可開疆擴土,但貿然起兵戈,可置大衡崩潰,老祖宗不想再見一次衡山四十三年的康力之亂吧。”
    衡山曆四十三年,北狄趁大衡政權糜爛,矛盾日趨嚴峻時,衝破邊境線,占領北境重鎮康力城。
    衡山帝憤而起兵三十萬和北狄開戰,圍著康力城展開了搶奪戰。
    不過半月,大衡三十萬大軍死傷過半。
    西戎趁機東進,連破三關,直入甘州,燒殺搶掠,要割大衡國土。
    兩國重壓下,大衡社稷瀕臨崩潰。
    後來葬劍山二十騎破北狄狼頭重甲,北境的十五萬大軍也會被消滅殆盡,最後北狄雖然撤兵了,但那座北境重鎮康力城卻落入了北狄手中,至今仍是北境邊軍的恥辱。
    老人沉默了,摸了摸兩鬢白,猶記得那場大亂之後, 大衡國運被搶走了兩分,他兩鬢青黑又複白。
    衡順帝勵精圖治二十六年也未能補上這兩分國運。
    湖中魚漂晃動,有魚上鉤。老人抬手一甩,一條足有米長的金黃大鯉被甩了上來。
    這條金黃大鯉紫甲環腰,眼似真珠鱗似金。
    被老人抓在手中也不動彈,那真珠般的眼中有一串串珍珠淚劈裏啪啦的掉落,似是在求饒,靈性十足。
    老人搖頭笑道:“十年前就釣過你一次,那時你還小,就放過了你。十年後,你還是這般不長記性。”
    老人輕輕一捏,更是滿意:“長了龍骨了,這十年你沒少吃啊。”
    說罷五指收緊,金黃大鯉爆開,有一縷金線光飛出,被老人吸入腹中,老人一臉舒坦,幾縷白發複青黑。
    衡順帝目光一凝,認得那金線光是一縷龍氣。
    衡順帝不由得瞥了一眼地下湖,這條湖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
    龍湖!
    金黃大鯉之所以靈性十足正是因為食了湖中龍氣,脫胎換骨成異類。